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真正的原因居然跟他父亲有关!

夏禹,名禹,姓姒。史称大禹、帝禹,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真正的原因居然跟他父亲有关!

夏禹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 ,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国号夏。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后人称他为大禹。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真正的原因居然跟他父亲有关!

大禹治水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流传芳古,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其实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有原因的。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真正的原因居然跟他父亲有关!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传说禹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真正的原因居然跟他父亲有关!

鲧伯取土(大禹父亲)

大禹治水时间有这么紧急吗?都到了家门口,都不进去?其实这个要从他的父亲鲧说起。他的的父亲鲧(也就是鲧伯取土故事中的主人公),被尧指派去治水,干了九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舜上台之后,二话不说就命令祝融把鲧杀了。这个时候大禹从父亲手上接过治水的重担,肯定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怕一不小心也被舜给“咔嚓”了。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方面是因为大禹怕治水失败,走父亲的老路,不敢耽搁时间,另一方面是做给舜看的,让舜知道自己有多努力,这样万一治水失败,舜说不定会饶自己一命。这样来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就非常有合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