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樂帝那麼厲害,怎麼沒一舉滅了蒙古?

山裡寒舍


哈哈,厲害啥,朱棣根本就打不過蒙古人,何談一舉滅了蒙古。

要我說,明成祖朱棣這傢伙,就是能折騰,修武當山,修北京,找張三丰

但朱棣折騰自己人行,折騰蒙古人,那就叫個一言難盡。

所謂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用他身上,正合適。

他爹朱元璋那會兒,蒙古人還是很厲害的。

包括金庸先生《倚天屠龍記》裡的趙敏她哥哥王保保(擴廓帖木兒)還活著。

駐兵陝甘,對明朝,可真是個老大的威脅。

明成祖朱棣一共北征六次,都不尷不尬的

到了永樂年間,北元,已經是四分五裂了。

第一次親征,永樂八年的面子之戰。

朱棣是不得不去啊,太丟人了。

先是派去的使臣被蒙古人殺了,再是派去征討的淇國公邱福十萬騎兵,全軍覆沒,邱福也陣亡。

永樂八年三月至七月,朱棣率五十萬大軍,與本雅失裡和阿魯臺先後遭遇。

大勝而回,戰績是,殺了100多個人!您沒看錯,100多個。

難道是道衍和尚姚廣孝沒在身邊導致的?

難道是多次保佑加顯靈的真武大帝這次太忙了沒管朱棣?

沒錯,這就是第一次親征,人家還在多倫開了慶功會了呢。記住多倫這個地方哈。

第二次親征,是朱棣生氣了。

沒錯,這是永樂十二年的事,大概是因為,永樂十年,朱棣開始命人大修武當山官觀,那真武大帝的塑像都是按朱棣的長相來的,所以,朱棣大概覺得自己是真武大帝的化身,你小小一個馬哈木怎麼能夠扣押我的使臣,還敢聚集兵馬,你想幹啥?

這次和馬哈木的三萬兵馬對壘。

死傷相當,朱棣俘虜了人家幾十個人,唉,咋看咋不像大勝的樣子啊。

第一次北伐是邱福,剩下的五次都是朱棣親征。

前兩次的親征,上面已經介紹過了,剩下的三次親征,分別是,

永樂二十年至永樂二十二年,每年一次。

每次都沒找到人,連蒙古人的一根毛都沒找見,相當於草原深度遊了,純玩團,不購物。

最後一次,朱棣班師回朝,死在多倫。

找了一輩子張三丰,大修武當山十年,號稱真武大帝化身的明成祖朱棣,走完了他的一生。


好玩有用的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主要是明朝軍事力量的衰落的原因。雖然朱棣五次北伐聲勢浩大,但是這當中還有丘福全軍覆沒作為點綴,而且朱棣北伐後幾次蒙古基本都玩起了堅壁清野的戰術,使得明軍無法找到蒙古的主力部隊而無功而返,可謂是雷聲大雨點小,可以用勞民傷財來形容,所以朱棣之後明朝對蒙古的防禦就從積極進攻變成消極防禦。



而明軍過早的衰落,其主要原因就是朱元璋一手創造的衛所制度。朱元璋曾經沾沾自喜的自誇:我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粒米。但是他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衛所制度實際上是把軍士變成國家農奴,軍士們除了要為國家服兵役,還要承擔繁重勞役,來為國家繳納田賦。但是他們不僅份地要被侵佔,還經常被各級官吏、王公大臣們當做免費的奴隸使喚,再加上喝兵血這一優良傳統的加持,只能使得士兵愈發貧困。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逃亡,成為明朝嚴酷的戶籍制度下的黑戶。明軍的過早衰落在明初就有所體現,朱棣靖難叛亂的時候,鎮壓燕逆的明朝政府軍雖然數量龐大,但是在燕逆麾下的蒙古騎兵的衝擊下,往往一觸即潰,可以說本已衰落的蒙古騎兵利用燕逆的叛亂找回了場子,從而使得燕逆能夠一路打到南京。在幾十年後,矮子裡拔大個的也先太師刷出了史詩般的土木堡大捷,並給歷史留下了天子叫國門的笑料。


