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和特斯拉差别在哪里?

奥马哈小鱼


在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们的青睐。不少想要买车的小伙伴就会发现,同为新能源技术领域,比亚迪和特斯拉的售价为何能差距甚远?他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一探究竟。

我们要知道的是,决定一辆车的售价或是市场,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小编分别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逐一讲解一下,相信大家心中就会有数了。

一,市场定位。对汽车有一定了解的小伙伴都清楚,特斯拉产品的售价或是定位是要远远高于比亚迪的。所以,产品定位就可以决定很多东西,例如车厢的用料、产品的工艺、配置的使用等等。

比亚迪在定位上更加亲民,一般的老百姓或是消费者都能触手可及,但特斯拉动辄上百万的售价相信一般人是吃不消的。所以,比亚迪的产品更多的是以成本为出发点,以实用为主。但特斯拉有着更多的资金,就可以额外的去追求一些品质乃至科技方面的配置。

二,技术功底。虽说在电池的使用上,两者并无太大的联系。如比亚迪身为电池起家的厂商,在自家车型上使用的多为磷酸铁锂电池。而特斯拉则直接采用了更加成熟的一些配件厂商的方案,像松下的三元锂电池。在性能的层面,两者都有其自己的优缺点,但总体而言差距并不算太大。

差距大的地方,在于特斯拉的能源管理系统。特斯拉的纯电车型,可以动辄做到续航里程达500公里以上,配合上自家的超级充电桩,使用方面的便利性或是实用性都要比比亚迪好。

三,配套服务。众所周知,特斯拉的产品一直都支持在线OTA升级的服务,一些重要配置的升级都可以通过OTA进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在这方面,比亚迪相对而言表现的比较差。

另外,在充电桩的配置上,特斯拉做的也算是完美。如今,各大城市都遍布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且仅提供给特斯拉车主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特斯拉车主享受到的比比亚迪车主的要多,也就能在市场上让消费者付出更大的代价。

总结:其实小编并不是在说特斯拉有多么的好或是比亚迪有多么的差,从根源上两者就已经对用户群体做了区分。务实派的消费者肯定会更加欣赏比亚迪的做法,并且如今542战略布局也是相当具有影响力的。而想要享受更高的品质更好的服务的消费者,也会因此被特斯拉所吸引。总的来说,两个品牌不一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小编只是做了一个大概的说明,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了解更多。


汽车观察家


说起电动车,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特斯拉,这个以科技与性能著称的电动车品牌无疑是行业的领导者,而谈到国内的电动汽车先驱者,那必然是比亚迪,这是一家在电池行业深耕多年的公司,而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政策的补贴和电动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两家企业时常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今天就简单聊聊二者的区别。

比亚迪以电池起家,如今电池技术处于国内一流水平,而电动车从最初的F3e,发展到今天的王朝系列民用车及各种系列的电动商用车和公交大巴等,涉及电动车行业也有十年之久。

特斯拉的出现,则是颠覆了人们对于电动车的印象,通过推出具有高性能和科技感的产品,迅速成为电动车行业的新标杆。

产品定位PK:比亚迪更亲民,特斯拉玩高端

从产品定位来看,两者差异较大,比亚迪偏向于普通家用轿车的领域,走的是实用主义,较低的用车成本和较高的续航,不错的加速表现和舒适性是比亚迪电动车的一贯特点。

而特斯拉走的则是完全不同的高定位,十足的科技感,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加持和跑车化的设计语言,使得特斯拉成为科技圈津津乐道的宠儿。

技术实力PK:各有所长

从技术上来说,比亚迪其实并不逊色于特斯拉,电池可以说是比亚迪的老本行,比亚迪的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使用的是其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优势在于安全性高,但能量密度较低,电池衰减较快。特斯拉则是使用从松下采购的三元锂电池,虽然有着成本高,安全性较差的劣势,但是能量密度高,符合特斯拉的需求。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比亚迪也开始涉足三元锂电池领域。

