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对亲密的人飙狠话|语言暴力

有些人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语言有多么的伤人,有时候只言片语就会中伤你最亲的人。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亲密的人飙狠话|语言暴力

有一种暴力,不会在你身上留下伤痕,却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阴影,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那便是语言暴力。这种暴力比起外表的伤痕来说更为严重和可怕,而对我们施加这种暴力的,往往就是最亲的人。

《我是演说家》中有一期节目请的是台湾主持人寇乃馨,还记得她演讲的题目是,别对爱你的人飙狠话,她讲的动人,台下的人,包括荧幕前的我,早已泪流满面。

她说,作为主持人,说话是她的工作,但也成了她的武器,而且用这个武器伤人无数。“我这辈子最爱的两个男人,一个是爸爸,一个是丈夫,可我这辈子说过的最狠毒的话,也是用来对付这两个男人的。

寇乃馨的丈夫是著名音乐制作人黄国伦,王菲的《我愿意》就出自其手。寇乃馨说,最初和黄国伦交往时,父亲是极力反对的,因为他想让女儿能嫁一个高富帅啊、或者是可以保障她未来的男人。但是彼时的黄国伦,只是一个长得不帅、不年轻、离过婚,还有一个孩子的男人。因为不同意,父亲和寇乃馨吵过很多次,有一次严重时,说了最狠的话“

寇乃馨,你要是真的和这个男人交往,我就不认你这个女儿。”

寇乃馨坦言自己真的很爱爸爸,所以听到这句话时,真的无法承受,她很伤心也很生气,随即用及其冷静近乎冷血的语调跟父亲说“好啊,那你觉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比较好,是你告诉家人,还是我来转告家人?”。后来母亲告诉她,父亲当时气的差点送去医院急救。

看出来,她真的很爱黄国伦,不惜和父亲翻脸,但她又说,“其实伤害黄国伦最深的,也是我本人。”他们夫妻的个性都很强,通常谁都不让谁,有一次,寇乃馨气到不行,就决定挑他最痛的讲,“黄国伦,你到底哪一点配得上我寇乃馨啊,你知不知道你离过婚,你是二手货啊,你配不上我”。当时黄国伦没有回嘴,收拾行李走到家门口,回过头说了一句“乃馨,有些话,是不能说出口的你知道吗?”然后就走了。

越是会说话的人,越是能把语言变成武器,来伤害你所爱的人。语言暴力,让我们成为了无形的家暴者。心灵上的伤害,才最狠。

关于语言暴力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亲密的人飙狠话|语言暴力

对于语言暴力,学者们给出过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语言暴力就是用不合逻辑和法律规范、欲通过不讲逻辑、不守法度的语言风暴,从而以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对他人造成伤害。”也有这样的界定:“是以语言为武器进行人身攻击与生命摧残的暴烈现象,也可界定是暴力在语言的表现”;还有人描述为“使用嘲笑、侮辱、诽谤、诋毁、歧视、蔑视、恐吓等不文明的语言,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

语言的施暴者

在家庭中,最容易成为语言施暴者的,通常是父母、兄弟姐妹。当孩子还小时,偶尔的一次考试失利,暴躁的父母就恶语相向,“你怎么这么笨,你是猪吗?”“看你这样,长大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父母

我们都说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温暖的港湾,但如果,家庭带来的是冷漠、讽刺呢?

六个在沈阳看守所的少年罪犯,他们亲述自己的故事,渗透着家庭背景与犯罪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关联令人震惊。

罪犯马俊回忆,他因做事“笨手笨脚”,父母从来没有夸过他,他记得父母骂他最多的就是骂猪脑子,猪脑子,猪脑子。为了让父亲看得起,他开始赌博,并被下套欠下巨款,当他还债时被债主骂“猪脑子”,自尊心受到极大侮辱,最后他弄了一把手枪,找到那个赌场里最有钱的人,把人给枪杀了。

