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暴君吗?

历史小小达人


乾隆十年,皇帝接到川陕总督的加急奏折,说到四川的金川一带发生了藏人抢劫商人,甚至打劫官兵的情况,得用武力解决。但是在此之前乾隆却觉得,如果只是偶尔发生的事情,不一定非要动用军队。可是这一次情况比较危急,委派张广泗去剿灭大金川。

谁知道,金川不大,但是张广泗智慧的部队却多次失败。他将所有责任推脱给将领,并且要求皇帝增加一万大军,给一百门大炮以及一百万的饷银,预计在夏秋之际就能结束。对于他的保障,乾隆皇帝信以为真,满足所有要求。谁知道这一次更离谱,清军缺乏作战经验,损失二十万大军,耗费两千万白银,依然失败。

这样的结果令乾隆皇帝特别生气,将张广泗等人以贻误战机的罪名交给刑部处理。到了年底,皇帝决定将张广泗以耽误国事,情节严重等罪名处死,随后与之相关的大臣都被赐死。这件事情震惊朝廷,一次性处死三位重量级大臣,真的特别罕见。

在乾隆13年前,乾隆皇帝觉得死刑犯能不处死就不处死,可是到了14年秋审时,直接将大批死刑犯处死,并且将贪官污吏都处死。这一年处死的人数,打破了清朝记录。可是,为什么乾隆有了这么大的改变呢?

这一年,乾隆最喜欢的富察皇后病逝,给皇帝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再加上官员在国丧期内剃头,令乾隆大怒,绝对他们极其不尊重皇后。各种打击以及不开心的事情都堆到一起,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接受,所以乾隆变得有些任性。对于不喜欢的人,就按照自己的性子来,彻底放飞自我。

或许乾隆这一次大开杀戒令满朝文武都殚精竭虑,甚至创造了大清的杀人记录。但是当他的情绪平稳之后,也发现在金川之战中清军的不足。军纪废弛,整顿不利,这些都是失败的原因。于是,他在象山建立训练营,加强对军队训练。乾隆经常去巡视,越来越重视军队训练。

总体来说,乾隆是一代仁君,对大臣很宽容大度,对百姓爱戴有加。可是遭遇了一系列精神重创之后,心情自然不好,难免会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好在整体不错,没有一直那么暴虐。


小魔女侃历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fed000431c8cd95fca8\


看鉴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是我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他一生文治武功很多,也因此留下了很多缺憾。

清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父亲是和硕雍亲王爱新觉罗·胤禛。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去世,爱新觉罗·胤禛即位,是为雍正帝。

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书立储密旨,立爱新觉罗·弘历为皇位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赐爱新觉罗·弘历成大婚,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女儿富察氏结为夫妻。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帝册封爱新觉罗·弘历为和硕宝亲王。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和硕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即位,是为乾隆帝。

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帝以庄亲王爱新觉罗·允禄、理亲王爱新觉罗·弘皙等人结党营私为由,革除爱新觉罗·允禄议政大臣、理藩院尚书的职位,爱新觉罗·弘皙削爵圈禁,贝勒爱新觉罗·弘昌等革降、停俸。

乾隆帝针对边疆地区的叛乱,多次兴兵征讨,有些甚至无功而返。

乾隆帝还大兴土木,六下江南,导致贪污腐化盛行,清朝在乾隆后期由盛转衰。

乾隆帝晚年宠信大臣钮钴禄·和珅,导致钮钴禄·和珅专权,贪赃枉法,严重破坏了吏治。

这也导致多地发生民变,乾隆帝派兵严加镇压,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

清朝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英使乔治·马戛尔尼来华,乾隆帝于热河接受乔治·马戛尔尼使团入觐,拒绝了对外交流的可能。

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宣示建储密旨,立皇十五子爱新觉罗·永琰为皇太子,定明年归政,改为嘉庆元年。

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帝举行归政大典,自为太上皇帝,恭宣嘉庆帝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

清朝嘉庆三年(1798年),乾隆帝得知民变领袖王三槐被擒,侈谈“武功十全之外”,又“成此巨功”。

清朝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于养心殿逝世,终年八十九岁。

乾隆帝在位期间,通过多次战争,清朝的版图达到了最大化,也达到了康乾盛世的顶峰。

然而,悦史君认为,乾隆帝在位期间导致的问题也很多,试举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争频仍

乾隆帝晚年自诩“十全老人”,把他对内对外的十场大战称为“十全武功”。

可实际上,这里有不少是凑数的,比如缅甸、安南之役损兵折将,二征金川损失巨大,胜之不武,而且杀戮甚众。

第二,禁毁文化

乾隆帝官修书籍达100余种,完成了顺治朝开始编撰的《明史》,康熙朝开始编写的《大清一统志》,还有《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大清会典》等,大型文献丛书《四库全书》。

虽然这些书籍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但乾隆帝在编纂过程中,却大肆损毁、篡改不利于他统治的内容,可以说也是一场文化浩劫。

