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十問│去剛兌是大勢所趨,但不意味著去責任

投資人最關注的問題——資金是否安全,網貸行業從開啟剛兌模式以來,吸引了不少既追求高收益,也追求低風險的投資人。

但是,監管現在要求去剛兌,很多投資人表示不理解,為什麼平臺願意剛兌,監管卻堅持不讓?

本期#觀察十問#來重點聊一聊投資人關注的問題,去剛兌,究竟是好是壞?

行業逐漸趨穩,但是還有投資人對行業不是很瞭解,#觀察十問#第29期,邀請到達人貸創始人兼CEO孫猛,來為投資人講講行業發展的趨勢。

01

觀察君:當前爆雷平臺數量相比之前已經明顯減少,您認為接下來行業會進入什麼樣的狀態?

孫猛:在6-7月的密集爆雷潮後,監管方面已經密集出臺各項政策,重啟合規檢查和備案工作,穩定市場預期。預計接下來平臺跑路的惡性事件將有所減少,但在過往行業發展過程中,一些風控不嚴謹、經營不善的平臺將暴露問題。

事實上,網貸企業自誕生之日起至今,爆雷現象每年都有,從未停止過,只不過今年這一波由於多種因素的疊加,造成爆雷現象比較密集而已。應該說每月幾百家的密集爆雷期已經接近尾聲了,但零星的爆雷洗牌現象還會持續,一直到把欺詐和變相欺詐、自融、非法集資、嚴重錯配、不具備風險控制能力的企業全部出局,只剩下具備持續經營能力且穩健經營的企業為止。

02

觀察君:在監管逐步落實的情況下,行業都暴露了哪些問題?

孫猛:雷潮是行業優勝劣汰過程加速的一個集中體現。回顧這波行業震盪,車貸的“掃黑除惡”、備案延期是問題平臺出現的兩大著火點。

行業內近期爆雷平臺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以假標和資產轉移為主要特徵的欺詐或變相欺詐(包含融資欺詐);第二類是自融、資金池和非法集資問題;第三類是活期等嚴重錯配;第四類是大面積大標逾期、風險失控等平臺自身經營不善問題。

在經濟環境大波動、競爭壓力、監管延遲、用戶謹慎、市場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下,過往積累的風險出現了集中爆發,資金鍊斷裂。近期出現的問題平臺,主要第一、二類的偽P2P平臺為主,這些平臺缺乏真實業務,靠新增資金空轉,在行業增長放緩、資金流出的情況下立刻原形畢露。第三類問題平臺佔比也比較高。第四類風控失控和管理不善原因導致的爆雷平臺佔比反而是少數。

03

觀察君:關於去剛兌這個問題,有投資人表示不理解,為什麼平臺願意剛兌,監管卻說不行。您可以跟投資人講一下關於去剛兌的問題嗎?

孫猛:行業的長期趨勢一定是去剛兌,無論是銀行、信託、證券、基金、私募,還是網貸都一樣。因為只有這樣,市場從宏觀上才不會集中爆發系統性風險。現在的所謂剛兌環境,其實是保護了一批沒有真實資產運營能力的劣質平臺,一開始就用包裝的方法,讓投資人無從識別,一出問題就是大問題。去剛兌會導致小問題不斷,但可以避免大問題。

但去剛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長期的投資者教育,還需要配套機制。比如國家徵信體系的完善、行業監管備案的完全落地、平臺信息披露的完善還有強制分散的出借規則等,讓風險和收益匹配,在去剛兌的情形下,保障用戶的基本權益。

總的來說,去剛兌絕不等於去責任,投資人承擔了風險,還是要有合理回報。我們相信,資產100%真實、資產極致分散、風控體系紮實、經營穩健的平臺完全有可能做到這一點。去剛兌是長期趨勢。在去剛兌的環境下,未來真正合規、風控紮實、穩健、誠信、負責任的網貸企業才能脫穎而出,這是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但大家需要耐心等待!

04

觀察君:當下投資人信心受挫明顯,達人貸在重建投資人信心上都做了哪些工作?

孫猛:針對當下用戶信心缺乏的情況,我們從7月中旬開始在全國多個核心城市陸續舉辦了“網貸投資風險識別公益演講和現場隨機查標活動”,向簽了信息保密承諾書的用戶展示債權標的所有風控流程和資料信息,用透明、真實的資料回答用戶的疑惑。目前已經在深圳、長沙、成都、重慶、廣州、上海、杭州、北京、天津和武漢舉辦過10多場活動,接下來還會在南京、福州、南昌、合肥等省會城市開展。除了線下的見面會,每天我也儘量抽時間與投資人進行線上溝通交流行業和平臺的最新情況。

恐慌來源於未知和不確定性,只要坦誠、公開,加上我們資產端風控紮實、合規程度領先、運營健康良性,用戶的擔心自然就解除了。

05

觀察君:投資人在選平臺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參考維度,有投資人希望從平臺運營情況來了解平臺的實力,您可以給投資人一些建議嗎?

