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特”號核航母,共有幾層夾板,機庫、油料和彈藥庫怎麼安置的?

東義義


美國最新航母“福特”號,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核動力航母。儘管“福特”號航母是全新設計的新一代航母,但依然保留了很多“尼米茲”級航母的設計,同時又進行了大膽改進,擁有很多創新之處。除了電磁彈射和先進動力裝置外,“福特”號航母的艦體、飛行甲板和內部結構也進行了優化,下面就為大家簡要分析一下“福特”號航母的結構設計。

“福特”號航母的艦體

“福特”號航母在設計時考慮了隱身性,它的艦體線條更加突出,艦橋低矮,上部呈三角截面形,艦體所有的稜角或者突出處均進行了優化設計,還在很多關鍵部位使用了雷達吸收波材料。 “福特”號航母在煙囪和排氣口等處,安裝了噴水降溫裝置,減弱了紅外信號。這些措施,均增強了其隱身能力。“福特”號航母的艦島長度只有18米,比“尼米茲”級大幅減少,而且向艦尾移動了20~30米。該航母有25層高,5層甲板以上的艦島後部採用了三角形輪廓,有利於形成層流,減少對艦載機起降的干擾,能夠使艦載機每天的飛行任務增加25%,最多可出動270架次。

“福特”號航母的飛行甲板

“福特”號航母重新優化了甲板設計,除了艦島和升降機外,飛行甲板也得到了進一步改進。“福特”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上安裝了4部電磁彈射器,2部位於艦首,2部位於艦體中部附近的左舷。該航母仍使用斜角甲板,從艦尾一直到左舷。“福特”號的飛行甲板長333米,寬78米,可同時彈射2架艦載機,並能回收1架。“福特”號航母至少可搭載75架艦載機,包括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C-2“灰狗”運輸機、E-2“鷹眼”預警機、SH-60“海鷹”直升機,以及X-47B無人機等,未來將換裝F-35C戰鬥機。艦島後移騰出了更多的空間,可用於飛機加油和裝彈,減少了艦載機重新起飛前的移動次數,艦員數量也隨之減少。

“福特”號航母的內部結構

“福特”號航母對武器移動路線進行了重新規劃,消除了內部的水平移動,要求武器升降機從存儲區直通專用的武器調度區。武器從存儲區通過電動運彈車移動到不同層面武器庫的升降機上,因此不會妨礙飛行甲板上的作業。這樣的改變不僅減少了人力投入,還提高了武器運載效率。“福特”號航母設置了3個內部機庫間,比“尼米茲”級減少了一個。“福特”號航母的船員居住環境也得到了改善,人均使用面積有所增加,士官住艙是6人間,還配備了淋浴間。“福特”號還改進了餐廳和儲藏室的佈局,增加了食品輸送帶和升降機,減少了人力搬運。“福特”號的內部艙室基本都安裝了空調,擁有舒適的環境。“福特”號航母還擁有一個艦上醫院,包括獨立的實驗室、藥房和手術室,還有一個3張床的重症監護室、一個2張床的急診室和41張床的病房,配備了11名醫務人員和30名醫務兵。

“福特”號航母的升降機

“福特”號航母安裝了3部甲板升降機,其中2部位於右舷,在艦島和起飛區之間的地方,由於艦島後移的原因,兩者之間的距離變得更大,操作起來更加方便,還有一部位於左舷連接內部機庫。“尼米茲”級在艦島後方還設置了一部升降機,但是並不經常使用,所以“福特”號航母取消了。美國海軍認為,3部升降機更符合“福特”號航母的艦體結構,使用效果比4部升降機更好,效率也提高了。“福特”號航母的升降機使用永磁電機驅動,還應用了變頻控制技術,重量變得更輕,總體設計進行了優化,飛機調運路線和程序進行了改進,提高了艦載機的出動能力。

可以看出,“福特”號航母除了對重大裝備和系統進行更新換代外,還對艦體結構和內部空間進行了最科學的優化設計,進一步提升了航母的運作效率,還為艦員創造了比較舒適的居住和生活環境,這些也是值得借鑑和學習的。


