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酒是如何“上套”的?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砖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为止,园则行。故善战者之势,如转园石于千刃之山者,势也。”

郎酒是如何“上套”的?郎酒也涨价了,这次是红花郎涨价10%,要知道郎酒分别于09年与11年涨价20%,那是一个郎酒冲刺百亿的时代,那是一个中国白酒集体癫狂的时代,这次伴随着酒水市场普遍的涨价潮而来的郎酒,似乎涨得顺理成章,真的又是这样吗?

我们常说“顺势而为”,但是很多时候看见大势并不代表就能够有一番作为,那是因为“势”有真假,而真的势往往可遇不可求,运气甚至比实力更要重要;更不要说能主动借势;假的势看似热闹非凡,无非也是熙熙攘攘,最后多是空流水。

针对中国酒水此轮涨价潮,外面看起来很是风光,“超车论”“复苏论”“资源重置论”,各位专家学者呕心沥血的剖析,悬梁刺股的研习,不难想象,对于中国的废纸回收行业总是有些帮助的。抱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笔者认为此轮涨价潮是一个“假势”(具体专文论述),一个“假势”就引得郎酒入套,我也只能表示很无奈。

“势”有前后;知名名酒涨价结束后,郎酒看似安全的涨价时机实际上即没有占到舆论导向的有利宣传位置,又给市场留下一个已知的结局,毫无新意还有亦步亦趋的嫌疑,当然郎酒一直把自己当成茅台第二的话说。我看在经济侧改革的情况下,要是郎酒发个“坚决不涨价”公告,估计还能赢得酱酒市场“民酒”的印象分,与茅台“国酒”打个奇袭战,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可惜,只想跟着茅台走,说到底还是“老二心态”在作祟。

“势”有强弱;对于茅台、五粮液与洋河来说的涨价是迅速脱离二三线酒企纠缠与提升品牌价值的有利手段,毕竟市场有刚需,说得直接点,对于茅五洋的核心产品,就是涨价了,市场份额一分也丢不了。但是郎酒就不同了,三年调整期结束后,郎酒又回到09年的几十亿销售额,可以说无论在品牌价值还是市场份额上都尚在积蓄阶段,冒然的涨价不仅跟不上茅五洋的步伐,更加有可能进一步动摇本就摇摆的经销商团队,一个弱势的涨价潮遇到一个弱势的郎酒,负负得正只能是一厢情愿。

“势”有长短;虽说此轮涨价潮是中国白酒的大势,但是根本上还是对于过去三年调整期中国酒水优质资产的一次回调,只是属于部分被压制的部分中国名酒的机会,很难想象象郎酒曾经过山车式的发展模式能够被理性的市场认同,何论整个白酒消费的结构已经变化,郎酒所依托的政务消费基础不在,商务消费又过于碎片化,资源产出比持续下降,加之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消费渠道变革等等,可以说,郎酒此时涨价是不理性的。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为止,园则行”,所谓的“顺势而为”很多的时候是“无为”,“无为”是剔除不必要的动作,只抓本质的“有为”,郎酒此轮所谓的涨价,联想到“百亿计划”与“上市”,只能说,也许郎酒看的到底是哪个势,只有郎酒自己知道。

郎酒是如何“上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