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本世界名著和经典文学-《九三年》

【译本推荐】

《九三年》(Quatre-vingt-treize)是法国小说家雨果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该书出版于巴黎公社之后的1874年,反映了作者对法国革命的思考。目前该诗集作品以

郑永慧大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译作得到绝大部分人的认可,各译本出版情况如下:

出版时间-出版社-译者

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郑永慧

1994年,太白文艺出版社,刘志威

1998年,译林出版社,桂裕芳

199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罗国林

2000年,林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羅國林

200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罗国林

2002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卢小香

200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叶尊

2007年,重庆出版社,桂裕芳

2009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罗周

2010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牛小玲

201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叶尊

2015年,河南文艺出版社,桂裕芳

2017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罗国林

2017年,中国画报出版社,郑永慧

201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郑永慧


小说简介

《九三年》(Quatre-vingt-treize)指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1793年这个充满疾风暴雨的年代,也是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展开生死搏斗的年代。 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及其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登这三个中心人物,围绕他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情节,描绘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在1793年进行殊死搏斗的历史场面。小说结尾朗德纳克因良心发现,返回大火焚烧中的城堡救出三个孩子,郭文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动,情愿用自己的头颅换取朗德纳克的生命,西穆尔登则在郭文人头落地的同时开枪自杀。

100本世界名著和经典文学-《九三年》


小说读后感

站在不同的立场,每个人都没有错,只有站在更高的道义立场,才能拨开云雾,回归初心。 --野望

九三年,是怎样的一年呢?这一年是法国大革命处于生死存亡的一年,保王党与共和党争夺为国家的领导权继续着恶战,故事基本只有三位主角,朗德纳克、郭文和西穆尔登,他们三个的冲突不是来源于钱权抑或爱情,只是单纯地由于政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分歧,并进行了激烈的争斗。

朗德纳克是坚定的保王党,他可能冷血,可能暴戾,但那只是对待敌人、对待这个即将天翻地覆的社会。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无情的人,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至情的人,因为无论是救船员还是救孩子,他都是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虽然他最终处死了他所拯救的船员,虽然孩子们悲惨的命运可以说是他一手造成,但那都是他的政见、他所笃信的法则所造成的。

郭文是一个骨子里留着贵族的血,但却是坚定的革命者,郭文在最年盛的时候遭遇了法国大革命,老式的思维还没有根深蒂固,理想也还没有尝试过现实的苦涩,所以新的口号和想象中新的世界很轻易地占据了他的灵魂,让他宁愿抛下亲情,宁愿为信仰而战。但是作为一个信奉民主的年轻革命将领,相对老将来说,总是会欠缺几分冷漠和狠毒。

相比郭文,西穆尔登则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是一个态度强硬的政治家,是一个几乎可以为了革命而不择手段的人。这点也许和朗德纳克很像,但他没有贵族的精神,也没有对人道主义的追求,不仅如此,他们还以前者为腐朽,以后者为天真。

就是这样的三个人,在一件事以后彻底改变了三个人的结局,在发生大革命后,代表保王党的朗德纳克率领部下进行疯狂的反扑,企图将年轻的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但是却被郭文率领的革命军包围在一所古堡内;当时朗德纳克本已从暗道逃离,但是其部下临走时纵火,导致三个咿呀学语的小孩子被困堡内,而革命军由于条件受限无法及时救援,于是朗德纳克放弃一切生机荣耀,转身回到古堡,将小孩救出,随即自己被抓进革命军的监狱。

革命军司令郭文被朗德纳克的救人义举所感动,他突然明白,革命既然是先进的,就不该让亲人反目成仇,就不该为了肃清道路而处死一个甘愿放弃一切来救孩子的善人。革命的目的不就是人道主义吗?既然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了人道主义的光芒,那么为什么还要处死他?于是就私自将其放走,最后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而判处其死刑的军队政委西穆尔登也由于内心激烈的矛盾而开枪自杀。

《九三年》的魅力在于,它一点点进入你的心,保王党或共和党、白军或蓝军,他们都在追求着一种信仰。保王党说:拯救法国、拯救王上、拯救上帝,共和党说:自由、平等、博爱。他们都有一种自认为是真理的信念,他们为着自己的信念去战斗。可以说朗德纳克和郭文,他们不是敌人,而是两个背道相驰的人。正如雨果说的:“在我们身上造成黑夜的,也可能留下一些星星给我们。在革命之上存在着真理和正义,正如暴风雨上仍然有布满繁星的天空一样。”因此从此书中我们看到雨果抛开了主义和阶级,对每个人都给予了高贵的灵魂。


《九三年》内容节选

LIVRE I

第一卷

LE BOIS DE LA SAUDRAIE

索德雷树林

1、

Dans les derniers jours de mai 1793, un des bataillons parisiens amenés en Bretagne par Santerre fouillait le redoutable bois de la Saudraie en Astillé. On n’était pas plus de trois cents, car le bataillon était décimé par cette rude guerre. C’était l’époque où, après l’Argonne, Jemmapes et Valmy, du premier bataillon de Paris, qui était de six cents volontaires, il restait vingt-sept hommes, du deuxième trente-trois, et du troisième cinquante-sept. Temps des luttes épiques.

