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案例教你認清網絡黑產

有人用黃色網站做餌,盜取他人個人信息和虛擬財產;有人為了吃到便宜的本地西瓜而散佈網絡謠言;有人用“順風車”寄送毒品……網絡犯罪花樣繁多

互聯網給社會公眾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滋生了花樣繁多的網絡犯罪。為全面建設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河南警方以嚴厲打擊網絡黑產和深入整治網上秩序為重點,今年2月7日起組織開展“淨網2018”專項行動。行動開展以來,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共偵辦涉網違法犯罪案件3005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188人。7月3日,省公安廳對外發布一批涉網犯罪典型案例,本報摘錄發佈,提醒廣大群眾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

1

黃色網站實為“釣魚”網站,專盜個人信息和虛擬財產

2017年6月,開封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接群眾關於某黃色網站的線索舉報後,立即會同開封市公安局相國寺分局開展調查,在掌握了該黃色網站違法犯罪事實後,開封公安機關成功將該黃色網站的經營者張某和顧某抓獲。經過繼續偵查,辦案民警發現張某和顧某經營的黃色網站實為“釣魚”網站,兩人通過該網站不斷盜取他人個人信息和虛擬財產。警方輾轉山東、湖北、安徽、福建等地,抓獲多名犯罪嫌疑人。2018年1月,該案最後一名犯罪嫌疑人周某投案自首。至此,這一以黃色網站為誘餌,實施傳播淫穢物品,製作、販賣“木馬”盜竊他人個人信息、網絡賬號和虛擬財產的系列網絡犯罪團伙的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網。截至案發,該團伙已通過製作、販賣、出租並使用“釣魚”網站盜取他人個人信息及虛擬財產獲利近20萬元。

2

李逵遇到李鬼,網吧暴露“免刷身份證軟件”

2017年9月18日,群眾向洛陽市宜陽縣公安機關反映,自己在網吧用本人身份證開機上網時,發現本人身份信息正被別人使用,宜陽警方立即展開調查。經查,該網吧老闆賈某購買“免刷身份證軟件”,利用其非法獲取的他人身份證信息給顧客開機上網,不但破壞網吧實名認證系統,其使用人員還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宜陽警方立即依法對賈某採取強制措施。經查,辦案民警迅速鎖定賈某所購買“免刷身份證軟件”上線陳某、肖某,並及時將兩人抓獲。現已查明,陳某自2013年5月以來,在網上轉賣“免刷身份證軟件”400餘次,“免刷身份證軟件”授權碼1000餘次,非法獲利20餘萬元。肖某自2011年11月以來,在網上售賣“免刷身份證軟件”290餘次,“免刷身份證軟件”授權碼近千次,非法獲利51萬餘元。目前,該案已抓獲嫌疑人5人,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3

1個人創辦4個黃色網站,獲利10餘萬元

2018年3月,許昌公安機關成功破獲朱某傳播、販賣淫穢物品牟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摧毀淫穢色情網站4個。朱某於2016年11月份先後創辦4個不同域名的黃色網站,並從其他網站、微博處蒐集下載存儲3000餘部色情視頻,再按照網站分類上傳至百度雲儲存,隨後在網站與百度雲之間設立鏈接設置專門播放器播放,對需要下載觀看的設置會員審批權限,申請會員須向其支付會員費後根據鏈接進入百度雲進行下載觀看。截至案發,朱某利用其設立的黃色網站發展會員2000餘人,通過傳播、販賣淫穢物品牟利10餘萬元。目前,朱某已被許昌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4

詐騙案牽出“呼死你”軟件,4人因涉嫌尋釁滋事被抓

2018年3月下旬,安陽市公安機關在辦理一起電信詐騙案件時,發現犯罪嫌疑人在實施詐騙過程中對被害人及其關係人頻繁使用“呼死你”軟件進行互聯網電話騷擾。警方遂進行深挖細查,以範某為首的電話騷擾違法犯罪團伙逐漸浮出水面。範某等人為謀取不法利益,成立“德興科技工作室”,通過不法渠道購買200餘部智能手機、80餘張手機卡等作案工具,將手機綁定在互聯網雲呼平臺上,然後通過自動搶單撥打平臺下發的任務號碼賺取積分,再將積分出售後進行牟利。6月1日,安陽市公安機關將涉嫌尋釁滋事的範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5

販毒團伙出新招,用“順風車”發貨,用微信、支付寶付款

2016年5月份以來,李某、杜某、孔某等人多次通過網絡勾連確定交易時間、地點,用“順風車”發貨,以微信、支付寶等網絡支付形式進行付款,大肆買賣冰毒。2017年1月,寧陵縣公安機關成立專案組,對該案立案偵查。專案組秉著追源頭、斷鏈條的原則,對杜某的上線進行深挖,查清了梁某觀、梁某平等人幫助杜某在廣西藤縣購買毒品的犯罪事實。截至目前,該案已抓獲李某等犯罪嫌疑人7人,繳獲冰毒1100餘克,成功打掉了一個地跨廣西、河南的網絡販毒團伙。