而相当于电动车发动机的电机方面,特斯拉采用的是台湾富田的三相异步电机,优势是成本较低,散热性能好,缺点在于体积较大,功耗高。比亚迪则是采用旗下公司生产的传统的永磁电机,缺点在于成本较高且需要大量稀土,但是功率和效率都比较高。

最后就是电动车的核心部分——电控技术,这一部分可以说就是特斯拉的核心技术所在,虽然用着松下的电池和台湾富田的电机,但是电控系统却是特斯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依靠这套电控技术,使得特斯拉的电动车有着出色的续航能力和性能表现,同时兼顾电池衰减少,充电速度快的优势。目前比亚迪在这一方面与特斯拉差距较大。

发展战略PK:比亚迪脚踏实地,特斯拉手段更多

从战略发展角度来看,比亚迪一直都是脚踏实地,从产品线上也可以看出,从民用到商用都有涉足,比亚迪走的是实干路线。

而特斯拉则是由高端入手,从造Roadster电动跑车开始,到Model系列,特斯拉通过营销包装,上市融资等手段增加品牌效应,玩的是资本游戏,背后又是马斯克这个靠山,可以烧钱博眼球。

比亚迪则不行,对于比亚迪来说,做实体工业必须盈利赚钱,走人民路线才是正轨。

小结:其实并不能说哪个战略是正确或者错误的,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电动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特斯拉和比亚迪终究会成为电动车行业的巨头之一,但是谁是电动车之王?也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便可窥见,只是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是他们如何改变这个世界,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为我们带来更加高效环保舒适的出行体验!


二师兄玩车


首先你得分清楚两家公司的性质,比亚迪说到底是传统汽车公司,新能源汽车只是它的一个分支,但是!特斯拉有的技术,比亚迪不一定没有,比亚迪有的技术,特斯拉不一定有。比亚迪这样的汽车主机厂他们在新能源的技术上是有储备的,可能车标屌丝,外形LOW到爆,但是该有的比亚迪都有。再说特斯拉,主要是一个做概念的公司,起步就是豪华高端新能源,但是!不能说特斯拉就比比亚迪强,因为电池和充电技术目前看来全人类的起点都差不多,只要不是产生创新,其实两者的产品脱下外衣,内在都差不多,不过只是过日子和玩耍的区别。也别跪久了就膝盖生根,一味觉得特斯拉就比比亚迪的新能源高级,关了灯都一样。


清风雪夜归人


特斯拉一直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神话,重新给我们定义了全新的什么是电动车。而比亚迪则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旗下的产品远销欧美,包括连大众集团的CEO也曾经对比亚迪集团表示赞赏。不过,这两个车企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电池:特斯拉电池容量大续航高,比亚迪的更安全

新能源汽车的三大件电机电池电控。而首先要说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比亚迪的电池是百分之百自主研发,而特斯拉的则是采购松下的电池组。比亚迪的电池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优点是安全,缺点是能量密度低、电池衰减快。而特斯拉采用的是三元锂电池,优点是能量密度高,不过成本安全性却不尽人意。不过,因为三元锂电池的优点远远大于缺点,现在成本下来了,比亚迪也开始进军三元锂电池了。

电机:各有优势

首先要说明一点,特斯拉除了电控之外,其他都是通过技术合作或者收购而来的。尤其是电机,来自于台湾富田的三相异步电机,优点是散热好、成本低,不够缺点则是体积大、功率若。而比亚迪的则是由旗下的合资公司大洋电机生产永磁电机,优点是效率高、功率大,缺点在于需要大量的稀土,成本高。有人会说特斯拉加速比比亚迪快啊。我只可以说,有钱就可以堆出来。