而明初能對蒙古進行壓制,除了當時明朝軍事力量衰落的不太明顯之外,再就是元朝對草原的長期經濟空心化政策。忽必烈在撲滅了阿里不哥之後,將元朝的政治、經濟中心完全南移至大都、上都,使得草原經濟衰落,草原上的城市只能通過依靠商路進行抽稅,或者是依靠內地的經濟補貼來維持。元惠宗放棄大都跑到草原以後,失去了商路吸血以及內地扶持的草原無法養活跟隨元惠宗逃亡的人口,使得北元陷入半死不活的狀態,也點燃了蒙古分裂的導火索。
最後,同樣衰落的明朝和蒙古誰都無法將誰要求壓制,誰也無法完全吃掉對方。所以,明朝和蒙古就變成了明朝依託長城消極防禦,而蒙古定期南下打秋風這一可笑的狀態。


北洋海軍炮手


這個有點強人所難了

朱棣確實很牛,牛的不行了

但是,有他爹朱元璋牛嗎?

朱元璋手下將星一個接一個,不也沒有滅掉蒙古嗎?

朱棣開始被封為燕王,駐守北京,曾多次率軍北上攻打蒙古,但是未能消滅蒙古

1399年到1402年,起兵靖難之役,攻打南京,這幾年沒法打蒙古

1402年,在南京稱帝,導致原本是燕王屬地的北京空缺了燕王,缺乏對蒙古的有效防禦,雖然也數次攻打蒙古,但是由於戰線太長,沒有徹底消滅蒙古

並且由於朱元璋在任的時候,為了給朱允炆繼位掃清障礙,殺了無數武將,朱棣沒有得力干將,再一個由於朱棣是造反起家,怕其他藩王也造反,削藩的行為也使得沒有藩王幫助朱棣出征,是的朱棣只有御駕親征。

後來由於蒙古屢次方便,無人能徹底阻攔蒙古騷擾,決定遷都北京,天子戍邊

1421年,再南京當了20年皇帝后,遷都北京

三年後,1424年,駕崩。

所以,永樂之前,只是藩王,並沒有強大的兵力全力殲滅蒙古

在南京當皇帝20年,並沒有藩王在北方戍邊阻擋蒙古,導致蒙古做大,但是同時由於沒有得力的大將,只好御駕親征,但是御駕親征不是常態,不能一舉消滅蒙古

後來遷都北京,在北京只有三年,時間較短。

所以,蒙古一直沒有被消滅


李伯曼


明成祖朱棣,武功文治歷來為史家所肯定,但在對蒙古及北元后裔的處置上,有失權衡,為有明一代留下相伴終朝的後患。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曾做統帥,督傅友德等徵北元,取得勝利。做燕王時,便以明朝北方屏障自居。在靖難之役中更充分顯示出其軍事天才。但在即位後,由於北元內亂迭出,大汗繼承混亂,誰有實力誰說了算。阿魯臺扶持本雅失裡為汗,明成祖遣使宣諭被殺,令五大將出徵,全軍覆沒。便第一次親征,取得大勝。已嚮明朝奉表稱臣被成祖封王的瓦刺部馬哈木等,襲殺了戰鬥中逃脫的本雅失裡。阿魯臺為主復仇,嚮明奉表稱臣,成祖封其為和寧王。馬哈木不服,要進攻阿魯臺。成祖大怒,親征瓦刺部。自此,明成祖對北方蒙古各派勢力的處置出現了戰略失誤。壓抑瓦刺部,偏袒韃靼阿魯臺,結果失信於瓦刺部,阿魯臺更猖狂。親征瓦刺,殺敵三萬,自損三萬,取得勝利。而阿魯臺也不領情,屢次侵襲邊疆。因此,遷都北京後,又三次親征搔擾邊疆的阿魯臺,但每次連阿魯臺的面都見不上,勞師無功,找個邊角料收拾一下,全了臉面,班師回朝。永樂二十二年第五次親征,遠涉至達答蘭納木兒河畔,也未見阿魯臺影子,成祖遠望北漠,知不可為,下令班師,回走至榆木川地方,病故,終年六十五歲。

