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今年秦、唐、廊地區玉米空株多的原因

楊利華老師上週六、日去昌黎進行了考察,發現有的地塊幾乎無正常穗,基本絕收。

分析原因,主要是種植不耐高溫品種,晚播加密植引起。高溫對晚播玉米影響,主要是影響雌穗發育,尤其不耐高溫品種在密植、晚播情況下,雌穗發育受抑更明顯。

主要表現是:果穗發育不良,發育進程顯著滯後,雌雄花期不遇。有的植株無果穗;有的雖有果穗,但不吐絲;有的雖能吐絲,但吐絲期落後散粉6d以上,屆時,雄穗已基本無粉可授。果穗看上去,有的苞葉短小,有的苞葉向內凹陷,花絲因未受粉,長而久鮮;有的果穗很小,縮於葉鞘內,僅有部分花絲露出;苞葉內果穗發育嚴重不良,不結實或結實很少。嚴重受災地塊,上述類型植株充斥全田,罕見正常株,基本絕收;稀植群體受災相對較輕。

我們一品種、播期加密度試驗,種了3個品種,958、華美1號與登海605,其中登海605晚播、密植處理也基本無正常穗。

相比之下,黃改系列品種(白軸玉米)無礙。看來,紅軸玉米不僅早播,會因授粉不好,出現“花粒”,還會在高溫年份因晚播、密植,果穗不長而嚴重減產,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從安全生產角度出發,晚播玉米,降低密度也是必須的。當時提出晚播玉米降低密度,有些人不理解,因他們一直保持著早播、植株高大,應稀植;晚播,生長期短,應增密的認識,但那是春玉米與夏玉米相比,單就夏玉米而言,晚播,降低密度是必要的。冀東平原,小麥一般在6月20日收穫,夏玉米只能6月20日以後方可播種,今年20日後播種的,如果種的是不耐高溫品種,加上密度又較大的,可能都有問題。同品種、相同密度,早播的問題不大,可能6月上旬播種的,有花粒現象。家園農業

關於今年秦、唐、廊地區玉米空株多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