一七九三年五月的最后几天,桑泰尔带到布列塔尼来的巴黎联队中,有一分队正在阿斯蒂野地方的阴森可怕的索德烈树林里搜素。他们的人数不满三百人,因为经过这场残酷的战争,联队的大部分士兵都打死了。那时候,经过了阿尔贡纳、热马普和瓦尔米战役,原有六百个志愿兵的巴黎第一联队只剩下二十七人,第二联队只剩下三十三人,第三联队只剩下五十七人。那是史诗式斗争的时代。

2、

Les bataillons envoyés de Paris en Vendée comptaient neuf cent douze hommes. Chaque bataillon avait trois pièces de canon. Ils avaient été rapidement mis sur pied. Le 25 avril, Gohier étant ministre de la justice et Bouchotte étant ministre de la guerre, la section du Bon-Conseil avait proposé d’envoyer des bataillons de volontaires en Vendée ; le membre de la commune Lubin avait fait le rapport ; le 1er mai, Santerre était prêt à faire partir douze mille soldats, trente pièces de campagne et un bataillon de canonniers. Ces bataillons, faits si vite, furent si bien faits, qu’ils servent aujourd’hui de modèles ; c’est d’après leur mode de composition qu’on forme les compagnies de ligne ; ils ont changé l’ancienne proportion entre le nombre des soldats et le nombre des sous-officiers.

巴黎派到旺代来的几个联队一共有九百一十二人。每个联队有三尊大炮。这些联队是很快地组织起来的。四月二十五日,戈义野正当着司法部长,布索特正当着国防部长,忠告区公所建议派遣志愿兵联队到旺代去;公社的社员鲁宾作了报告;五月一日,桑泰尔已经准备好派遣一万二千兵士、三十尊野战炮和一个炮兵联队出发。这些联队虽然组织得这么匆促,却组织得很完善,所以直到今天还成为模范;现在组织战斗兵团,就仿照着这些联队的编制,这种编制改变了过去兵士和下级军官的人数比例。

3、

Le 28 avril, la commune de Paris avait donné aux volontaires de Santerre cette consigne : Point de grâce, point de – 8 – quartier. À la fin de mai, sur les douze mille partis de Paris, huit mille étaient morts.

四月二十八日,巴黎公社颁发了下面的命令给桑泰尔的志愿兵:“绝不宽大,决不饶恕。”到了五月底,从巴黎出发的一万二千人已死了八千人。

4、

Le bataillon engagé dans le bois de la Saudraie se tenait sur ses gardes. On ne se hâtait point. On regardait à la fois à droite et à gauche, devant soi et derrière soi ; Kléber a dit : Le soldat a un oeil dans le dos. Il y avait longtemps qu’on marchait. Quelle heure pouvait-il être ? à quel moment du jour en était-on ? Il eût été difficile de le dire, car il y a toujours une sorte de soir dans de si sauvages halliers, et il ne fait jamais clair dans ce bois-là.

走进了索德烈树林的联队时时刻刻在警戒着。他们并不着忙。他们向左边,向右边,向前面和后面张望;克雷贝尔说过,“兵士的背上是长着一只眼睛的。”他们走了很久。现在该是什么时候呢?这是一天中的哪一段时间呢?很难说,因为在这么荒野的丛林里,经常总是阴森森的,在这座森林里,从来就不十分光亮。


《九三年》美句随手摘

1、人生下来并不是为了披枷带锁,而是为了展开翅膀飞翔。

2、沉默往往为那些收到痛苦剧烈打击的简单心灵提供一个无以名状的庇护场所。

3、绝望到了一定程度,就连绝望的人也无法理解。

4、一个好行为也可能是一个坏行为,谁要救了狼就害了羊。谁为兀鹰修复了翅膀,谁就要为它的爪负责。

5、在仇恨方面 一个女人抵得上十个男人。

6、人们不应该为了行善而作恶, 推翻王位不是为了永久竖起断头台,打翻王冠,但要放过脑袋

7、一颗卵石能阻止一块巨石滚动,一根树枝能改变一场雪崩的方向。

8、我们无法在时间的长河中垂钓,但我们可以将对苦难的诘问化为觅渡的力量。

9、恐吓不能吸引各个民族,正如稻草人不能引诱鸟雀一样。

10、在人世间所能听到的最崇高的赞美歌,就是孩子嘴里发出来的人类灵魂的喃喃的话语。

11、小孩子怕人或不怕人,原因都是讲不清楚的,不知道他们心里有什么在提醒他们。

12、在死亡与重生之间,我们必定得承受命运暴虐的毒箭。如果要将生命的酒杯打湿,我宁愿用自己的眼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