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常琦彪

会宁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传统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会宁地处黄土高原,平均海拔在两千米以上,土层深厚,以黄土和黄沙为主,气候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种植小杂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会宁小杂粮就有荞麦、扁豆、豌豆、黄豆、燕麦、莜麦、糜子、良谷等20个多个品种,种植面积在35万亩以上。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会宁种植小杂粮已有2000多年历史,以绿色和无污染著称,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

会宁谷子、会宁藜麦、会宁莜麦、会宁扁豆、会宁荞麦、会宁糜子已注册国家地理证明商标。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面对会宁黄土地上蕴藏的丰富杂粮资源,许多会宁有识之士克服重重困难,走上了小杂粮加工升值之路。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现已年过七旬,仍在会宁小杂粮开发之路上孜孜不倦的李遵义老人就是会宁杂粮研发的创始人。

1993年,已是科级干部的李遵义写了申请,经组织批准下海创办私营企业会宁县懿隆工贸有限公司,瞄准会宁小杂粮优势资源开启了甘肃省小杂粮加工的先河,并走在了全国的最前列。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会宁县工商局副局长殷建国说:“这是会宁县创办的第一批私营企业,是我当时办理相关企业手续的,当时,会宁共创办了4家私营企业。”

会宁县懿隆工贸有限公司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现已更名为甘肃发滋瑞小杂粮食品有限公司。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走进甘肃发滋瑞小杂粮食品有限公司,琳琅满目的各类小杂粮产品让人瞠目结舌。会宁的各类小杂粮产品在这里应有尽有,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让人不敢想信会宁小杂粮研发的产品如此丰富。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据悉,甘肃发滋瑞小杂粮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的会宁小杂粮产品有5大系列50多个品种。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甘肃发滋瑞小杂粮食品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摸爬滚打,现在有产品、有市场、有品牌、有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目前已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在小杂粮产品中有几个非常独特。一个是石磨炒面,甘肃发滋瑞小杂粮食品有限公司传承的“会宁石磨炒面”已入选《甘肃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创新开发的“八宝炒面粉”获国家发明专利。二是保安红,保安红糜子现成为会宁特有杂粮,1958年,关川保安红送北京展览,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的奖牌一面。三是月子粥梁谷米,传说粱谷米起源于一种野生谷子,海拔2000米的新庄塬传统种植已有千年,其橘黄皮、玉白芯,米粒象珍珠、米粥如奶汁,有很好的营养,特别对于孕产妇尤其适合,被民间推崇为“月子粥”。经过上千年的选育、传承种植,形成了独有的杂粮品种——粱谷米。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说:会宁小杂粮曾创造过天价,一次是2010年10月-2011年2月,因国际市场荞麦断档、国内无货,国内外商家云集会宁,先后调走农户贮存的荞麦(包括苦荞)接近1万吨。荞麦售价从每市斤1.3元提高到3.7元,这是会宁有史以来遇到的“荞麦天价”。另外一次是2014年同样是国际市场谷子断档、国内无货,国内外商家云集会宁,又是先后调走农户贮存的谷子约4000多吨。谷子售价从每市斤1.2元提高到2.7元,这是会宁有史以来遇到的“谷子天价”。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甘肃发滋瑞小杂粮食品有限公司正在实施小杂粮产业融合新建项目,采取“公司牵头、合作社参与、农民入社、耕地入股、劳动合作、分红返利”的办法,探索小杂粮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创新道路。以“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建设基地化种植、溯源化管理、规范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的新型现代农业。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公司现已建设无公害认证的小杂粮基地3000公顷,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小杂粮种植基地2000公顷。李遵义带领公司团队成功谋划的《中国小杂粮之乡文化博览园项目》被列入了《甘肃省农耕食文化活态传承工程建设规划》之中,园中运行的“小杂粮产业融合星创天地”已被推荐为国家第二批星创天地项目。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占地10亩的甘肃发滋瑞小杂粮食品有限公司搬迁项目正在西城产业园区实施,将新建苦荞五谷酱和杂粮杂豆禾面专用粉生产线,搬迁升级改造传统食品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大规模、加工增值、提高效益。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公司已与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了会宁县金品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抱团经营、壮大实力,在新添乡炭山村,甘沟镇吉酉村,新庄镇泉坪村与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各流转土地1000亩,实现全程机械化规模种植小杂粮,走向多方互赢。联合社已成功注册了“社火牌”商标,承担着小杂粮原粮的内销和出口,为小杂粮的种植户和种植合作社当年增收发挥重要集散作用。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公司目前已拥有10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连续12年保持“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受到省市政府四次表彰奖励。“发滋瑞”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企业和产品还获得了多项奖励殊荣。李遵义被省科技厅等部门认定为首批他“甘肃省创新创业导师”。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会宁制造的50多种“发滋瑞牌”小杂粮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会宁的靓丽名片。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甘肃发滋瑞小杂粮食品有限公司的农耕食文化活动传承展览也很有特色,里面全是满满的乡愁。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李遵义:开发会宁小杂粮宝藏的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