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天下有民勤人,民勤人沒天下」這句話?

武威全攻略


應當是說民勤人到哪裡都能生存,讚揚他們勤勞肯幹能吃苦,能適應任何環境。民勤無天下應該是無天下人,意思可能是民勤這個地方比較艱苦,自然環境不好,外地人來這很難適應。


以下供參考:

民勤:這裡離蒙古很近,只隔一個沙漠,歷史上,蒙古人只要越過八十里大沙,就能殺到這個地方。因此,明洪武二十七年,朝廷在這裡設立小城,其含義非常直接:目的就是鎮守邊防,抵禦外族的入侵。民國十七年,也就是1928年,鎮番改名為“民勤”,據說因為當時的民勤人“俗樸風淳,人民勤勞”。近百年來,民勤人一直沒有辜負這個名字,或者說,這名字已成了他們的群體個性。

關於民勤人的勤勞,還有一種說法:“天下有民勤人,民勤無天下人。”為啥?因為,民勤雖然土地貧瘠、資源匱乏,但民勤人重視文化,也很踏實,民勤的群體性格之中,有一種非常強韌的東西,這讓他們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生存,這就是“民勤有天下人”。但外面的人不一定能在民勤生存,因為,外地人不一定像民勤人這麼能吃苦。現在,民勤雖然治沙成果顯著,生活環境好了很多,老百姓的收入也好了很多,但是,因為自然環境的影響,很多外地人就算到了民勤,也待不了多久,所以“民勤無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的另一個原因,是民勤人既能吃苦,也想改變命運,所以民勤人很重視教育,他們把教育視為改變命運的重要手段。民勤孩子學習勤奮,而且是自發地學習,不需要監督。每天早上四五點,有些孩子就騎著單車上學了,中午不回去,在學校裡學習,晚上上完晚自習,已經九點多了,再騎車回家。那種勤奮,是實打實的,所以,他們點點滴滴的知識積累都很紮實。每年高考,都有很多民勤孩子考上大學,他們會帶著父母的期待,到另一個城市去發展自己的人生。如果他們在外面有了安身之所,也會把父母也接到外面生活,那麼,一家人也就改變了命運。時代在變這是民勤的孩子擺脫不了的宿命,出生在這塊土地上,就註定了這樣一種生活。他們不能像別處的孩子那樣,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想怎麼玩兒就怎麼玩,想怎麼揮霍青春就怎麼揮霍青春,命運沒有給他們這樣的權力,但命運給了他們另外一種權力,就是成長和選擇的權力。這個時代,很多過去的鄉下孩子都成了父母,他們讓孩子過上了自己過去期待的生活。他們允許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允許孩子擁有自己的夢想,允許孩子過快樂的生活。他們有足夠的能力,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但他們唯獨給不了孩子們的,是已經逝去的鄉土。以前,我會常常帶孩子去鄉下。那時,孩子的天性會完全地釋放,他會像放飛的小鳥一樣,放飛自己童真的心靈,去接觸自然,去感受善美,去感受乾淨純潔的一切,去感受生命的真實,去做最真實的自己。但在這個時代,又有多少人能離開網絡,離開消遣,離開五光十色,享受鄉村的安寧和質樸呢?這個時代,盛產的並不是隱士,也不是哲人,而是商人。人活著就要“思考”但西部是一塊生產哲人的厚土,尤其在過去,這塊土地不能缺少的,就是對生活的思考。人有了信仰,有了嚮往,不迴避死亡,就開始思考生,思考死,思考活著的意義,思考自己要如何活著,哪怕生活再艱苦,他們也追求一種不會被艱苦打碎的東西。這種特點,在民勤特別明顯。我在《西夏咒》中說過一本關於鎮番的民間志書,鎮番是古時的民勤。這本鎮番志書記載了鎮番從明洪武三年到民國二十五年間的社會生活,還有鎮番五百多年間的歷史變遷。它是由鎮番的歷代文人相繼編寫的,五百多年間,它一直沒有中斷。但它不是藝術,而是一種紀實文學,保留了一個正史中沒有的鎮番,包括當地的風俗民情、時代變遷、環境變化、民生百態、奇聞軼事等等,它很有價值。2000年,有一家香港圖書公司出版了此書,有學者稱,它是中國唯一一部編年體方誌。只是,此書的發行量甚少,現在,市面上已經找不到了。我很隨喜這本書的編纂者在文化上的擔當和夢想,也很隨喜他們的格局和創意。他們用踏踏實實的勞動定格了歷史,也讓自己的活著有了意義。這才是實實在在的生命價值。當人的精神層次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時,就會有一種使命感,他就可能超越了小我,也超越物慾。


藝享甜開


民勤縣是沙漠邊上的一個貧窮縣,外地人去那裡的人很少,留下來的就更少了,所以民勤當地大多都是民勤本地人,沒有多少“天下人”。但民勤人外出上學、打工的人很多,也很勤勞,當年去大慶打井的隊伍裡,也有很多民勤人,在最艱苦的歲月裡,他們邊開荒邊打井,省吃儉用接納逃荒的老鄉,擴大耕種地域接濟了許多周圍的鑽井隊。

民勤人現在依然在中國西北治沙最艱難的第一線,每一個關心中國生態的人,都應該去那裡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