孫猛:投資人應該從7個維度全面判斷平臺的運營情況。平臺也應該從這7個方面反省和改進自身運營。

(1)資產質量方面,對於小微金融來說,最核心的因素即基礎資產質量。除了平臺自身的披露外,投資人也可以從平臺的資產類型、日常披露的風控思路和風控團隊的背景等方面側面瞭解。

(2)在道德維度方面。背景上,看經營者團隊的歷史沉澱和財富經營的過程是否值得檢驗。國資系要看國資級別,其次是國資股份佔比;上市系要注意其歷史信用和違約記錄,避免上市公司收購平臺為自身輸血的情況。但無論什麼背景,只是7個因素中的一個因素,並不意味著就不會經營失敗。10年前紅杉和IDG都投資過民營擔保公司,但現在這些擔保公司幾乎都銷聲匿跡了。

(3)流動性風險方面。大標根本無法解決流動性問題,因為底層資產容易出現逾期或者展期情況,而墊付的資金壓力很大。其次是活期和靠羊毛渠道推廣的平臺,用戶忠誠度低,資金大進大出,容易發生擠兌情況。

(4)在經營管理水平,主要考察和調研平臺管理團隊的專業性和資產的合規性,看團隊是否有專業的金融經驗,是否有和資產類型匹配的管理和風控能力。

(5)穩健經營方面,主要考察平臺的歷史發展情況。資產質量的表現期是有很強的滯後性,資產未經驗證就快速擴張容易在風控上犯錯,形成大量壞賬。

(6)資本充足率方面。目前的監管框架把網貸作為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但當前打破剛兌的環境仍未形成,資本充足率因素目前還不能忽略。網貸資產是小額分散的,對於具備很強體系化運營能力的平臺來說,我認為完全可以做得資產質量穩定、長期持續經營。

(7)盈利水平方面:盈利能力也是公司很重要的一道防線,也是持續經營能力的基礎。當平臺在資產驗證期和規模很小的時候,虧損是很正常的,也是符合成長規律的。但當企業到了一定規模仍然虧損卻是難以持續的。

網貸企業的資金成本、資金資產兩端獲客成本、資產成本、合規成本和運營成本均較高的情況下,持續盈利能力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挑戰的事情。達人貸在去年在規模不大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不錯的盈利水平,這是在資產質量優秀、運營成本控制得非常好的情況下取得的。

06

觀察君:您認為運營P2P平臺,需要具備怎樣的風險意識?

孫猛:網貸活動的本質是金融活動,是金融都會面臨各類金融風險。最核心的風險就是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和操作性風險。

對於網貸平臺來說,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是管理難度最大的兩類風險。其中最容易造成流動性風險的產品是大標、活期產品。主營業務是大額標的的平臺,投資人的分散資金高度集中於某一標的,一旦發生逾期,後續資產處置時間過長,風險爆發。活期產品的流動性風險在於嚴重的期限錯配,這本質上是一種資金池業務,需要極高的風險應對能力。

其次,是信用風險管理。(1)大額信用風險。大額的對象是小型地產公司、新三板、上市公司及中型及以上企業。地產公司大家知道是強週期的,槓桿很高、波動很大;上市公司好的企業銀行已經挑走了,目前A股上市公司有100多家股權質押率超高的公司,還有1萬多家銀行不敢做的新三板掛牌公司,目前在反腐、去槓桿、中美貿易戰的環境下,特別容易出現黑天鵝事件,今年的上市公司已經出現大量債券違約事件。(2)小額信用風險。對象是小微企業,一般是信用借款,小微金融是一個世界難題,需要極強的體系化運營能力,包括風控體系,人才體系,資產複製體系等。

最後,是操作性風險,不具備紮實金融基因的團隊,過於激進的團隊,容易栽跟頭。因此網貸需要非常高的專業性,對團隊的成熟度、專業能力、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和穩健持續經營的能力都具備非常高的要求。

今天的#觀察十問#就先到這裡了,關於剛兌的問題,希望可以讓更多的投資人理解,關於怎麼通過平臺運營情況來判斷平臺實力,希望可以給投資人一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