以後的事,瓦刺曾俘獲明英宗,韃靼也沒有少作亂,直到與女貞人結成聯盟,代明立清。


二曲人


其實不僅是明朝,縱觀中國歷史上的中原王朝,尤其是漢人建立的王朝沒有一個能徹底解決北部邊患的,即便是雄漢盛唐也不能,但解決不了不代表實力不濟,漢朝曾北擊匈奴,封狼居胥,唐朝也曾滅突厥,徵高句麗,明朝北伐蒙元,“捕魚兒海”一戰擒獲蒙元王公貴族無數,一舉洗刷當年“靖康之難”的恥辱,這些無不顯示出了中原王朝強大的實力和戰鬥力。但打敗遊牧民族也許並不難,但想要徹底征服甚至消滅他們,根除他們的文明很難,這是中原王朝的性質決定的,至於原因,就以朱棣北伐蒙古為例,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認為究其原因是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不同所決定的。中原文化以農耕為主,而蒙古則是遊牧文明,所以經過幾千年的角逐,演變,中原王朝佔據了東亞最適合耕種的土地—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而遊牧民族則佔據了北方最富饒的草原,中原不適合放牧,草原不適合耕種,因而這就決定了,中原王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政策大多以防備為主,而不以消滅為主。但是相反的,遊牧民族南侵卻很常見,一來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若遇上自然災害,缺衣少食的他們除了南下劫掠解決困難外沒有別的辦法。二來他們幾乎都是騎兵,機動性很好,打的過打,打不過就跑,而中原王朝大多以步兵為主,所以善於攻防戰而不善野戰,若主動出擊,在北方平原上交戰,步兵的劣勢會被無限放大,很難贏得勝利,況且深入草原腹部,想找到敵方主力進行決戰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即便能贏也常常會付出慘重代價,以這樣慘重的代價換來一片幾乎毫無價值的土地,是否值得又是一個問題。三來遊牧民族發動戰爭的成本很低,而中原王朝北伐的成本很高,像每次北伐,一個在前方打仗的士兵往往都需要3-5個後勤保障人員。以上三點既是遊牧民族南下也是中原王朝大多被動防守的原因。



而朱棣徵蒙古也是如此打得過但無法徹底消滅也是如此,還有當時雖然北元已滅,蒙古也因此重新陷入四分五裂,但韃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崛起,重新威脅明朝北部邊境,而且分裂成幾個部落也是優勢,朱棣打完韃靼,兀良哈崛起了,再去打兀良哈,瓦剌又崛起了,如此一來,遠征根本無法徹底消滅蒙古諸部,這個道理也很好理解,就像當年匈奴滅亡後,鮮卑崛起,鮮卑入主中原後,柔然崛起,柔然消亡後,突厥,回鶻,契丹等先後崛起,再到後來的蒙古,這些遊牧民族像中原王朝政權更替一般,先後佔據蒙古大草原,永遠不會讓這片土地荒廢,也永遠不會讓中原王朝安穩。再者長途征戰,消耗太多國力不說,後勤保障很容易跟不上,沒有了支援,孤軍深入是很危險的,而蒙古諸部卻不存在這個問題。於是北征便面臨著長途跋涉,孤軍深入,供給不足等問題,後來朱棣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他開始在蒙古諸部間玩“以夷制夷”的平衡政策,即培植新勢力對抗舊勢力,像兀良哈便是朱棣有意扶持來對抗韃靼的,但隨著兀良哈實力的坐大,最後也不受明政府控制,成為明朝的又一大患,這種結果也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明朝奉行的“不和親”政策,堅決不與蒙古人和親,這就使得明朝與蒙古之間更不可能有太多交集和血緣上的親近,只有仇恨,不是你死便是我亡,這就造成了在明朝強盛時可以壓著蒙古,而在明朝衰落時,蒙古一定會成為邊患,雙方矛盾不可調和。



