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充電樁遭占位 電動汽車「充電難」待解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李孟)根據國家能源局此前公佈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我國各類汽車充電樁數量達到45萬個,其中私人專用充電樁約24萬個。在公共充電樁方面,我國已建成京哈、京港澳、京滬、滬蓉、滬渝、環首都、環杭州灣等“六縱六橫兩環”高速公路快速充電網,形成“九縱九橫兩環”格局,站間平均距離50公里。

但即便如此,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難題仍然存在。

日前,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北京市交通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停車場內充電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實施意見》,要求對尚未建設充電設施且向社會開放使用的既有停車場,按照不低於10%車位比例配建公用充電設施,同時明確規定燃油車不得佔用電動汽車專用泊位。

隨著越來越多車主選擇新能源汽車,相關充電配套設施使用如何,中國商報記者走訪了北京幾家停車場。

公用充电桩遭占位 电动汽车“充电难”待解

在北京市某小區的電動汽車車位,停放了一排燃油車,長期佔用車位給電動汽車車主造成很大不便,而這種充電難題使一些消費者放棄了購買新能源車的計劃。李孟 攝

燃油車佔位 充電樁成擺設

“在北京,充電樁的分佈密度還是比較大的,但就是有一些車不自覺,充滿電不開走,特別是一些共享汽車,沒人開走就一直停在那。還有不少燃油車也霸佔著車位。”

“最煩的就是充電樁近在眼前,卻沒辦法充電。”在一家商場的地下停車場,剛剛給汽車充完電的車主王先生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自己出門辦理業務,但由於路程較遠,擔心返程路上沒電,想先找一個充電樁充電。“按理說附近停車場挺多,但我找了好幾家停車場都停滿了或不能用,從永安裡一直找到了大望路,才找到一個能用的充電樁。”由於停車點距離目的地有兩公里,王先生停完車後又打車返回辦理業務的地方。“是因為充電樁太少了嗎?我不認為。我覺得至少在北京充電樁的密度還是比較大的,但就是有一些車不自覺,充滿電不開走,特別是一些共享汽車,沒人開走就一直停在那。還有不少燃油車也霸佔著車位。”車主王先生說道。

記者在某充電APP上發現,“經常被燃油車佔用”的評論時常出現。記者來到北京一家停車場,APP顯示該停車場共有34個帶有充電樁的停車位,大量充電車位已被燃油車佔領。記者觀察發現,電動汽車的停車位共停有28輛汽車,其中僅一倆電動汽車正在使用充電樁進行充電,其餘均為藍色車牌的燃油車。此外,還有兩輛三輪車停在電動汽車車位上。而在這些燃油車中,僅有兩輛貼有車主挪車的聯繫方式。

但是不是因為沒有空閒的普通車位,燃油車主才不得不選擇帶有充電樁的停車位呢?事實上未必。記者目測統計,該停車場至少有40多個空閒的普通車位。記者在上述停車場採訪到一位將燃油車停放在電動汽車泊位的車主,她告訴記者,自己在附近工作,每天上班都會將車停放在這家停車場,此前也曾經將車停在電動汽車泊位,加上泊位也未明確標明僅電動汽車可以停放的標識,也沒有工作人員指出這裡不能停放燃油車,所以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將車停在電動汽車泊位會造成他人的不便。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帶有充電樁的車位都在停車場外側,進出方便,自然容易被停滿。

同時,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儘管大部分充電樁能夠正常使用,但仍存在充電樁損壞情況。在北京王府井某商場的地下停車場,記者發現,一個充電樁顯示故障,正在維修中,無法使用。在另外一個小區停車場,該小區的8個充電樁僅有2個能夠正常使用。

停車場管理存漏洞

停車場工作人員也有難處,車位比較緊張的時候,普通車位滿了,我們也不可能強制要求燃油車車主不能停在充電樁那裡,畢竟有個先來後到,沒道理空著充電樁的車位不讓別人停。

北京市出臺的意見明確,加強對燃油車與電動汽車的分類停車引導,督促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建立充電設施定期巡檢制度。有序推進停車場內充電設施建設,加強充電設施的日常使用管理,在停車場設置完備的充電設施和電動汽車專用泊位標誌標識,加強對燃油車和電動汽車的分類停車引導,發現燃油車佔用電動汽車專用泊位的情況,及時通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開展執法。

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大部分停車場在對車位的協調以及燃油車佔位的情況幾乎沒有發揮作用。

