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田野上綻放——姚安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掠影

姚安縣是富有盛名的“滇中糧倉”“魚米之鄉”,農耕文明源遠流長,農事生產根深葉茂。近年來,全縣上下富民強縣的優勢在農、基礎在農、希望在農的思想共識不斷強化,並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機遇,以打造休閒觀光農業之鄉為目標,積極探索農旅融合、農工一體的跨越式發展路子,全面提速傳統農業縣向現代農業縣的轉型進程。如今,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麗畫卷正在姚安鄉村延展。

花滿壩 果滿枝 田園芬芳產業興

姚安縣把調結構作為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在穩糧固煙的基礎上,圍繞爭創全省有機農業示範縣目標,加快以肉牛、蔬菜、水果、花卉為重點的特色產業發展步伐,打造百菜園、百果園、百花園、百牛園、百草園五大“百園莊園”,做強梅乾菜、肉牛、魔芋、食用玫瑰等綠色食品精深加工,培強做大特色產業,努力變自然優勢為作物優勢、變作物優勢為產業優勢。

在產業佈局上,以中以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示範園為核心規劃建設10萬畝蔬菜基地,以光祿古鎮為核心規劃建設2萬畝時鮮花卉基地,以大龍口片區為核心規劃建設5萬畝石榴、冬桃、紅梨等特色林果基地,以太平鎮為核心規劃建設2.5萬畝名貴中藥材產業基地,以壩子東、西兩山低丘緩坡地帶為核心,規劃建設10萬頭肉牛養殖基地。

在發展方式上,堅持“企業+基地”“莊園帶大戶”的發展模式,加大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莊園的引進培育力度,利用龍頭企業和農業莊園的經營優勢、組織優勢和科技優勢加快產業發展步伐。目前,全縣已培育起州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3戶,建成了荷塘月色、東方玫瑰谷、百果園等一大批休閒農業莊園,拉動了花卉、水果等特色產業的迅速發展。今年以來全縣種植蔬菜3.69萬畝、山藥1萬畝、食用玫瑰和鮮花0.8萬畝、中草藥2.3萬畝、軟籽石榴1萬畝,玫瑰園、石榴園、百合園、葡萄園、荷花塘等一大批集產業與觀賞於一體的特色景觀迅速集成,田園踏青、賞花摘果的農耕美景讓姚安更美、讓旅遊更旺。

光祿古鎮是姚安縣旅遊的龍頭,更是休閒觀光農業發展的主陣地。在古鎮開發建設中,姚安縣堅持一手抓文物古蹟保護,一手抓特色農業產業開發建設,著力發展玫瑰、藍莓、彩椒、觀賞荷花、優質林果種植等一大批特色農業,著力培植起農家樂、度假村等一大批休閒場所,使古鎮實現了“古”韻與“農”味的融洽和諧,實現了農旅的高度融合,較好地提升了古鎮的建設品位,極大地拉動了農村經濟發展。

村宜居 景宜人 鄉村秀美入畫來

從各苴村委會順著各苴小村一路而上,盡是鬱鬱蔥蔥的青松白櫟、碩果累累的梨樹核桃樹,村頭村尾的空地上還種著竹筍、魔芋,坐落在山腰的一幢幢充滿現代氣息的小洋房,修到房前屋後的水泥路,照到門口的路燈,一應俱全的文化活動室、公廁、垃圾房,把各苴村富裕之村、秀美之村、和諧之村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生於大山、長於大山的小村人歷來重視生態保護,3000多畝天然林保護良好,村民不僅喝上了甘甜的山泉水,而且還通過拾菌、挖中草藥、放牧養殖、種核桃、種櫻桃、種花椒,實現了生態與經濟的“雙贏”。

各苴小村只是姚安縣建設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姚安縣以脫貧攻堅為推動,大力實施“強基”工程、“安居”工程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自2015年以來,整合投入各類資金22.54億元,實施了農田水利、道路交通、文化教育、電力通訊、醫療衛生、城鄉發展等12類重點建設項目,實現了9個鄉鎮通等級公路、77個行政村通硬化路、90%以上的自然村道路硬化,確保了所有農戶有自來水、有照明電、有電視可看、看病就學有保障。同時,加大群眾住房改造力度,自2014年以來實施農村危改工程10340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712戶2763人,所有群眾住上了安全房屋,大部分群眾建起了功能齊全、寬敞舒適的小洋樓、小別墅。

為實現村美景美目標,姚安縣在加大鄉村硬件建設的同時,更加重視、持續推進“綠山”“淨水”“治汙”行動,切實維護好農村良好生態。在“綠山”行動方面,僅今年以來就種植核桃、冬桃、紅梨等經濟林果1.69萬畝,在村間路旁植樹154萬株,完成退耕還林1.46萬畝,聘用森林管護員422名,守護好189.23萬畝天然林。在“淨水”行動方面,以落實河長製為抓手,清理河道342.6公里,清理垃圾1405噸。同時加大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力度,以嚴的舉措讓綠水常流。在“治汙”行動方面,以城鄉人居環境提升為重點,查處違規建築12.98萬平方米,實現鄉鎮集鎮公廁、村莊公廁全覆蓋,配備村間垃圾箱351個,推進村容整潔,美化鄉村環境。

革陋習 樹新風 鄉風文明和諧生

姚安縣始終把鄉風文明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強化道德傳播、文明傳遞聲勢,引領價值觀,凝聚正能量。