第三,大兴文字狱

清朝时期文字狱盛行,顺治、康熙、雍正等帝王都有过,但乾隆帝时达到顶峰。

乾隆帝为加强思想统治,把文字狱当成家常便饭,制造王锡侯《字贯》案、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案、徐述夔《一柱楼诗》案等130多桩,占整个清朝文字狱的80%,其中47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生者凌迟、死者戮尸、男性亲族十五岁以上者连坐立斩。

第四,浪费奢侈

乾隆帝好大喜功,六下江南,对老百姓造成巨大的骚扰,还导致康熙、雍正时期的积蓄挥霍一空。

乾隆帝晚年更是变本加厉,导致吏治败坏,民变四起。

第五,闭关锁国

乾隆帝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一开始是四口通商,到后来只开放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其进出贸易,对出口货物的种类也多有限制,与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而这也严重影响沿海居民生计,民生凋敝。

总的来说,乾隆帝有点像西汉时期的汉武帝,两人都是做了很多事,破坏力也非常巨大,但如果单纯说了暴君,可能也有些绝对,但乾隆帝肯定不是影视剧中那样,又得体又有人情味,他的残暴一面,也是非常明显的了。


历史这样说


“暴君”二字,在百度词汇里的解释是专制无道的君主,残酷地或野蛮地行驶专制权力的统治者。

对于乾隆,应该不算是暴君。

从乾隆皇帝的一生来看,虽说算不上暴君,但也有一些过失,特别是在晚年,好大喜功,过度的活在幻想中的乾隆盛世之中,而忽略了民间实际情况,饿殍遍野,是乾隆晚年的民间真实写照。

第二就是乾隆大兴文字狱,而大兴文字狱的缘由就是他想编纂一部盛世巨作,也就是后来的《四库全书》,只要稍微有一两个子透露出对大清朝不敬时,就会下狱 被关押。

第三,六下江南,明说是体察明清,可暗地里又造成了多少的劳民伤财。

但回过头来再看看,其实这些事情,也只能算是过,毕竟任何一个君主都会有一些过失。

所以,乾隆只能算是晚年家间有过失,但还算不上暴君。

谢谢~


寒舍阅独


乾隆虽然有过失,但是功绩也很大。如果说是暴君,就有点言过其实了。暴君至少要符合以下几点:一是荒淫无道,二是混账到不识轻重,三是残酷屠戮。而这几点,乾隆没有明显的表现。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汉民族来说,乾隆虽然算不得暴君,但也算不得明君。乾隆对汉民族做的最大的孽障是《四库全书》的编撰。下面具体说一说:

首先从满人的历史来说,乾隆无疑是成就最高的皇帝。

他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虽然在位72年,但太阳王5岁登基,22岁以后开慢慢开始实施对国家的统治,实际掌权时间充其量50年。乾隆从雍正驾崩的那一刻直到自己驾崩,专制皇权64年,从未放手。

他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长寿的君王。乾隆活到89岁,临死前在太上皇的位置上仍然操控着继任者嘉庆。

他是中国历史上运气最好的君王,没有之一。25岁毫无悬念地稳稳继位,没有一点内宫纠纷缠斗。之前,勤勉的康熙和铁腕的雍正共统治七十年,为乾隆打下了稳固的统治基础。

他是成绩卓著的君王之一。执政期间,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富庶。他远征新疆,拓土二万余里,以致四方来贺。

他是清代皇帝中汉学最好的。他写诗很多,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虽然可读可诵的作品少之又少,但至少平均每天超过一首的产量,说明了他对汉文字的驾驭能力相当强。他留诗总共41863首,相比于有2200多位作者的《全唐诗》一共才录48000余首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其次从汉民族及其文化来说,乾隆带来的灾难是空前的。

他加深了中国人的奴性。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专制者之一,用六十余年的时间,把皇权推到了中国封建皇权史上的顶峰,为了压制臣民,制度法律无所不用其极,严重消耗了人民及封建官僚阶层思想行为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深了自程朱之学以来中国人性格中的奴性。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制造者。

都说朱元璋制造文字狱残酷,但乾隆更加残忍和疯狂。其统治期间,文网之密,文祸之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不完全统计,大的文字狱就制造了130件。最令人发指的文字狱,比如一些患有精神病的人,在发病的时候随手涂鸦、毫无所指的字,也会莫名被乾隆认为是大逆不道,本人凌迟,亲人连坐。类似这样的文字狱居然多达20余起。

他是最为阴狠的汉文化毁灭者,没有之一。

始皇帝焚书坑儒被世世代代唾骂,而乾隆以修《四库全书》之名而一生禁毁图书无数,有记载者达三千一百多种,十五万一千多部。此间,官民因惧祸,或者交给朝廷处理、或自行毁掉的书,不计其数。

他的固步自封,使中国错过了了解西方、学习西方、与西方齐头并进的机会。乾隆时期,表面上看是一派盛世王朝的景象,而骨子里,却是固步自封,惧怕外来知识和文化动摇治理之术,终于被世界发展越甩越远。基本上可以说,中国落后于世界,乾隆是始作俑者。