“電動汽車和燃油車一樣,停車都得收費,價格也一樣,只不過如果是電動汽車需要再交電費。但這錢也不是我們收,跟我們也沒什麼關係。如果燃油車的車主非要停我們也沒辦法。”這家停車場的工作人員說道,“比如說晚上車位比較緊張的時候,普通車位滿了,我們也不可能強制要求燃油車車主不能停在充電樁那裡,畢竟有個先來後到,沒道理空著充電樁的車位不讓別人停。”

另一家停車場的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他們的停車場附近有大量寫字樓和居民小區,每天停車壓力很大。“基本白天晚上都能停滿八九成,高峰時沒有一個空閒的車位。我們也會協調一下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停車位置,但高峰時期大部分都是剛空出來兩三個車位就會馬上填滿。比如說我們停車場已經滿了,有一輛電動汽車剛剛充滿電開走,但誰也不知道下一輛進停車場的是不是剛好就是電動汽車,如果不是電動汽車我們也不可能趕他們出去。如果有停車需求,我們不可能堅持空著電動汽車的車位不給燃油車停放。”

私人充電樁安裝難

根據相關規定,私人充電樁的安裝也需要經過物業同意。因為所在小區沒有物業、沒有固定停車位而不能安裝的不在少數,有部分車主安裝私人充電樁被卡在了物業這一關。

一位比亞迪電動汽車的銷售人員孫茜(化名)告訴記者,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並不是電動汽車充電的主力,私人充電樁才是穩定、低價的選擇。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充電樁根據直流電、交流電的不同分為快充和慢充兩種類型,假設使用慢充8小時充滿,每小時兩度電,公共充電樁的價格為每度1元到2元之間,使用公共充電樁需要支付20元左右電費,加上北京市區大部分停車場採用電費、停車費分開繳納的模式,除了支付電費,車主還需支付數十元甚至近百元的停車費。相比之下,私人充電樁則一般享受基礎電價,且不會出現被佔位的情況。而目前大部分電動汽車在銷售時都會承諾送免費的私家充電樁。

雖然充電樁有廠商免費贈送,但能不能安裝卻是另外一回事。在這家電動汽車銷售點,記者遇到了前來諮詢的車主劉先生。一個月前,劉先生購買了一倆電動汽車,但私人充電樁卻遲遲不能安裝。原來,劉先生居住的小區為上世紀80年代的相對老舊的小區,且小區沒有物業,僅有的幾個車位早已被小區的幾位住戶安裝地鎖佔有,由於劉先生是首次購車,此前也沒有固定車位,沒有物業的書面證明、沒有固定停車位,供電公司無法為劉先生安裝私人充電樁。針對這種情況,銷售人員表示也無能為力。無奈之下,劉先生只能在附近酒店的停車場充電。

即使有車位,私人充電樁的安裝也需要經過物業同意。孫茜告訴記者,像劉先生一樣因為小區沒有物業、沒有固定停車位而不能安裝的不在少數,也有部分車主安裝私人充電樁被卡在了物業這一關。

餘女士就屬於這類情況。今年6月份,餘女士淘汰了自己使用7年的舊車,購買了一輛電動汽車,因為已經擁有固定車位,餘女士向小區物業申請安裝私人充電樁,卻被物業以“車主的固定車位在地庫,安全隱患大”為由拒絕。“我認為這是託辭,像商場、寫字樓的停車場也都在地下,也能安裝充電樁。物業說如果車位在地面就可以安裝,但是我們小區在地面停車的都不是固定車位,固定車位只有地庫,這是矛盾的。”餘女士告訴記者,為了這事,自己跟物業不知協商了多少次,自己還請銷售派了人來看小區的電容情況,但物業一直以安全為由拖延,“我們好幾位業主都是這種情況,後來一起找物業,物業就鬆口說他們會研究,但找他們蓋章就一直說主管不在。”提車兩個多月以來,餘女士都不得不選擇將車停放在900米外的充電站,然後再步行20分鐘回家。

孫茜告訴記者,除性能外,目前來看,充電問題是打算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自己此前曾在某四線城市從事同品牌電動汽車銷售工作,不少顧客因為對充電的便利性存疑而放棄購買電動汽車。

在採訪過程中,多位採訪對象對記者表示,與燃油車相比,電動汽車有很多優勢,尤其是在環保方面,因此發展電動汽車也是大勢所趨,自己購買電動汽車也是響應國家相關政策的號召。在這種大趨勢下,充電不應該成為一直困擾消費者的難題,希望這個瓶頸能夠儘快被打破,“讓我們得到方便,也為乾淨的空氣和更多的藍天作出一點貢獻”孫茜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