电控:特斯拉的强项远强于其他车企

三大件中唯有电控是特斯拉自主研发,这套技术有着电池衰减少、利用率高、充电快等一系列无可比拟的优势。而比亚迪,甚至乎是其他车企的电控技术,均是远远弱于特斯拉。比亚迪电池不耐用,续航时间短,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电控问题。

无人驾驶:比亚迪一片空白

总所周知,特斯拉有着强悍的无人驾驶技术。不过,无人驾驶技术的技术支付供应商是全球顶尖无人驾驶研发公司—以色列mobileye。但可惜,特斯拉在2016年遭遇被mobileye抛弃,原因是mobileye不爽每逢出车祸,特斯拉就甩锅给自己。

不过,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感觉觉得,其实特斯拉并没有那么的伟大?特斯拉更多的是通过金融手段和商业手段去成就自己,选择合适的伙伴进行资源整合,相反比亚迪,就以目前国内的状况来看,国际化以及国际合作的步伐始终止步不前。尤其是特斯拉拥有强大的硅谷和华尔街在背后作为支持,所以为什么特斯拉会成为一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而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却被日益侵蚀。

当然啦,不考虑钱和品牌的话,比亚迪的王传福也说过,分分钟给你搞一辆特斯拉出来。


自驾计划


不请自来。本人历来回答问题力求简明扼要。

特斯拉和比亚迪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电池。特斯拉用的东芝18650通用锂电池;比亚迪是自己研发的磷酸铁锂动力专用电池;能量密度,东芝锂电池略高于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稳定性和安全性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高于特斯拉的用东芝通用锂电池并联而成的电池组。

2、电控。不展开了,特斯拉的强项就在于电控单元,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优于比亚迪。

3、电机。特斯拉貌似用的电感电机,比亚迪用的永磁电机,理论上永磁电机占优。

4、车体。特斯拉车体材质比比亚迪更舍得花钱,因此价格也更高。车体的设计特斯拉更前卫。

我只知道这些,也许不是很准确,如有错误,请行业专家斧正。谢谢!


周游散记


从logo就看出来,该换了。帮你设计,估计比亚迪内部没人敢说真话,logo真叫丑。


海岛良品


特斯拉相对于比亚迪,前者是一个新型公司后起之秀,后者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汽车公司,特斯拉在汽车领域相对于比亚迪他只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徒而已。

就技术积累而言,比亚迪在汽车领域的多年耕耘,他所积累的技术是特斯拉这种新型公司所不能比拟的,在整体工业设计上比亚迪有着先天的优势。

特斯拉汽车以电动跑车闻名,它所制造的电动跑车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的,一是强大的驱动性能,二是时尚的外观,第三就是运用了当前比较前沿的技术,就这三点足以吸引很多人目光,从而产生购买欲,但,事实上特斯拉的销量并不好,尤其是在中国的销量出现年年下降的趋势。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上主要是实用性,实用性电动轿车和高级电动大巴,它的电动大巴在国外也是属于高级产品行列,被很多国家的“交通局”主动引进,在销量上也是全球第一,虽说目前在电动轿车上面没有太多像特斯拉那样比较前沿的技术,因为是前沿技术,必定会有技术不成熟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这两年特斯拉有哪些新闻相比大家都知道吧,使用较为成熟的技术虽说不会有太多前沿技术亮点,在表面上看着好像是技术落后,但是这种车会更加安全,不管什么车安全才是一辆车最先考虑的问题,不成熟的前沿技术只能待在实验室里。

比亚迪有一项比较强的技术就是电池制造技术,比亚迪是一个以制造电池起家的厂商,他的电池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比亚迪说第二就没有人敢说第一,电池的优势才是电动车最根本的优势,因为他是电动车的能量之源。



