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正常了还需要服用高血压药物吗?

由于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有不少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了,一般是低于140/90 mmHg以后,自己就认为高血压已完全治愈了, 而果断的自行停药了。毕竟服药是浪费精力又浪费钱的事情,那么这种做法是否可行或者值得其他患者效仿呢?

毫无疑问,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是非常有害于健康的做法。高血压和伤风感冒、牙疼、腹泻不同, 高血压不是能够治愈的疾病, 而是只能通过综合的治疗手段被控制在一定的水平的疾病类型。因此,只要患有高血压就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用降压药,以便可以良好的控制血压。一旦患有高血压就必须坚持“服药是长寿之路”的坚定信念。因为擅自停药后, 血压必会再次升高,就会导致血压波动过大,继而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产生的损害更加严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规律的服药、长期而有效的生活方式的自我管理,血压控制达标后,在心血管内科专科医生的指导与医嘱下小心地逐渐地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但是对于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停药是错误的做法,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同时也不能完全依靠药物降压,对生活方式仍然放任自流,不管不顾。总之,一旦患有高血压,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服药和生活方式的自我管理缺一不可。

血压正常了还需要服用高血压药物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