像明朝初期曾在蒙古設立過衛所,企圖控制蒙古地區,可是到了朱棣時期,這些衛所一一被廢棄,明朝防線再次回到長城一線。

所以明朝政府的特殊民族政策和中原農耕文明的特點決定了明朝政府很難或者說幾乎不可能徹底消滅蒙古,更無法對蒙古舊地形成有效的控制。


鹹魚閒聊


朱棣五伐漠北,當時蒙元剛剛瓦解,塞外亂得像一鍋粥,起碼有十幾個勢力,朱棣剛摁服這個,那個又反了,擺平了那邊一個這邊又冒出四五個,而且每個都無法徹底剷除,結果越打越多越打越亂越打越煩,最後第五次北伐班師途中朱棣越想越鬱悶,好像就因為鬱悶,死了!

蒙古人本來就是遊牧民族,什麼是遊牧,就是居無定所的意思,帳篷一拔,到哪都能安家。

朱棣的軍隊以火器為主,有龐大的輜重而且非常依賴後勤,也沒本事追上別人。

就是俗話說的,大炮打蚊子!

也不是農耕民族大敗不了遊牧民族,主要是草原沒油水,打完都回家,沒人在意草原。

雖然,明朝和蒙古的纏打中也吃過敗戰,但打戰打的是國力是生產力,明朝明顯比蒙古強的多的多,所以長期下來,蒙古不行了!

經過明朝長期的禁運封鎖和持續不斷的打擊,漠北蒙古實力大減,快速衰退。

到了萬曆年間,已經被打回原始社會,每年都靠明朝輸出糧食來養活,低三下四的做了順民。


蓉兒不姓馬


要詮釋問題中提到的這種歷史現象,我們首先應該瞭解當時蒙古高原的政治形勢,以及明成祖朱棣時期明王朝對於蒙古諸部的基本政策。

自公元1388年,明將藍玉統帥大軍在捕魚兒海戰役中,幾乎全殲脫古思帖木兒汗所部,導致後者在逃亡途中遭遇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的襲殺、篡逆後,由元朝北遷暫時建立的統治秩序被徹底打碎,此後蒙古各部展開混戰,汗位接連被替換,至明成祖開始君臨天下時,蒙古草原政治勢力已糾集為兩大部落聯盟:其一為迎奉黃金家族正宗——忽必烈後裔本雅失裡為大汗、而實權為阿蘇特部首領阿魯臺所掌握的東部蒙古諸部聯盟,他們以北元汗廷自居,被明朝稱之為韃靼;其二是以元代斡亦剌部後裔為主的西蒙古諸部聯盟,明朝稱之為瓦剌。他們正為爭奪蒙古諸部的最高統治權而展開連綿不絕的廝殺。但同時出於經濟需要,韃靼與瓦剌諸部都覬覦於明朝北部疆域,越界擄掠事件層出不窮。

針對這樣的形勢,明成祖及朝廷對於韃靼與瓦剌的國策是明確的,即儘可能使其維持均勢,阻止任何一方強盛到足以統一蒙古諸部的地步。另外,出於對蒙元黃金家族成員政治地位的忌諱,明成祖對於韃靼一方是格外警惕。