Geeker宅技术


比亚迪在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技术方面是有优势的,推出的唐,速度都在4.9秒,但是比亚迪最大问题在于它的设计和品牌宣传,在知名度上并没有形成优势。但是比亚迪有个天然优势就是中国,中国在互联网方面发展的速度很快,互联网是电动车的翅膀相信,能让智能电动车更快地形成产业规模,这是美国做不到的,比如无人机产业,无人机技术最早的阐述和诠释来自于国外,但是最后这个产业落地形成市场规模是在中国,到华强北的市场上,各行各样的无人机,路边摊都有,这在国外是不可想象的




leo9902396



比亚迪和特斯拉目前都是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的引领者。首先说特斯拉,他是由埃隆马斯克创办,特斯拉作为一款锂电池纯电动汽车,一出现可谓含着金钥匙出生,动感的外形设计,强大的汽车动力,豪华的内饰,先进的电池管理技术,定位于豪华跑车类型。

特斯拉使用的电池是松下的三元锂电池组,特点是电量大,续航能力好,但是充电寿命短,极端环境下不稳定。而比亚迪做电池出身,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组,相对很稳定一些,600度的环境下依然可以使用,充电寿命也要长一些。
大家一般都很喜欢把两者做对比,这也看出大家对于国产比亚迪的认可,只能说两者各有千秋,定位不一样,特斯拉作为豪华汽车,旗下的model3还有models价位几十万上百万,媲美超跑的动力,是有钱人的玩物。而比亚迪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引航者,旗下的秦唐宋等纯电和混动车型,在新能源市场卖的火热,价位在一二十万左右,适用于普通家用车。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电动巴士可谓首屈一指,欧洲美国日本街头都有比亚迪大巴的身影,畅销国外,K9为例每台巴士价格达到三四百万,可以看出比亚迪电动技术已得到世界的认可。



梦想不缺席


每个企业的造车理念不同,反映在汽车上就体现出不同的风格。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涵盖了商用和民用两个领域,目标客户群体比较广泛。它的电动大巴在世界各地,包括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占有一席之地;在民用,即乘用车方面主要的市场在国内,无论整车的品质,还是销售量,都处于领先地位。

比亚迪汽车的框架、结构件、电池、驱动电机、发动机,都是自己制造,一条龙的生产、组装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从而有条件在销售价格上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与江淮、北汽、长城、奇瑞等大佬的纯电动和混动汽车相比,有无可匹敌的优势。

但我们需要承认,铁锂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在储存能量密度上是有差距的。由于所采用的化学原料不同,铁锂电池的单元设计不可能像锂离子电池那样可以做到很小,从而可以随心组合,以便于充分地利用空间。这也是为什么比亚迪新能源车型不能像特斯拉那样可以设计成跑车的外形。

特斯拉是新晋的电动汽车贵族,创立伊始,除了钱,什么都没有。随手拿出一张白纸,先画出草图,然后做成模型,然后开始向全球征集配件,台湾富田电机的电动马达、和大工业的减速齿轮组、F-TPK宸鸿的触控面板、日本松下的电池和电池系统,等等。


特斯拉自身要做的是整车框架设计和智能控制系统研发,其它都交给合作伙伴了。这样做的好处是,特斯拉能够利用所有优势资源,并以最高精力促成自身在业界的技术领先优势,而无需背负任何包袱。

特斯拉贵吗?不贵吗?都是有理由的。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理性看待特斯拉和比亚迪存在的价值,买与不买,买谁不买谁,都是正当的,都不必互相伤害。

我们应该看到,不管是纯电动还是混动汽车,都是需要充电的——丰田的卡罗拉和雷凌双擎除外。充电需要用充电桩,而充电桩的大面积铺开是极其困难的,且不说各自为战远不统一的相关接口标准;单就怎么建,建在哪儿,建多少?都是难题。停车位越来越不好找了,还想顺利地充电?

我们也应该了解,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就算去掉国家和地方补贴,仍然要比燃油动力汽车高得多,多掏的钱足以让你加个七八年的汽油了。

我们优先考虑的务必是自己口袋里的钱,当它们飞出去的时候,可以让我们觉得物有所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