老豆說軍武


2008年9月10日,美國海軍與諾格集團簽署價值51.6億美元的後續合約,全面展開CVN-78“福特”號的建造工作。在2009年11月13日,新港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安放了首艦“福特”號的龍骨。依照原訂計劃,“福特”號應於2015年9月交艦,接替服勤超過半個世紀的企業號(USS Enterprise CVN-65)。總計首艦“福特”號的研發與建造總經費共將耗資137億美元,其中研發經費為32億美元,建造費用(含所有先期的規劃、準備)則高達105億美元 ,其中有1/3的經費早在2001年就已編列作為前期武獲款項;總計前三艘CVN-21預計耗資360億美元,其中317億5000萬美元為建造經費,43億3000萬是研發經費,成為美國海軍有史以來造價最昂貴的艦艇 。

福特號動工儀式

福特級的二號艦(CVN-79)原訂於2012年開始建造,不過在2008年9月爆發的全球金融海嘯之後,2009年初新上任的奧巴馬政府決議將CVN-79的建造工作延至2013年才展開,同時縮減在2010年度的先期投資。在2009年1月15日,美國國防部與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簽署CVN-21二號艦(CVN-79) 的先期籌備工作,包括設計、規劃、採買等,總值3.74億美元;在同年5月初,美國海軍與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簽署先期備料的修正合約,總值7726萬美元,這項先期合約於2010年10月執行完成 ,並緊接著在11月11日簽署一個後續的設計與工程發展價值1.892億美元合約。CVN-79在2011年2月26日於新港紐斯廠切割第一塊鋼板。2015年8月22日,約翰·F·肯尼迪號核動力航空母艦(CVN-79)鋪設第一根龍骨。該艦預計於2018年下水,並在2020年服役[6] ,接替CVN-68尼米茲號(Nimitz)核動力航空母艦。命名方面,美國眾議員Harry Mitchell在2007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66週年紀念日時提議將CVN-79命名為亞利桑納號;在2009年,眾議員John Shadegg提議將已故的亞利桑納州參議員Barry Goldwater用來命名CVN-79或CVN-80;此外,網絡也有人發起請願,希望CVN-79能延續企業號(Enetrprise)這個名字。在2011年5月29日,美國國防部正式宣佈,CVN-79命名為小約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7] 接替2007年從美國海軍除役(2009年除籍)的同名航空母艦 CV-67。在2012年12月1日CVN-65企業號航空母艦停役當天,美國海軍正式宣佈,將第三艘福特級航空母艦CVN-80命名為企業號(Enterprise)。[8]

肯尼迪號命名儀式

2019年2月2日,美媒披露稱,美國海軍與亨廷頓·英格爾斯工業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簽訂了建造兩艘航母的合同,這將是美國海軍的第三艘和第四艘福特級航母。美國海軍的聲明說,新建造的兩艘航母在設計上有更新,可供F-35C閃電II戰鬥機起降,安裝MK 38艦炮系統,並可配備艦載MQ-25“魟魚式”(Stingray)無人駕駛空中加油機,加強了攻擊能力。聲明還說,這些設計更新相當於又節省了大約1億美元。[9]

肯尼迪號第一塊鋼板切割下線儀式

建造經歷

2005年8月11日,福特級航母首艦CVN-78切割了第一塊重達15噸的鋼板;

共2張

福特號第一塊鋼板切割下線

2007年1月16日,美國官方將CVN-78正式命名為“傑拉爾德·R·福特”號;

2009年11月14日,“福特”號鋪設龍骨;

2011年2月26日,福特級航母的第二艘-CVN-79切割第一塊鋼板;

2011年5月29日,美國官方將CVN-79正式命名為“小約翰·肯尼迪”號;

2011年8月18日,“福特”號結構完工50%;

2012年4月16日,“福特”號結構完工75%;

2012年5月24日,“福特”號最後一塊艦首分段安裝完畢;

2013年,“肯尼迪”號正式開始安放龍骨;

2013年1月26日,“福特”號安裝艦島;

2013年4月15日,“福特”號艦首上部安裝完畢;

2013年5月8日,“福特”號結構完工100%;

2013年8月15日,“福特”號最後一臺飛機升降機完成安裝;

2013年10月3日,“福特”號安裝30噸的螺旋槳;

2013年10月11日,“福特”號幹船塢注水;

2013年11月9日,“福特”號正式下水。

2017年7月22日,“福特”號正式加入美國海軍服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