正是出於上述國策的考慮,明成祖朱棣才先後五次親征北伐,(若加上丘福中伏失敗的那次,當是六次北伐)。首先把打擊對象放在黃金家族正統的本雅失裡汗韃靼方面,其後的大多數軍事行動也是針對韃靼一方,極大地削弱了韃靼軍事貴族的實力,在此期間,為了保證瓦剌一方的置身事外,明廷冊封了瓦剌諸部中的首腦人物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為順寧王、賢義王和安樂王。而當瓦剌馬哈木等趁韃靼衰弱大舉進擊,擁答裡巴為汗、大有兼併東蒙諸部的時候,明成祖毅然決定出兵狙擊,大敗瓦剌諸部於忽蘭忽失溫之戰,與此同時,明廷又冊封韃靼權臣阿魯臺為和寧王,以幫助其收拾部眾,免遭瓦剌併吞。

總之,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對蒙古的幾次大規模軍事行動,並輔以恰當的外交冊封手段,達到了壓制蒙古軍事貴族企圖復興的奢望,保持了蒙古諸部的分裂和相互敵對的戰略目的,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北疆諸省的安寧,可說是明王朝對外關係史上的傑作。


漁樵耕史


消滅蒙古是不太可能得,當時最先進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而且蒙古人從小就是在馬背上長大,還有蒙古騎兵一直非常強悍的。再說了,真要是打不過,跑還跑不過麼,草原這麼大跑到哪裡都能活。可以從中總結一條規律就是,你可以他打的很慘,但是你卻打不死他。有時候這個鄰居發育的很好,還可能把你捶一頓解悶,中國很多皇帝對蒙古也挺頭疼的。

強如秦皇漢武都沒有做到,唐宗宋祖也是沒有做到。開國皇帝朱元璋也只是把蒙古人驅逐出中原,永樂皇帝是絕無僅有的軍事天才,駐守大都(當時的北京)和靖難之役就可以看出來,也沒有消滅蒙古。

由於蒙古一直不老實,朱棣也挺想捶他一頓狠的,讓他好好“休息休息”。開始讓邱福率領十萬大軍出征,不久戰報傳來,內容很簡單,全軍覆沒。哎呦我去,朱棣怒了,而且怒髮衝冠。集結軍隊,御駕親征。永樂大帝前後五次北伐,重量級人物出場就是不一樣。把蒙古打的服服帖帖的,蒙古被打的跪在那裡唱征服,我錯了,認你做大哥還不行麼!從此明朝確立了宗主國的關係,但也是削弱了蒙古還沒有消滅。

後來吧自從有了機槍,飛機坦克和大炮。遊牧名族變得熱情好客多了,而且越來越能歌善舞了。

歡迎大家的精彩點評!


小夥子別放棄啊


歷代漢王朝眼裡,農業是根本,尤其是是農業中的種植業。長城和一條線大致重合,就是400毫米降水線,這條線劃分了種植業和牧區畜牧業的分界。

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過度看重農業。而且漢王朝始終沒有找到在草原上的盈利手段,畢竟遊牧民族就是自己窮才有動力南下,而且後勤補給需要從長城內運來。明朝政府不可能依靠搶到的幾隻牛羊就能撐很久,

大草原不像長城以內,守著幾個點【關隘】就可以牢牢把控一大跳防線,草原上基本那裡都能跑,遊牧民族機動性又強,打不過就跑,偶爾襲擊後勤補給。所以後勤補給壓力大。

朱棣時期,他再怎麼強,還是受到時代的影響太大,無法找到有效佔領草原的辦法。最多就是出征蒙古草原,消減一些人口【威望這東西沒幾年就沒了】,然後耗費太大退回長城,最好的結果就是留幾個“軍事基地”,不過最後還是回到了據長城而守的日子。


咱來了


馴服他就是了,何用滅?永樂不殘忍!二千年前漢武擊匈奴,也沒滅他,直到近千年後還建統萬城,以後才消失。從明朝的歷史進程來看,永樂擊蒙古的效果,不比漢武差。康熙沒明朝打下的碁礎,他馴服不了蒙古,更無力去"滅"準喀爾部,做得那麼殘忍,他的殘暴超永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