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团消费重又兴起,背后的假货谁买单?

随着电商增速的放缓,拼购如今成了各大电商平台追捧的一块“香饽饽”。

有很多创业公司上线了拼团模式,比如:洋码头、良品铺子、网易严选等。同时,阿里、苏宁、京东等“巨头”的加入则让这一市场的竞争趋热。但对于这些“老手”来说,如何在新的战场,拉拢新的用户,同时不摊薄“主场”的高价值用户,并且让工厂的“保质低价”可持续,都是它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业内专家认为,拼购本质上又是一场价格大战,对于传统电商而言,拼购目前更多仍然扮演着营销工具的角色。

为“拉新”只收1%佣金

今年3月,京东第一次设立拼购节,在京东APP、微信、手机QQ、M版(移动端京东网页)、小程序、京东大账号(有1.6亿用户)“六大渠道”同时发力。

据京东微信手Q业务部运营中心手Q运营总经理张静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京东拼购的供应商,以新供应商为主。不过老供应商在某个时间点,也可以将某个商品放到京东拼购来“试水”。今年一季度,京东老供应商中有40%试水拼购;二季度,这一比例提升到60%。因而京东CFO黄宣德认为,“高质量商品的团购业务也有强势的发展前景。”

京东希望拼购频道发挥“拉新”作用,拉来新的供应商、新的商品和新的用户,最终带来新的市场增量。为此,京东拼购比京东主场的门槛低。

“京东主场商家是按品牌进入的,一般一个品牌有多个SKU(库存量单位)支撑店面;而京东拼购是按商品SKU进入的,一个商品只要库存量达到5000件就可以进入。而且,相比于京东主场收取卖家销售额5%作为佣金,京东拼购只收1%的佣金。”张静介绍说。

拼团消费重又兴起,背后的假货谁买单?

无疑,拼购业务给京东带来不少新用户。

据张静的描述,新用户分几类:第一类是3~6线城市的用户;第二类是大学生,他们收入不多,喜欢抱团;第三类是妈妈群,包括跳广场舞的大妈、带宝宝的靓妈等。

省中间成本

为了做到“保质低价”,京东正在积极推动“产地直供”的模式,借鉴品牌供应商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标准,直接对接供货源头,去掉中间成本。按照张静的说法,有的商品厂家每件只赚3~5元。

由于利薄,厂商需要走量。而对于一些传统的零售企业来说,拼购则是另一个出货的好渠道。

拼团消费重又兴起,背后的假货谁买单?

“变相”营销工具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认为, “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和苏宁,都不会把拼团购物作为其主要的业务来经营。对于传统电商而言,拼购目前更多仍然扮演着营销工具的角色。”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网购交易规模为51027亿元,比2016年增长14.1%。至此移动网购对网络零售占比达到71%。2017年全年和2018年一季度,拼多多总订单量分别为43亿单和17亿单,总交易额分别为1412亿元和662亿元,订单平均金额从32.8元增加到了38.9元,如果增速保持,2018年不论是订单数还是交易额都将实现100%的增长。从GMV来看,距离阿里、京东仍有较远距离,但也仅次于阿里和京东。

主打低价商品的拼购市场的兴起也被认为是国内居民理性选择的结果。

有人这股消费潮概括为“花最合理的价钱,买最合适的商品,理性地消费,过更聪明的生活”,其实质并不是所谓的消费力下降或消费降级,而是理性消费、环保消费等。

更多资讯:麦淘网专业网店转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