一千年前的盧溝橋之約,決定了遼國、北宋的滅亡

北宋亡於金國,原因是遼國滅亡了,不得不直面女真人的金國。可是,開始這個故事的,是一個心向故國的遼國漢人,他的滿腔愛國熱情,導致金國滅掉遼國,更加速了北宋的滅亡,自己也被北宋處死。

一千年前的盧溝橋之約,決定了遼國、北宋的滅亡

宋徽宗(趙佶)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童貫奉命出使遼國,回來的時候,路過盧溝橋(當時是遼國領土)。此時的燕雲十六州,已經被被石敬瑭割讓給遼國將近兩百年,可是此人仍然熱愛自己的祖國,他就是馬植。馬植在深夜求見童貫,獻上聯金滅遼之計,他說:“女真恨遼人切骨,若遷使自登(今山東半島蓬萊縣)萊(今山東省掖縣)涉海,結好女真,與約攻遼,興國可圖也。”在當時,這確實是一個奇計:金國滅掉遼國幾乎是必然的,宋朝可以趁機撈到很多好處,起碼可以收回燕雲十六州。

一千年前的盧溝橋之約,決定了遼國、北宋的滅亡

童貫將馬植帶回宋朝(最大的可能是軟禁),宋徽宗大喜,賜姓趙,任職龍圖閣,加佑文殿修撰。此後,宋朝七次赴金與阿骨打結盟攻遼,馬植基本都參與了,可以說做出很大貢獻。滅遼之戰,北宋按說收穫還是很大的。

但是在合作滅遼的戰鬥中,女真人一路勢如破竹,宋軍卻不堪一擊,被女真人看不起。滅遼休整之後,女真人兵鋒南指,發動了滅宋之戰,短短几年時間,靖康恥,北宋滅亡。然而,滅亡前夜的宋政府,因金兵侵宋,竟然將馬植貶到郴州處死。

一千年前的盧溝橋之約,決定了遼國、北宋的滅亡

就雄才大略來說,馬植提出的興宋戰略,絕不亞於三分天下的隆中對,只是積弱百年的北宋太不爭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