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权:投资人不是神仙,各行各业傻子多

他是“万通六君子”之一,因“私奔”备受瞩目,曾两度入狱,最终却在商场创造了“理想乡”,这就是王功权,在创投行业“叱咤风云”的人。

王功权:投资人不是神仙,各行各业傻子多

投资人并不是神仙

我做了17年投资人,实际上,做投资非常辛苦,没有生活。

每天忙在一线,跟CEO以上的人打交道,全都是人精,不管是谈事还是商务上,每天挑战你最高的智商。回过头来看,我们投资项目就像保姆带小孩儿,等他一敲钟,一上市,我还是个保姆。

后来我就想,我投了这么多企业,商业经验也比较多。做投资,还不如自己开公司来钱快,来钱多。再加上,当时很多新的东西出现,创业大潮正猛烈,我又有一些资源,创业环境、政策和以前也有很大不同。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够把自己这么多年的体会和经验用一下也好。

在创办青普的时候,正好是中国风险投资风口最火热的时期,其中O2O的概念特别猛。我面临一个选择,冲到新领域里还是寻找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模式?我选择了后者。

我觉得风口这件事情从风险投资的角度需要特别谨慎。严格来讲,我觉得只要是所谓风口处在风口的状态中,往往都是价格很高的时候。风险投资也是一个买卖,买卖就是低买高卖,按理说应该在形势不好、低潮的时候投入,在风口的时候出货,但是很多投资者恰恰走了相反的路,风口的时候往里进,风口过去的时候发现自己摔倒在地。

果然,后来整个O2O领域开始出现严重的问题,只有少数真正找到了商业本质的O2O企业快速成长了起来。绝大多数只是简单地想到O2O的基本概念,再往深了就没有搞明白的那些企业基本上都陷入了困境,甚至使一批风险投资机构也随之陷入了困境。

现在又火了共享经济。拿共享单车来说,从出租本身看,它非常有挑战,风险也特别大。但是投资人看到,这个单车的使用量很大,是用户使用频次很高的一个入口的东西,大家就扑上去了。要我说,共享单车这个模式非常危险。首先,它竞争门槛不高,硬靠钱砸;其次,它地域性很强;再就是,它很容易被模仿,没有壁垒;管理则是非常复杂的事,规模越大,越难管理,这样的话,它就取决于你在多长的时间之内,能够在用户上实现垄断,垄断之后在上面再生长什么东西,鬼都不知道。这样说起来好像投资人是傻子一样,其实我觉得各行各业傻子都挺多的,投资人也不是神仙,也会有失败的案例,特别是往风口里进的时候。

创业是件悲催的事

我很清楚自己做的青普旅游没在风口和赛道上,这不是爆炸性成长的路,但理性来说我觉得旅游度假是个比较大的市场,消费升级速度比我们想象的要猛。传统的旅游度假方式,人山人海、走马观花已经过时了。世俗喧嚣的世界中,年轻人和中产阶级的内心,其实愿意过几天特别想过的生活,哪怕只有几天,青普旅游满足的就是这种需求。

我原本以为创业会省心、省事,但其实是个很艰难的旅程。建立团队、确定模式、建立利益机制、管理体系等等,都有一个过程。

我们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说青普的行馆不少选在古镇,将老建筑修旧如旧,力图对有价值的东西不动毫毛,但因为政策不配套,会遇到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可能一个政策要求建筑桩基达到某一深度,另一政策又规定这个地方不能打桩;还有,同一个建筑,这边要求消防到位,那边又要求必须保留木结构,很悲催。

特别是在青普融资的时候,投资人一开始问的还比较客气,然后就越问越犀利,把我弄得满头大汗,很尴尬。

我当时在想,原来我坐在投资人的位置上问的那些问题,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傻瓜问题,还有三分之一是谁都不好回答的问题。如果我再做投资的话,我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能把自己该问的都问完了。

创业者超过投资人

并不是因为我创业了,我就为创业者讴歌。一般投资人看到的问题都是比较超前,而真正好的创业公司团队,这个群体看的会更超前。所以,当你用一般性的成见来追求优秀企业的时候,这是件很荒唐的事情。

比如说创业者已经注意到酒店这个行业在猛烈转化,做的不再是简单的酒店住宿概念,而是文化度假产品运营商。但投资者还是不停地用一般酒店的角度问很多问题,用自己的成见不停地面对,甚至用原来的模式计算它的收益,这其实很可笑。

我们过去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找到好项目、好团队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在创新上的尝试令人眼前一亮,很受启发。这也就是说当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创业一线,对很多模式都特别清楚地时候,其实优秀的创业者已经走在我们的前面了。

所以,千万不要低估创业者的智慧。他们每天都在起早贪黑的谈论问题,过去投资圈的一些专业知识,现在创业者们都能在互联网上学到,他们的学习速度非常快。创业者对很多风险投资的基本理念都很熟悉,他们能够结合这样的东西再寻找自己创新的东西,这里面凝聚了很多智慧。

过去我常常觉得,一个项目基本上十分钟就能够听懂,甚至觉得在电梯里面就能听懂,但最后发现当你认真面对创业者时,很可能你担心的问题他都考虑过了,或者他比你想得还要更多。所以从投资者角度来说,向创业者学习是投资者进步的阶梯。

从投资人到创业者已经过去两年多,青普也完成了2亿元A轮融资,目前员工有100多位。以前作为投资人,会告诉创业者,这个事情不可能,放弃吧,当时会觉得创业者很固执。现在我觉得创业就是这样,不管曾经有什么样的经验,它就像过很多的高山大河,再厉害也要翻过去,而不是飞过去,要一步步把脚下的路走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