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用一个字评价袭人,脂砚斋力挺:她当得起!

贾宝玉跟前的袭人,一直是个很受争议的人物,读者历来对其褒贬不一。有人说她温柔贤淑,有人说她心机深沉;有人喜欢她,有人厌恶她。但不可否认的是,貌不如晴雯,口才不如麝月的袭人能成为贾宝玉跟前的第一大丫头,甚至从一开始贾母就打算将她留给贾宝玉做姨娘,她自然有她与众不同的过人之处。

曹雪芹用一个字评价袭人,脂砚斋力挺:她当得起!

贾母看中她的“心地纯良,克尽职任”,这八字,也可算是贾母对她的评价。贾母作为贾府地位最高的人,看人的眼光自然不会差。而观袭人平素作为,也确实当得起那八个字的评语。

红楼梦第二回讲:“这袭人亦有些痴处: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与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他跟着谁,就一心为谁付出,这正是恪尽职守的表现。我想作者在此是想褒奖她,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作者运用春秋笔法,似褒实贬,认为她跟着贾宝玉后心中眼中就没有了贾母,说明她天性凉薄,而且后面还应该再加上一句:“她跟着蒋玉菡后,心中眼中就只有一个蒋玉菡”,其实加上这句也没什么不妥,她嫁给了蒋玉菡,作为蒋玉菡的妻子,自然要对蒋玉菡一心一意,难不成她还得三心二意,躺在蒋玉菡的身边,心里想的还是贾宝玉,这样才不能算她对贾宝玉有情有义?

曹雪芹用一个字评价袭人,脂砚斋力挺:她当得起!

况且我们并不十分清楚她离开贾宝玉嫁给蒋玉菡时究竟是个什么样情形,谁知道这当中究竟是她对不起贾宝玉还是贾宝玉辜负了她?而且从脂砚斋的批语中我们知道,在八十回后,有半回叫“花袭人有始有终”,如果袭人真是个无情无义之人,又何来有始有终一说?

​如果还是有人认为作者在那里是运用了春秋笔法,那么我们看看脂砚斋是怎么说的,脂砚斋说:“世人有职任的,能如袭人,则天下幸甚。”从脂砚斋批语中可以体会,批者对袭人是极为赞赏的。换个思路来想,如果把贾府比作一个大公司,那么袭人肯定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员工。

曹雪芹用一个字评价袭人,脂砚斋力挺:她当得起!

她在她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仅是做贾宝玉的丫头,照顾服侍贾宝玉,还得为他的将来操心。“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实际上,这就是袭人能够被王夫人和贾母看中的关键所在。一个优秀的好员工,肯定是把老板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员工。袭人是优秀的员工,她知道贾宝玉怪癖的性情对他将来无益,所以常常规谏,贾宝玉不听,她就十分忧郁。即使是在前八十回,袭人规谏贾宝玉也不止一次。如果换着别的丫头,贾宝玉性情怎样关她什么事,又何必去关心他的将来怎样?也不会想到去规谏他,无非就是每天得过且过的做做该做的工作,反正混呗,有工资拿就行。

曹雪芹用一个字评价袭人,脂砚斋力挺:她当得起!

在一个企业里,有些人升得很快,一年可以连升几级。而有些人干了几年,仍然是个员工。那么升得快的人和一直是员工的人有什么区别,难道区别仅仅在于升得快的人擅长溜须拍马、能讨好上级吗?恐怕不见得吧。主要还是思维方式不同,一个员工,如果永远只是抱着员工的思维方式,那他永远做不了领导。但一个员工如果是抱着领导的思维方式,很可能他将来就能做领导。

袭人虽然只是个丫头,可你看她操着什么样的心?有操着姨娘的心,也有操着王夫人应该操的心。虽然很多人诟病她向王夫人进言的事,可是换个角度来想,为什么去进言的是她,而不是晴雯或者麝月亦或者其他的丫头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她们品格高尚,不屑于为之吗?恐怕主要还是思想没有达到那个层次,即使有机会想进言,也不知道该进什么言。

曹雪芹用一个字评价袭人,脂砚斋力挺:她当得起!

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前半回回目叫:“贤袭人娇嗔箴宝玉”,这里作者曹雪芹用一个“贤”字来评价袭人,而脂砚斋也在“贤”字后面批说:“当得起!”可见在作者和批者心里,袭人真是个不多可得的贤良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