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故事主人公张海鹏

古语云:滴水石穿。

一件事情在世界上通常以两种方式存在:一种简单,一种复杂。

张海鹏研习篆刻后,发现这两种事情可以互通: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

不论简单与复杂,都隐秘在张海鹏的篆刻中——磨平印面、设计印稿、印稿上石、用刀、翎印。

这样的心得与隐秘是他在急于求成后的沉淀中获取的。

张海鹏完成的第一方印就犯了常识性错误。

他没按操作规程进行,免去了临稿和上石两个步骤,直接将篆字写在了石料上,完成作品后印出来才发现印文上的字是反的。他认为自己闹出了笑话,所以在以后的篆刻中,不再投机取巧,而是按老规矩来。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篆刻作品“浪哄沙颠 鱼引船忙、愁随雨住 意与风翩”

张海鹏为自己的篆刻历程做了总结,共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书法和篆刻。

第二阶段:初学摸索。

第三阶段:步入正轨。

步入正轨后,张海鹏潜下心来,拿着父亲送给他的刻刀、石料、宣纸、印泥、印床、棕刷等工具,在父亲的指导和帮助下,系统地学习书法和篆刻。

通过学习书法和篆刻艺术,使张海鹏有了这样的感悟:不论学习什么,都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篆刻作品创作中

篆刻的风格追求——古朴俊秀、简洁明了

篆刻艺术迄今为止已有三千七百多年历史,是书法与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

篆刻艺术将这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融汇到一支笔、一块墨、一张纸、一方砚、一把刻刀、一本书......它们将其背后的隐喻体现到一方印章上。

1985年之前,张海鹏还未理解这背后的隐喻为何物。

1985年,张海鹏父亲从中央党校放假回家时,带回了几方绿色石质印章,印文刻有“热爱书吧 它是知识的源泉——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字样。另外一方印文是“张福有藏书印”。

从这时起,张海鹏对书法和篆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研习篆刻艺术时,除了受到父亲的影响外,还受到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家前辈李枝葱的帮助和指导,“1991年至1994年,李枝葱前辈多次为我寄来关于书法篆刻方面的书籍,我珍藏至今”,张海鹏通过前辈李枝葱加入了甘肃兰州聚文社书画研究会,这对他的书法篆刻起到很大帮助。如今,他还加入了吉林省书法家协会。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1986年春,父亲张福有与前辈李枝葱(左)

在北京大观园秋爽斋前合影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前辈李枝葱寄赠的书籍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张海鹏向老师专家请教

一枚四字印章从设计到完成大约需花费2个小时。但这并不绝对,尤其在构思设计这一环节,有的作品需要花更多的时间。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篆刻作品“庚辰肖形”

被《诗词书画摄影作品精选》一书收录

自研习以来,最让张海鹏满意的当属下面这三件作品:

第一件:“长白山人”被父亲编著的《历代诗人咏集安》一书收录,该书由香港亚洲出版社出版。

第二件:“长白山池南撷韵”在2008年被父亲编著的《长白山池南撷韵》一书收录,该书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三件:在2015年7月篆刻作品“长白山手斧”被父亲编著的《寻访额赫纳殷》一书收录,该书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这三件作品均受到父亲的指导并对设计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要说篆刻中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我的篆刻作品能为父亲的著作增色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长白山人”被父亲编著的《历代诗人咏集安》一书收录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篆刻作品“长白山池南撷韵”

被父亲编著的《长白山池南撷韵》一书收录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篆刻作品“长白山手斧”

被《寻访额赫纳殷》一书收录

选择印章,一般选择无砂钉、砂眼、裂痕、硬度适中的优质材料即可。张海鹏以切刀法为主,冲刀法为辅,这两种刀法根据作品的风格特征结合进行。

这两种刀法结合背后的隐喻,就是张海鹏想要追求的风格:古朴俊秀、简洁明了。

“我认为一件好的篆刻作品,要能够清晰明快地表现出反映印章主题内容,要非常清楚地把作品传递的意境通过字体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张海鹏认为,学习书法和篆刻在习作书画上有极高的实用意义和欣赏价值,还可以培养个人的德智体美,更能继承和发扬我国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篆 刻

张海鹏

纳古藏今方寸精,

石囚卅载镂心情。

龙蛇走笔刀飞处,

自许净坚刊座铭。

2018年5月12日

诗中的“净坚”是他的笔名,很好地表达了他对艺术和人生的追求。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篆刻作品“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

