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吃“苦”,吃出简单生活的原汁原味,吃出清热祛暑的舒适心境

苦夏吃“苦”,吃出简单生活的原汁原味,吃出清热祛暑的舒适心境

夏天的日子难过,有一个专用名词是“苦夏”。苦夏之苦首先在于烈日烤身、地湿上蒸,脘闷纳少、倦怠乏力。鄙人同乡中医杜老告诉我,应对苦夏妙方是吃“苦”。俗语说“夏日吃苦,胜似进补”,苦是夏之本味,苦味食物能消燥火增食欲。

说起苦味食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苦瓜。苦瓜又叫凉瓜,别看它表皮上长着一个个圆疙瘩,像蛤蟆皮很难看,却是夏季清热降火最常食用的蔬菜。《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述它:“增食欲,除烦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我每年都在自家屋顶小菜园里种几棵苦瓜,时下这一季的苦瓜藤,已经牵引着五爪龙掌般的叶子,攀在了围墙的铁栏杆和瓜架上,又把触须不停地伸延。一个个垂挂的苦瓜和筛在叶子间的阳光,一动一颤地,正在为我家清热祛暑丰富着餐桌。

苦夏吃“苦”,吃出简单生活的原汁原味,吃出清热祛暑的舒适心境

苦瓜有多种吃法,灯笼红椒凉拌苦瓜,可以保持苦瓜中多种营养成分不被损失。做法是先将红椒洗净,切成丝备用。再把苦瓜清净、挖去瓤,切成薄片加少量精盐拌匀,腌渍10分钟左右,放进沸水中焯一分钟,捞出用凉开水浸一下,控去水分,待凉之后放适量精盐、鸡精、酱油、香醋、香油、蒜泥,与红椒丝一起拌匀,在上面撒少许葱花点缀,就可以享用了。入口,苦瓜苦冽爽脆,红椒微辣鲜香。

凉拌苦瓜清脆味美,但也不是人人可食的。杜老中医说:“这道菜能够增强食欲,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心脏。但属寒性,阳衰虚寒者不宜多吃。”

那天晚上,我和杜老中医就着凉拌苦瓜、清蒸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丝……喝着小酒,聊着夏日吃“苦”的话题。他说,夏季与心气相通,进入夏天之后,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饮食要调养脾胃,养心助肝。他建议我时常吃点糯米、莲子、枸杞粥,因为莲子味甘性平,有益心补肾、健脾安神的作用,所含的莲子芯味苦性凉,含有大量生物碱,有很好地保护心脏和辅助降血压作用;枸杞有养肝、滋肾、润肺的作用。说着,便给我传授做法。第二天中午,我如法炮制,将莲子洗净,用温开水浸泡1小时后,捞出与淘洗干净的糯米、枸杞子一同倒入砂锅里,加适量清水,先以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煨至烂熟成粥。莲子微微的苦味、枸杞淡淡的甜味和糯米浓浓的香味交织缠绕,口感清爽,滋润心脾。

没过几天,应邀前去杜老中医家尝尝他的吃“苦”手艺。进门他就将我引入餐桌坐下,转身从厨房端来苦芹炒肉丝、苦笋炒木耳……还有一盘水饺。我们斟上苦荞酒,他将几个亮晶晶的水饺夹到我碗里,吃着聊着。我夹一个填进嘴里嚼了几下,虽有点苦味,但鲜美清香,而且相当爽口。我问他包的是什么馅?他笑一笑说:“蒲公英。”他教授我,将蒲公英嫩茎叶洗净,用沸水焯两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凉,挤去水分后剁细,加适量的猪肉末及精盐、虾皮、胡椒粉、味精、葱花、姜末、酱油等佐料调成馅,包成饺子煮着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能,对治黄疽、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结十分有效。

苦夏吃“苦”,吃出简单生活的原汁原味,吃出清热祛暑的舒适心境

酒酣耳热之时,杜老中医端上一小盆汤。视之,菜叶碧如翡翠,汤色白似美玉,上面浮着蛋花。我喝了一口,浓郁的苦味立刻蔓延开来。我脱口而出:“苦菜汤!”“看来你还记得家乡的味道。”杜老中医的话令我想起小时候吃苦菜的情景:在那缺粮少菜的年代,每年夏季,苦菜是农民的家常菜。那时家住山村,生活贫困,煮苦菜汤或凉拌苦菜,没有油也没有什么佐料,吃起来只有盐味和苦味,我很少往嘴里塞。

杜老中医煮的苦菜汤鲜香、恬淡,比我当年吃的要美味许多倍。杜老中医说:“《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苦菜苦寒,主治五脏邪气’。想吃着味道不十分苦,诀窍是用海米、胡椒、精盐、两片生姜等佐料,与捞饭后的米汤同煮。待汤煮出香味,将鲜嫩的苦菜叶直接入锅,再打碎一个鸡蛋入汤。烧开后,翠绿欲滴的苦菜叶和蛋花浮于浓白饭汤之上,淡淡的山野鲜味与浓醇的饭汤香相融,喝下能让人由内而外的清凉。同时,还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杀菌消炎等功效。”

苦夏吃“苦”,吃出简单生活的原汁原味,吃出清热祛暑的舒适心境;“吃”过苦夏,暑气渐渐散去,便是气爽的清秋。

(文:西南铁道报刘忠新/图:Pixabay。若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