罪犯唐亮,小时候因在社交场合给父亲“丢面子”,常被他骂“丢人”。长大后,在经营父亲的饭店时,他遭到竞争对手骂“丢人”,联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辱骂,他恼羞成怒,回去后厨找了一把斧子行凶,把人给砍了。

还有前段时间网上疯传的一段视频,故事发生在泰国,父母经营着一家超市,儿子经常玩手机,父亲恨铁不成钢,那天父亲看到儿子一直坐在桌子前玩手机,怒火中烧,走到儿子面前,儿子无动于衷,父亲掏出身后的手枪,说

“有种你杀了自己”,他以为儿子根本不敢。下一秒,儿子拿起手枪对准自己,按了下去。父亲还以为他在开玩笑,扑过去还准备教训一顿,看到地上的血迹时他吓得躺在了地上,久久懊悔。

我相信有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接收过父母的语言暴力,这些无形的暴力就此烙印在我们的心上,开始变得不自信,怯弱、胆小,产生一些交往障碍,影响一生。

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的影响被很多人忽略了,其实,这个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研究表明,家庭中最为普遍的暴力行为发生在兄弟姐妹之间。

East和Book对被孤立儿童进行的研究发现,得到兄弟姐妹支持的要比那些没有兄弟姐妹支持的儿童焦虑表现、不成熟性要少。这表明兄弟姐妹在某种程度上补偿了受孤立儿童从同伴那里未能得到的支持。那些与兄弟姐妹冲突高、温暖性低的儿童与其它儿童相比更不受同伴的喜欢(East & Book,1992)。

很多人相信出生顺序会影响性格,例如长子长女是天生领导者、夹在中间的孩子容易被忽视而产生自卑感等,但研究指出,这些都是迷信,没有科学证据支持。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近日研究则指出,

兄弟姊妹对人格发展真正的影响,是在于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手足间,会为了突显自己在家里的存在感,而致力发展出与对方不同的人格。

幼年时经常为了父母是否公平而争吵的手足,成年后罹患忧郁症的机率会大大增加。经常为了保护个人物品或个人空间而争吵的手足,成年后罹患焦虑症的机率则会显着增加。

兄弟姐妹在家庭中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彼此学习模仿的对象,也正因为此,来自兄弟姐妹们的语言暴力也更加具有杀伤力。

语言暴力的危害有多严重?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亲密的人飙狠话|语言暴力

我们对最亲的人,很多时候由于情绪失控而对他人说出一些伤人的话语,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那可能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伤口。对个人来讲,暴力语言会破坏掉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信任、和谐。对家庭来讲,会破坏家庭整体的完整性,导致矛盾激化。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邹泓说,“同伴或老师实施的语言伤害,会给孩子的心理上投下一种阴影,致使他们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觉得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恶毒的,对社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排斥感……”

1、形成“退缩型人格”

个体在遭受长期语言暴力后,在高压环境下往往回避问题,回避现实,不敢与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内向、封闭、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征。他们极少侵犯别人,对外来的影响也逆来顺受,不与他人交流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且行为也具有隐匿性,以消极、服从、依赖他人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也很敏感,害怕受挫,进而产生对事物的逃避心理,害怕面对生活,也容易适应不良。

2、形成“攻击型人格”

在受到“语言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内心充满仇恨、逆反,为了发泄不满,而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直接影响和危害社会,害人又害己。具有高攻击性人格的儿童容易在同伴交往中引发冲突 ,不利于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影响正常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 同时也会对其他同伴的成长带来威胁 。

3、严重影响心理健康

一些遭遇语言暴力的人,因为情感得不到有效宣泄,久而久之,可能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长期生存在语言暴力环境中的人,轻则情绪低落,重则产生自卑或自杀等倾向,更有甚者引发犯罪行为。

4、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否定

遭受语言暴力的人,会对自我的价值产生怀疑和否定,认为自己是不配得到肯定的,对别人的好也会受宠若惊。受害者紧张、烦恼、郁闷的情绪只能积压在心里,以致

情绪不稳定,患得患失,丧失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的,因为在情感和工作上的不如意,而产生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语言暴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亲密的人飙狠话|语言暴力

