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外军售第一大单:卖给印度12架飞机 单价高达1亿美元

近日,印度购买日本US-2水上飞机的合同有了下一步进展。鉴于日本US-2水上飞机的单价突破1亿美元,印度购买至少12架该机的部分货款将由日本政府的对外援助机构"国际协力银行"使用贷款的方式提供。

至此,日本和印度之间这个反反复复长达六年之久的水上飞机交易案终于是敲下了定音锤。这个订单堪称日本对外军售第一大单,但这个迟来了六年的订单,对于日本航空业界还有多少意义呢?

日本对外军售第一大单:卖给印度12架飞机 单价高达1亿美元

图为起飞中的海上自卫队US-2水上飞机。

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新明和工业生产的US-2水上飞机在材料、设计和性能上都是当今世界"水上飞机界"的豪杰,其短距离起降能力、高海况运作能力、乃至独特的层流翼面设计,都是新明和工业得以自傲的独门绝学。

而这自然和新明和工业数十年如一日般钻研大型水上飞机的建造是分不开关系的。自1930年起,川西航空机公司的九零式飞行艇(水上飞机)便为旧日本海军所采用,随后又有九七式飞行艇、二式飞行艇等成功产品,而其中尤以后者更是少数为美国人所重视的二战日本战机之一,其设计奠定了整个日本现代水上飞机的构型和风格。

日本对外军售第一大单:卖给印度12架飞机 单价高达1亿美元

图为现今保存在博物馆的二式大艇,上单翼下挂浮筒,船型肥大机身都是日本水上飞机传承至今的特征。

在战后,川西航空机更名新明和工业得以保留下来,设计了九七式飞行艇和二式飞行艇的设计师也重操旧业,于1970年开始为海上自卫队提供了一款全新的大型水上飞机,这就是用于反潜的PS-1。

但即便PS-1作为水上飞机的性能优异,在海上自卫队的实际应用和试验当中,该机的搜潜能力也弱于同期美国提供的P-2J反潜机。

日本对外军售第一大单:卖给印度12架飞机 单价高达1亿美元

图为海上自卫队的P-3C反潜机群。

而在转瞬而来的八十年代,日本在洛克希德公司的"微操"下不得不签署了购买大量P-3C反潜机的合同。当然P-3C本身也不是什么草包,海上自卫队很快在实机应用中发现,P-3C能发现的潜艇,PS-1根本听不见。

再加上PS-1的应用成本也要显著高于P-3C,因此在1988年,使用不过十余年的PS-1全部退役。

日本对外军售第一大单:卖给印度12架飞机 单价高达1亿美元

图为海上自卫队的新旧两款救援用水上飞机,US-2(上)和US-1A(下)。

既然反潜机做不成了,新明和工业就不免把目光放到之前PS-1的"副业",也就是远洋救援上来。

在位于远洋外海的船泊或是无机场的岛屿发生险情时,较直升机续航时间长,能在水上着陆的水上飞机的确是具备优势,因此PS-1摇身一变更名为US-1,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便开始服役,直到2017年才退役,总生产数也达到了20架。

但它的继任者,也就是出口印度的US-2生产数仅有6架,其中还有一架是为了填补事故机的空缺而生产的"补正机"。

日本对外军售第一大单:卖给印度12架飞机 单价高达1亿美元

图为和海上自卫队MCH-101同飞的MV-22倾转翼机。

如此之少的订购和生产数,使得新明和工业几乎是"用年为周期"在建造US-2水上飞机。盈利自然是谈不上的。

那么,印度的订单能够拯救它么?

答案是否定的。在印度开具的订单当中,只有2架是日本交付的整机,其它飞机都将在印度当地组装生产,这意味着新明和工业的生产线在数年后又将无事可做。

而在US-2单价超过一亿美元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民用消防、救援领域会购买US-2并用于日常运营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至此,新明和工业和看似光鲜的日本水上飞机产业即便能得到印度订单,逃不出眼下这个困境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利刃/TO)

尊重内容,从尊重作者开始,转载、合作请私信联系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