該縣以精神文明創建為抓手,持續開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家字號”系列活動,針對集體觀念淡薄、群眾爭當貧困戶、天價彩禮之風抬頭等突出問題,加大思想扶貧、思想扶志工作力度,開展“自強、誠信、感恩”宣傳宣講活動300餘場次,利用姚安“梅葛宣講團”開展脫貧宣教演出2000餘場次。通過“集體帶農戶”“先富幫後富”抓產業、抓脫貧的鮮活例子,增強了群眾的集體意識、感恩意識,通過村組幹部帶頭報備婚喪嫁娶事宜、村規民約規範紅白事宜操辦等舉措,致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光祿鎮結合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建成傳家風、感黨恩、促脫貧教育基地,基地集中展示了黨的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以及姚安名門望族高家、馬家的家風家訓、姚安當地的好人好事和今昔變化,通過教育引導弘揚好家風、傳承好作風,做到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努力營造起積極向上、公平正義、努力奮鬥的良好社會氛圍。目前,該鎮“學雷鋒活動月”“愛我古鎮志願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在維護光祿環境、展現光祿形象中,隨處可見志願者參與衛生清掃、參與花木管護、參與旅遊引導的身影。光祿社區通過家風傳承、文明創建,下轄的朝陽村215戶群眾均成功創建為安全文明戶,其中“十星級文明戶”佔98.6%,2017年10月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為實現村裡的事村裡抓、村民的事村民管的目標,姚安縣制訂了村規民約建設規劃,2017年堅持試點引路原則開展村規民約建設,今年底可實現村規民約全覆蓋。今年春節前,官屯鎮楊水溝全體村民表決通過了新的《楊水溝村規民約》,對村組內治安、消防安全、護林防火、衛生清掃等進行規範管理的同時,更加註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愛心超市”發放愛心積分卡的形式,激勵群眾參與村組事業、參與公益勞動,以獎懲結合的方式引導村民做好人好事、自立自強、積極進取,讓精神文明的種子在鄉村紮根,讓向善向上的風帆在農村高揚。

富腦袋 鼓錢袋 農民致富樂開懷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姚安縣始終把提高群眾素質、培養新型農民、打造支農隊伍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根基,大力實施科技支農、教育惠農工程,不斷激發群眾的創造力、能動性助推鄉村振興。

該縣增強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意識,加大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力度,把組織培訓和就業服務的責任壓實到就業、農業、教育、團委、婦聯等職能部門,僅2017年就開展農業科技和就業技能培訓113587人次,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26639人。太平鎮浪倒樹村民小組村民周福,2016年4月通過培訓學會了豬牛羊養殖技術,在養殖牛羊的過程中淘到了“第一桶金”。2017年,已有資金墊本的周福在公路邊蓋起新房,開起了農家樂,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在姚安,像周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姚安縣高度重視教育特別是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調整優化校點佈局,大力實施薄弱學校改造、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改造校舍面積15.7萬平方米,在縣城建成投資都在億元以上的姚安縣第一中學、姚安思源實驗小學。同時,加大教育扶貧力度,建立從幼兒園到大學的貧困學生資助體系,各項教育惠民政策受益9993人次,發放補助資金1886萬元,基本實現義務教育階段上學“零負擔”,非義務教育階段上學“輕負擔”,2017年,全縣3423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沒有一人因貧輟學、因學返貧,堅決隔斷了貧困的代際相傳。

為最大限度地促進農民增收,姚安縣安排產業發展資金6005萬元,發放小額貸款1.26億元,扶持發展46個專業合作社,積極探索“集體帶農戶”“產業+就業”助農增收模式。光祿鎮小邑村立足緩坡山地開發利用,規劃建設規模近200頭的肉牛養殖廠,配套流轉周邊荒置坡地種植飼草,引進了1戶肉牛養殖企業進行開發經營,把荒山變成了發展經濟的高地。左門鄉嗶叭村成立核桃生產合作社,流轉林地1000畝統一規劃種植核桃。並堅持“長短結合”在林下種植中藥材、模具山藥,幾近荒蕪的林地變成了山區發展的“綠色銀行”。更加難得的是群眾通過技能培訓、產業務工,掌握了技能,為創業打下了基礎。

推改革 促創新 鄉村振興添動能

鄉村振興,亟須改革的力量,需要創新的推動。姚安縣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心放在農村,緊扣激發農村生產力這一目標,大膽探索具有基層實踐、具有姚安特色的改革路子。

緊緊圍繞農業生產地、林、水等基本要素,積極探索有利於農村發展、有利於農業轉型的有效途徑,真正讓改革惠及於民、惠及於農。力推土地確權,做活“地”的文章。搶抓列為全省第一批整縣推進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縣的機遇,堅持試點先行、全面推開的原則,開展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目前已完成73個村(居)委會、1167個村民小組、46627戶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屬調查工作,印製土地承包經營權證51000本,已頒發17400本。力推水價改革,做活“水”的文章。針對姚安壩子用水緊缺的問題,制定了水利工程供水價格改革綜合實施方案,完善了水權分配、節水激勵、工程管護等7個配套方案,通過以價調節、節約用水,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力推價格保險,做活“利”的文章。在全省率先開展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試點工作,實施山藥、魔芋、白芸豆目標價格保險,有效解決了“種好賣不好”“增產不增收”的問題。力推林權改革,做活“林”的文章。在左門鄉嗶叭村委會開展經濟林木確權頒證試點工作,推進林權抵押貸款、林權流轉、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林業綜合保險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改革,為念好“山字經”、做活“林文章”打下了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