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追求的灵感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为何总是虚无飘渺难以捕捉?

艺术家追求的灵感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为何总是虚无飘渺难以捕捉?

创新创意一直以来被很多创意大师及艺术家们认为是灵感的火花,灵思妙想的不太可捉摸的东西。灵是什么,灵怎么把握,似乎并没有可循的方式。

于是,有些艺术家们为了追求灵感,酒精、大麻、鸦片、性爱……全用上了,以捕捉激越颠狂状态下的创作灵感。当种种刺激仍不能满足失常感官的需求后,艺术开始堕落。艺术原有的语言逐渐被颠覆,所谓的艺术家们逐渐把自己生命的迷惑,变成人类共同的迷惑。从西方艺术的精准华美画风,走向印象派、野兽派就可见对灵感的迷茫,更对心的迷茫。

艺术家追求的灵感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为何总是虚无飘渺难以捕捉?

艺术创新思维一般源于如下三种理路:

一是遵循艺术创作原则、审美原理,以原理为指导的创作实践。对艺术理论及原理的探索和发展,本身即是艺术修炼、修为的一种悟道方式,必遵循宇宙之道之理。因此,真开悟或悟通后才是真正对创作原理、艺术原理的发展。

二是思悟,思到极处,禅宗叫静虑,入忘我态,可通“灵”,找到所谓的灵感。如果智慧和福德资粮不够,无法圆融通达,必是一种走不出去的障境——即魔境。越圆融越通达,就越接近“道通”,亦名“漏尽通”,佛家所谓证得“道通”即是成佛事。

象上述那种依赖外相刺激,入癫狂状,系典型忘我态的一种走火入魔情况。这样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自古以来很多艺术家、学者自杀、自残事件了。

如:1890年,梵高走进一片金色的麦田,面对着太阳自杀了;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由于生活与理想的极度矛盾,精神苦闷,于1972年服安眠药自杀,时年35岁;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于1942年自杀;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于1970年切腹自杀;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于1956年自杀;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因病债交迫,精神空虚自杀 ;美国作家海明威,由于多种病症和精神的困扰,于1961年手持猎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极力反对自杀,于1972年含煤气管自杀;中国的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投湖自杀;现代作家老舍投湖自杀;中国的近代作家陈天华蹈海自杀;台湾作家三毛于1991年在自己寓所的卫生间里,用丝袜上吊自杀;美国现代自由派诗人约翰.伯利曼于1972年在明尼苏大学自杀;美国女诗人蒂斯黛1933年因神经衰弱自溺在纽约寓所的浴缸里;美国自由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经过艰难的四次自杀,于1963年死亡;美国自由派女诗人安.塞克斯顿于1974年自杀;智利女诗人维沃莱塔.帕拉于1967年自杀;意大利女诗人安东尼亚.波齐于1938年自杀;南非女诗人英格立德.乔科于1965年自杀;前苏联女诗人玛.茨维塔郁娃于1941年回国后,在偏远的小镇叶拉步加自杀身亡;俄国诗人巴里蒙特于23岁迫于失望曾跳楼自杀;奥地利诗人乔治.特拉克尔曾因要开枪自杀被送进精神病院,而后服药过量而死;俄国诗人叶塞宁于1925年因精神抑郁在饭店的暖气管上上吊自杀;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930年4月14日自杀,并留下《致大家》遗书;1988年蝌蚪自杀;1990年方向自杀,海子卧轨;1992年戈麦投湖;1993年野牛自杀;1994年顾城杀妻自缢。

真可谓触目惊心。

所以,那些所谓的艺术家或学者们如不修德、不修善,不为世道人心,只在术上、技巧上执著,必是阴魔入世,祸患世道;光修善,不修德,不通道,着佛“外衣”,诱乱人心性,必是假善,乃大魔头入世,败佛正法,断人慧命,贻害无穷,切要识得。当前的培训界、文艺界、佛教界确实堪忧。

艺术家追求的灵感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为何总是虚无飘渺难以捕捉?

三是静悟,加一个创作意念,然后放下,身心清静,静冥中禅悟,与道合,与理通,并不迷糊,境界现前时直接将所现境表达、表述出来,不过智慧机用。必成一代大师、大家,自然示现道风、佛骨相。所以,自古国画大师、学者们自然好道参禅,具道德风骨,实为内在因缘福报及多世智慧修为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