6

為了讓本地西瓜便宜賣,他在網上散佈謠言嚇唬人

2018年4月3日,夏邑縣的郭某某通過微信群發佈消息稱:“河南省商丘市市政府醫院,昨天凌晨2點23分,13名男女生感染H7N9病毒死亡,最大的32歲,最小的5歲,參與搶救的醫生已被隔離,中央臺電視新聞已播出,暫時別吃西瓜,特別是河南夏邑碭山8424西瓜,商丘碭山已有13167人感染。”之後,該信息被大量轉發,引發了網民極大關注,造成了不良社會後果。4月8日,夏邑縣公安局民警將郭某某依法傳喚到公安機關。經詢問,郭某某稱自己是在其他微信群看到關於外地H7N9的信息,為了讓本地的西瓜能便宜點,將地點改成河南省商丘市後通過微信群進行散佈。郭某某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已被夏邑縣公安局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行政處罰。

7

買漲買跌、投資理財都是假的,2000餘人被騙1700萬餘元

2018年2月25日,信陽公安機關接到一起涉嫌詐騙犯罪的重大案件,受害人損失52.86萬元,遂迅速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此案中,受害人與嫌疑人僅通過微信聯繫,使用掃碼支付等網上支付手段進行資金轉賬,屬於典型的非接觸類犯罪。經偵查,專案組民警迅速查明瞭黃某等人成立公司以“投資理財”名義進行詐騙的犯罪事實,該犯罪團伙以廣州某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為平臺,通過虛假的理財網站誘導受害人進入該網站,以對商品買漲買跌的形式進行“投資理財”,該理財網站純屬虛假網站,受害人的收益和虧損完全受該犯罪團伙任意操縱。截至案發,已有2000餘名被害人受騙,被騙金額1700萬餘元。4月10日,專案組民警在廣州成功搗毀了該團伙兩個詐騙窩點,抓獲涉嫌詐騙犯罪嫌疑人55人,扣押涉案電腦手機500餘部。

8

冒用3000餘人信息註冊美團新用戶,非法獲利28萬餘元

2017年9月,賀某毅、賀某偉等人利用貓池和打碼平臺等非法手段,冒用3000餘人的身份信息,批量註冊美團新用戶,獲取美團景區抵用券,在使用抵用券購買相關景區門票後,通過景區工作人員出售變現,牟利28萬餘元。2017年11月30日,焦作公安機關成功打掉了該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13人。2018年6月12日,該案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至修武縣檢察院起訴。此案為全國首例。

7大提醒

通過這些典型案例,省公安廳提醒廣大網民,要保管好自己的個人信息,通過正規渠道投資理財,不下載安裝來源不明的App,不輕信陌生網友,不信謠不傳謠,遠離網絡“黃賭毒”,發現違法犯罪信息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相關企業網站要完善網絡安全防範,不給違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機,發現自身權益被侵害時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

一、黑客攻擊

相關企業要注重網站系統安全等級提升,完善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安全技術防護措施、加大短期內大額交易審核力度,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報警。網民不要輕易點擊他人在論壇、電子郵箱、聊天軟件、手機短信中留下的鏈接,不輕易使用來歷不明的Wi-Fi網絡,及時給電腦和手機系統加裝補丁,安裝安全的軟件並保持更新。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輕易將涉密信息透露給他人,要加強自身信息的安全保管,防止個人信息從自己手中“流出”。網上求職簡歷不要寫得太詳細,慎重向他人提供身份證複印材料等。不要給手機下載安裝來歷不明的軟件。

三、網上傳播淫穢色情信息

通過通信軟件向他人發送淫穢圖片、視頻等電子信息,與在網站、論壇等網絡平臺上發佈淫穢電子信息一樣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可構成犯罪,對於淫穢色情的電子信息要做到不點擊、不下載、不傳播,發現相關線索要及時舉報揭發淫穢色情信息發佈者,讓不法人員沒有可乘之機。

四、網絡詐騙

廣大網民務必要謹慎對待網絡上涉及個人隱私、財產的交易信息。未經仔細核實,不要點擊網址鏈接,不要下載軟件和客戶端,更不要隨意在網上填寫個人信息。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保存聊天記錄、發佈詐騙信息的網頁等證據,並立即向警方報案。

五、網絡賭博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參與賭博或為賭博提供條件,公安機關將對賭博違法犯罪行為採取“零容忍”,堅持從重從嚴從快打擊,始終保持嚴打賭博行為的高壓態勢。同時,參與博彩要通過官方渠道,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不要訪問類似賭球、博彩等地下網站,也不要隨意掃描相關的二維碼等信息,謹防上當受騙。

六、網絡販毒

在日常生活中要遠離涉毒人員,不同他們結交朋友,更不要在朋友的勸說下沾染毒品,要時刻保持警惕心理,在公共場所不要吃陌生人提供的食品等,以防染上毒品。要積極與毒品犯罪做鬥爭,如發現涉毒人員或疑似吸毒現象,要及時撥打110或者到公安機關報案。

七、網絡謠言

網絡並非法外之地,發表言論一定要慎重,未經核實及一些不切實際的信息一定要冷靜對待,不要盲目轉載。對惡意編造傳播不實消息的造謠行為,警方將依法嚴厲查處,同時籲請廣大網民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維護和諧清朗的網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