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生效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浅谈新生效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分享有用的法律知识,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提出精准的解决方案。

浅谈新生效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很多人可能对诉讼时效比较陌生,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这也就意味着,在诉讼时效内你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给予法律保护,同样即使过了诉讼时效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是一旦对方抗辩你超过诉讼时效了,那么你的权利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了。

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浅谈新生效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今年10月1日刚生效的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做出了新的规定,下面就给大家简单罗列下诉讼时效的规定: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3、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4、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但是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5、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6、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浅谈新生效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想获得更多法律问题解答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麋鹿说法”后私信我们留下你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