1、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家长和孩子在家中地位不平等

受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是要低于自己的,并且常常将自己作为一个“

绝对权威”的形象出现,认为孩子对自己应当是“服从”的,不顾孩子内心的需要,以强硬的方式对待孩子,从而不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行为上都会表现得比较强势。

2. 来自家长自身的情绪压力,将其转嫁到孩子身上

当外界的其他原因使自己产生较大心理压力,或产生较大情绪问题,如特别地抑郁、愤怒、生气,但却又不能很好地通过自身调节来缓解这种压力时,家长常常会把这种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当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特别容易对孩子发脾气”。

3、受原生家庭影响,家长将习得的教育方式延续到了孩子身上

所谓原生家庭,就是家长自己从小生活的家庭。也许在自身成长的家庭环境中,就经常出现“语言暴力”的现象,那么在慢慢地成长过程中,自己便渐渐习得了这样一种教育方式或说话模式,

当自己有孩子之后,也不知不觉地用这种习得的教育方式或说话模式对待孩子。

4、为了获得心理优势

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语言暴力,表明行为人的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而自觉使用语言暴力的行为,则是心理严重失衡的表现。有一些人,使用语言暴力是因为自己对受害人存在着很强的优势地位。

别对亲密的人飙狠话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亲密的人飙狠话|语言暴力

我们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别人太友善,而对亲近的人太苛刻,因为觉得他们不会离开自己,就为所欲为,将语言暴力施加于他们身上,殊不知,这对他们是怎样的伤害。谩骂即刀,讥讽即弓弩,羞辱即匕首,恶意攻击即利斧,语言暴力即枪支。这些凶器对身体伤害有多大,语言对心灵的伤害也有多大。可是 ,多少父母举着这些凶器,谋杀了孩子的尊严,甚至一生。

希望我们对亲密的人多点关心,别飙狠话。

1、避免激将

所谓“爱之深、恨之切”。生活中,大人们以为骂孩子是为了他们好,是对他们负责的表现。他们以为孩子还小,挨了骂之后不会记在心上。还有一些家长和老师认为用语言“激将法”可以使孩子幡然悔悟,积极向上,于是“坏孩子”、“笨死了”、“你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等恶语便不加思考地抛向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孩子天性纯真善良,他们幼小的心灵最容易受到伤害。

2、多鼓励

在家庭教育和亲密关系中,可以用鼓励的方式来取代恶语相向,用温暖取代语言暴力。一定要注意“口下留情”!尤其是在孩子有不如意的表现时,更要善于寻找其闪光点,激励他继续向前。在这个问题上,爱迪生的母亲是值得我们效仿的榜样。爱迪生在小学期间被当做“捣蛋大王”开除了,甚至被校长称为“干什么工作都一样没出息的人”。但他的母亲坚信爱迪生是个人才,她亲自给他上课,支持他搞试验,终于培养出了享誉世界的大发明家。

3、斩断恶性循环

暴力,是会遗传的,如果我们在父辈那里得到的是谩骂、是讥讽,那么这些也会累积到我们身上,然后再次上演到我们自己的孩子身上。当你怒不可遏时,面对面前小小的孩子,千万要记得: 这就是你。是二三十年前的你。你渴望面前的父母能抱抱你,能给予一点安慰,而不是粗暴的辱骂与攻击。你这样想,你的孩子也这样想的。

References:

Bowers,L,Smith,P.K,Binney,V(1994).Perceivedfamilyrelationshipsofbullies,victimsandbullyvictimsinmiddlechildhood.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11.

East,P.L,Rook,K.S(1992).Compensatorypatternsofsupportamongchildren'speerrelationships:Atestusingschoolfriends,noschoolfriend

Stormshak,E.A.et.al(1996).Thequalityofsiblingrelationshipandthedevelopmentofsocialcompetenceandbehaviorcontrolinaggressivec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