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珍:价值投资又逢春天,银行股面临历史性低估

董宝珍:价值投资又逢春天,银行股面临历史性低估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黄鑫 陈玉尧 见习记者 刘赟 文 记者 朱哲 摄影

9月1日下午,由证券市场《红周刊》、央广网、大河报·大河财立方、中原证券联合主办的“2018投资策略发展论坛”在河南郑州举行。

论坛邀请全国知名价值投资人登台分享投资经验,以“寻找弱市中的价值投资机会”为主题,为投资者搭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交流平台。

知名价值投资人董宝珍在会上作了题为《价值投资又逢春天:银行股面临历史性低估》的演讲。

| 反者道之动 投资者应在熊市进场

如果用老子、庄子的思想来做投资,结果怎样?对此,董宝珍给出了答案。

道家鼻祖老子曾说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董宝珍认为这和巴菲特 “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的投资理念一致,投资者正是要在股市跌下来时进场。

易经中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本质就是一阳一阴交替,而且这种交替永不终结。股票市场一样,跌得很惨,但从来没有跌没了不反转的,股票市场就是阴阳交替。

董宝珍分析称,目前来看,中国股市阴极的条件已具备,必要生阳。从近30年的中国股市来看,现在的估值水平和几个历史大牛市(1996、2005、2008、2014年)起点基本一致。

董宝珍:价值投资又逢春天,银行股面临历史性低估

所以“反者道之动也”,现在正是价值投资者的春天。全球在资本市场和实业界投资成功者,都是在崩溃的时候买股的。

| 银行股现投资机会 建议普通投资者买银行指数基金

既然是价值投资,买股票买什么?

对此,董宝珍表示,一定要买低估,买安全边际。买谁,以什么价格买,就决定终极命运。

董宝珍把投资标的瞄向了银行,由资产质量下降导致的银行业利润下降是一次性的巨额损失!其必然造成安全边际,这就是董宝珍银行研究的基本逻辑。也就是说,投资过程中一次性的不可持续的损失并不伤害这个企业的价值。

董宝珍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有稳定工作的医生家里被小偷光顾,偷走了金银财宝,这个损失客观上就是损失,但是这是一次性损失,并不影响这个医生的价值,因为医生靠看病挣钱的能力,根本不会因为小偷的光顾他的价值丧失掉”。

银行也是一样,银行房贷的生意,因为把钱给了别人,所以一定会有人还不回来,这是避免不了的,而且这种还不回来的人,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有的年份还偏多。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还不了的账被记为坏账。银行业坏账处理完之后,在之后的一个经济周期十年内一般不会重复发生。所以银行业坏账带来的损失是一次性损失,不会影响企业价值。

因为大家对坏账的恐惧,导致银行被低估。所以银行股就有了安全边际,有了投资机会。

董宝珍认为银行业的经营决定于:贷款利润率——净利差和贷款质量——资产减值损失。目前银行在这两方面均已否极泰来,一方面是资产质量好转,不需要计提那么多减资损失,从而利润得到好转。第二是利差好转,尤其是股份制银行的利差好转,银行放贷的利润率上升,利润呈现增长,所以银行股值得重点关注。

对于投资银行股的方式,董宝珍建议普通投资者买银行指数基金。因为银行很复杂,普通投资者耗时耗力研究但效果却不一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