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一個炒菜的功夫11月齡娃就沒了,兒科醫生泣血忠告

痛心!一个炒菜的功夫11月龄娃就没了,儿科医生泣血忠告

作為一名兒科ICU醫生,最痛心的就是看到因各種意外傷害奪去孩子的生命或導致孩子嚴重致殘,家中溺水就是其中之一。聽到家中溺水,家長們可能會奇怪,為什麼在家裡還能溺水?難道是家裡有泳池?

其實不是泳池,是水桶。家中溺水還可發生在浴盆、浴缸,甚至馬桶。

痛心!一个炒菜的功夫11月龄娃就没了,儿科医生泣血忠告

這些年在我們重症醫學科搶救過多例家中溺水的孩子,多數都是1歲左右的小baby,往往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呼吸心跳,即使送到醫院,多數的結局也是非亡即殘

對此,我們也多次做過宣傳,提醒家長們注意孩子家中溺水問題,但仍有不幸發生。

悲劇!媽媽廚房做飯

11月齡男娃倒栽進水桶裡

這月初,我應邀到羅湖某醫院急會診,又是一例讓人心痛惋惜的家中溺水。

一個11個月大的男寶寶,原本活潑可愛,運動發育特別好,媽媽到廚房炒菜,他獨自在地板上玩耍。約十來分鐘功夫,媽媽從廚房出來,寶寶不見了。

等媽媽找到洗手間,看到的是讓人徹底崩潰的一幕。

痛心!一个炒菜的功夫11月龄娃就没了,儿科医生泣血忠告

寶寶倒栽在水桶裡,一動不動。抱出來看到孩子臉色烏青,已經沒有了氣息。

媽媽馬上緊急將孩子送往醫院,經醫生約一個半小時的心肺復甦全力搶救,寶寶終於恢復了心跳,但是卻再也沒有醒過來,也沒有自主呼吸。

我前去會診時,寶寶仍是深度昏迷,依靠呼吸機維持呼吸,並且由於缺氧損傷導致多器官衰竭。

經臨床評估,可以判定寶寶的腦功能沒有恢復的可能了。儘管醫務人員給予全力搶救,幾天以後,寶寶還是離開了深愛著他的父母和家人,悲劇就這樣突然降臨到這個不幸的家庭。

去除這些危險因素

就可避免家中溺水

作為兒童重症醫生,見過很多溺水悲劇,心痛不已,我想再次呼籲,一定要去除家中溺水的危險因素,預防家中溺水是杜絕這種悲劇的唯一有效辦法。

痛心!一个炒菜的功夫11月龄娃就没了,儿科医生泣血忠告

其實很簡單,每個家庭都能做到,只要做到以下幾點,就完全能夠避免家中溺水的發生。

  • 不讓寶寶離開你的視線,尤其是嬰兒,一分鐘幾十秒都不行,因為危險常在瞬間發生。

  • 不在容器中存水,尤其水桶、浴盆、浴缸等較深的容器,蓋好馬桶蓋,像水桶類容器最好扣著放,因為即使容器中沒有存水,嬰兒倒栽進去也可能因無力起身而發生窒息。

  • 必須儲水時,將儲水的容器放在孩子無法到達的地方,如確保孩子不能打開存放處的房間門。

  • 不讓嬰幼兒獨自在浴盆浴缸裡洗澡。

我們相信,很多悲劇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家長有足夠的警惕性,杜絕危險因素,家中溺水就不可能發生。

如果家中溺水不幸發生

家長該咋辦?

正確的做法是首先判斷孩子有無反應,有無呼吸。

如果無反應無呼吸,面色青紫,意味著心跳已經停止或即將停止,要第一時間呼叫120,同時自救,即立即做心肺復甦。

大腦能夠耐受完全缺氧的時間只有4分鐘,因此稱之為心肺復甦黃金4分鐘,一旦心跳停止超過4分鐘即發生腦的不可逆性損傷,時間越長損傷越嚴重。

一歲以下嬰兒心肺復甦要點

將寶寶仰臥平放於地板或硬質材料平面上,食指和中指併攏雙指法或雙手環抱雙拇指法,在兩乳頭連線中點正下方,用力快速按壓30次,按壓頻率至少達到100~120次/分鐘,按壓深度約4釐米,每次按壓後要保證胸廓充分回彈,按完30次後,緊接著一手按住寶寶前額一手抬起寶寶下巴頦,給予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然後再按30:2比例重複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

痛心!一个炒菜的功夫11月龄娃就没了,儿科医生泣血忠告

☝☝圖1 雙指胸外心臟按壓及人工呼吸方法

痛心!一个炒菜的功夫11月龄娃就没了,儿科医生泣血忠告

☝☝圖2 雙手環抱雙拇指胸外心臟按壓

一歲以上孩子心肺復甦可採用單掌法(適用於幼兒,圖3)或雙手掌重疊法(適用於較大兒童,圖4)

痛心!一个炒菜的功夫11月龄娃就没了,儿科医生泣血忠告

☝☝圖3 單掌法胸外心臟按壓

痛心!一个炒菜的功夫11月龄娃就没了,儿科医生泣血忠告

☝☝圖4 雙手掌重疊法胸外心臟按壓

按壓心臟,按壓深度約5cm,按壓頻率及按壓次數與口對口呼吸比例同1歲以下嬰兒。

如果無能力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只做心臟按壓即可。以上急救措施要直到孩子面色好轉,自主呼吸恢復,或120急救人員到場才可停止。

還有這些意外傷害

家長切勿大意

此外,嬰幼兒的常見意外傷害還有誤吸窒息(如花生、瓜子、葡萄、果凍等)、蒙被(或其他物品阻塞呼吸道,如塑料薄膜、毛巾、衣物等)、熱水壺、熱飯鍋被孩子抓翻導致的燒燙傷,家長熟睡後不慎壓倒嬰兒導致肺出血等等。

較大兒童更易發生游泳池、江河湖海溺水,高處墜落傷,車禍傷,樹林草叢中毒蛇蚊蟲咬傷,電擊傷等。

在此,也再次提醒家長們加強對孩子的監護,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消除家中各種意外傷害的危險因素,讓孩子遠離環境中意外傷害危險因素,預防悲劇發生,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

娃還小他們需要呵護

別讓悲劇再發生了

何顏霞

教授

醫學博士

深圳市兒童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顧問,碩導,深圳市重點醫學學科帶頭人。

兼任中國醫師協會兒童重症醫師分會常委,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委員會專家,深圳市醫學會重症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深圳市醫學會兒科專委會重症醫學專業組組長,《中國實用兒科雜誌》、《中國小兒急救醫學雜誌》、《臨床兒科雜誌》編委、《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特約編委。

曾任中華醫學會第13屆兒科分會委員,第14~16屆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小兒急救學組委員,第一屆廣東省醫學會兒童危重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曾獲深圳市十佳醫生、十佳專家榮譽。

往期熱文精選

痛心!一个炒菜的功夫11月龄娃就没了,儿科医生泣血忠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