少小离家老大回

少小离——老大回,张海鹏跨越了31年。

1972年12月9日张海鹏出生在吉林省集安市。在他15岁那年,因父亲工作调动,随父母从集安搬至长春生活,但他童年的回忆却保留在集安。

张海鹏一家那时住在大操场南侧与“一小”西边一条胡同里。每到暑假,张海鹏便和几个小伙伴相约一同去将军坟。

“那时的将军坟还不收门票,四周长满了杂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野花,更远处的草能有1米多高。随处跑进去都可以在那儿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围着将军坟爬上爬下。”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1986年秋,张海鹏在集安实验小学院内

对那时的张海鹏来说,最神秘的地方要属墓室了。墓室大门紧锁,张海鹏极力趴在门缝边向里张望,可里面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清。

孩子们玩累了,就坐在“世界文化遗产”上面歇息一会儿,张海鹏笑谈:现在的将军坟可不允许我们这样胡来的。

最近几年,张海鹏6次回到家乡集安,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真正体验到了唐人贺知章诗句里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对张海鹏来说,是一种无奈。

张海鹏对家乡集安的亲朋好友、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沟一坎,都饱含着无限的深情和时常的牵挂。

回家,走在似曾相识的马路上,目不暇接地看着家乡发生的巨变。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1990年冬,参军离家的前夜

拍摄于长春“三角广场”家中

1990年12月,张海鹏在陆军第四十七师某部队参军,炮兵战士、班长。三年的军旅生涯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在新兵连的两个多月是最难熬的,“每天训练十分辛苦,我练得非常认真刻苦”,张海鹏经常一顿就能吃十个大馒头,虽然伙食不错,但还是不能像张海鹏希望的那样——顿顿有肉吃,他记得连长曾说过:鱼生火,肉生痰,豆芽豆腐保平安。现在的张海鹏想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张海鹏曾参加过部队支援地方建设,在汛期时参加为期1个月的加固松花江江堤劳动,“那时一副线手套两天就磨破了”,还参加过支援地方建设挖掘聚乙稀管道工程,1米宽、1.5米深的沟每人每天要干上4米,“我体力不行,干不完战友就帮我干,每当想到这件事我从心里特别感激这些战友们,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终身难忘的。”

参军后的第三年,张海鹏正式成为党员。他说他直到现在都能记得那句话:为别人放了三年哨,别人为我站了一辈子岗。

在军营中历练出的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都积极地影响着他今后的工作与生活。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在工作中深入基层考察(左)

张海鹏在办公室(右)

在平处立,向宽处行,往远处看

已步入中年的张海鹏每每回忆起儿时的画面,总想拿起笔写点什么。这也是他现在最想干的事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宣传家乡集安。

三足金乌托起着集安,一足是集安的人文历史,一足是集安的物华天宝,一足是集安人。

身为集安游子的张海鹏说,我应有责任有义务有担当,和大家一道赞扬集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了解集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宣传集安由来已久的文明形象。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摄影作品“鸭江放歌”

家乡集安的美食,是数不胜数的:炖蛤蟆、高丽火盆烤肉、冷水江鲤鱼、还有榆树皮冷面、小豆腐、粘火烧、粘豆包等等。除此外,集安还盛产水果。

现在的张海鹏愿意写点儿东西通过“美篇”进行编辑后在“微博”或是微信“朋友圈”发表,十分享受现在的生活。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采风自拍照

他偶尔也会出去摄影,他说,“摄影是近几年的爱好,但每次回到家乡却又匆匆离去,随手拍的照片不能全面反映出集安的大美风光”。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张海鹏的摄影作品

人到中年,对人生的感悟开始逐渐多了起来。

张海鹏认为,当你登高驻足,极目远眺,你会发现一个与当下琐碎的日常截然不同的世界,那里承载着你的诗歌与梦想。有了诗与远方的人不会被当下的苟且湮没,在繁忙之余,保留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

另外,一个人应该做到“在平处立,向宽处行,往远处看”。人在世上,谁没个沟沟坎坎。跨不过去的时候,就往远处看,告诉自己,总会过去的。天下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熬过风雨,总可以见得彩虹。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30年来从事书法篆刻艺术,或工作中取得的荣誉

张海鹏说,我们同为在外的思乡游子,都曾呼吸着家乡洁净的空气;喝着家乡甘冽的泉水;吃着家乡大山馈赠的山珍,我经常在想,我亏欠家乡的地方太多,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多宣传家乡,最后对大家说一句:“我们都常回家看看”!

集安治印者张海鹏:求勺水之净 效拳石之坚

张海鹏先生为梦回集安篆刻一枚印章

在这次采访不久后,张海鹏先生特意为梦回集安篆刻了一枚印章,让二小感动的是,他怕耽误梦回集安使用,所以抓紧时间赶制出来,又驱车送到二小手上。

托着这方印,二小能感受到一个治印者的古道情怀,能够感受到一个志于宣传家乡者的赤子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