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显仙道之妙诀——天仙篇

注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显仙道之妙诀——天仙篇

注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显仙道之妙诀——天仙篇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是道门必修的一部道学经典,此经在道门重要性同比《心经》在佛门的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此经言简意赅,经文很直白的指出得道须得真静,还告诉了什么样的状态才是真静,最后说明了不能真静的缘由。可谓是修行仙道的无上真经,家有此经应恭敬奉持,要知此经是天人所习,能悟之者可成仙道。此经在太上玄门功课经中排列首位,可见其此经的重要性。

此篇文章主要是解读《清静经》命功部分,如何修性?经文说得还是浅显易懂的,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请留言提问吧。有些道兄可能不能完全背诵此经。那么,在解读之前就把全经再写出来。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原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静者动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所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所得,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希望得闻此经的奉道之士,诚心持诵此经,持诵不退,成就不可思议。
注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显仙道之妙诀——天仙篇

《清静经》注解

道,天地之始,至公无私;无形无象亦无名相。名道非道,假名为道。道寂静而有动,动静既生即判有形,清而在上,为天,名为阳。重浊而在下,为地,名为阴。一动一静上下往来,两气相合而生和气,和气即生而生万物。

谓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人之身亦是如此,男为阳,女为阴,父母交合以精血造化成形。

①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②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道德经》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此句为人修真点破了玄机。

:先天真一之气,为天地之根,道也。

:道寂静而有动,动而有形,有形则名,可为天地,可为阴阳,而造化万物。这句为自然造化的规律,顺应天道自然,生生不息。人若触动,便生妄心,升妄心便生贪求,执著于万物,流浪生死,不出轮回,如此生生不息,永无到头一日。

人若修真须识天地之根,道常无欲,所以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诸位道兄听我说来:真常须应物,应物不要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先天之一真气如何得知?
注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显仙道之妙诀——天仙篇

先天真一之气为父母交合,以精血造化成形,生脾,生肝,生肺等等如道生万物。人身是阴以精血造化而成,而其元阳在双肾之内,在肾水之中,肾水有火,升之为气。气与心相交,元阳升举而生真水,真水造化而生真气,真气造化而生阳神。气乃神之母,神为气之子;谓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注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显仙道之妙诀——天仙篇

怎么成就天仙呢?

《清静经》曰: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虽然修成阳神,还应该效仿大道,惠及众生,传道人间,功成而弗居。如此,道上有功,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位列仙官,是为天仙。

注解《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显仙道之妙诀——天仙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