综上所述,乾隆算不得暴君,但也绝对算不上明君。虽有康乾盛世为其脸上贴金,但从根本上论,他不过是一个守成的皇帝。因为康熙和雍正为其打下的基础,不是一般扎实,是相当的扎实。


诗文观止


乾隆是否是暴君,首先我们得归纳下暴君的含义。中国传统史书认定的几个著名的暴君:商纣王、秦始皇、隋炀帝,我们从这几个暴君的行为,来总结下暴君的含义。

1、他们有实施残酷的政治措施,打击政治对手。商纣王对比干周文王,秦始皇焚书坑儒,隋炀帝对宗室

2、他们有实施苛政针对平民。商纣王有酒肉池林炮烙之刑,秦始皇大量役使民夫修建陵墓长城、隋炀帝大量役使民夫修建运河征伐高句丽

3、他们施政措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牧野之战商亡,秦末农民起义秦亡,隋末农民起义隋亡。

归纳起来说,暴君是政治手段残忍,不恤民力,引发大规模动乱致使王朝覆灭。乾隆皇帝与上述三位君王一样都是皇(王)二代,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巨大而又安定的产业,应该说他们都有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乾隆的施政怎样呢,

1、作为成年皇帝他政治控制欲望强,轻松逐退父辈老臣,掌握朝政,政治手腕老辣。继续贯彻父辈思想,大兴文字狱,控制汉人文化思想。这一点应该是严重影响中国文化进步,可以说是手段残忍。

2、作为一名皇帝,应该是有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抱负。继康熙、雍正两朝之后持续用兵准噶尔,善于抓机会,面对准噶尔内乱,大举用兵收复自唐朝之后就脱离中国的新疆,可以说居功至伟。

3、乾隆生活奢侈,好排场多次游幸江南。但对民力的使用,还算是可控的范围,没有引发动乱。

综上所述,乾隆暴君谈不上。但限于他的出身,眼界不高,始终提倡满洲骑射优势,有系统限制火器发展,同时他修《四库全书》删改古籍,大兴文字狱,阻碍中国进步,导致中国在18、19世纪全面落后西方。


茶亭浪子


暴君应该谈不上,毕竟“康乾盛世”在那摆着,你能说是子虚乌有?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一事定善恶,一语定江山”,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对乾隆皇帝的评价应该是有功亦有过(好像是通用词汇)。
其主要功绩。政治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广开言路,维护政局稳定。经济上奖励垦荒,大兴水利,减免天下钱粮,百姓受益,安居乐业。文化方面,修编典籍,特别是《四库全书》,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军事方面,稳固边疆,完成一统大业。而且创造了在位时间最长,最长寿两项记录,实为两大亮点。
所谓过失,是依据后人心目中“好皇帝”的标准进行评估的。铺张浪费,六次下江南,耗费巨资,客观上导致赋税增加,使百姓痛苦不堪。大兴文字狱,焚毁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文化典籍,确实是一大败笔。最关键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当时的中国失去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
虽然有过失,但从推动历史发展的角度衡量,爱新觉罗·弘历,不失为一个好皇帝。

召唤历史


首先声明,看待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一个面,而是应该多方位多角度地看,后面会详细阐述一下乾隆的多面性。

那么针对题主的问题,直接的回答就是:

乾隆显然是个暴君,虽然暴虐程度比不上几个发疯的君王(比如石虎之流,夏桀商纣属于传说,不算),在坐稳了江山的大一统守成之主里,绝对排的上号。

乾隆的著名暴行之一就是文字狱。中国自古以来文以载道,又讲究什么以史为鉴,所以历代君主都很重视文字,但每一个像清朝这么变态的,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乾隆爷了,他不但查官员的文字,还查所有读书人,甚至跟书和字沾边的都查;不但查公开发表的文章,连家藏的私信,门上的对联都不放过;一旦发现有什么蛛丝马迹,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祸,相关人等,包括印书的工人、书店的老板统统别想活。这一点金庸大侠在鹿鼎记里的描写完全没有夸张,只是最大的锅不应该鳌拜来背,恰恰是康乾盛世的父子三代搞得最凶,其中乾隆朝的文字狱持续时间最长,牵涉地区和人数最广。

那些兴起大狱的地区,凡是之前没有汇报问题的官员,轻则降级、重则流放。清代的流徙宁古塔,可是和宋朝流放完全不同,给披甲人为奴,就真是猪狗不如啦。在这种高压政策下,从督抚大员,到县衙小吏,人人自危,以大兴文字狱为第一要务。普通百姓邻里之间也是道路以目,甚至互相攻讦告发,搞倒别人升官发财,被人搞倒家破人亡。再加上收集全国的书籍以后集中修订销毁,美其名曰修四库全书,对中华文明的损毁,不啻于焚书坑儒——秦始皇是不是搞过这么一出还不一定,乾隆这事儿可是板上钉钉的,而且在文字狱的威慑之下,百姓上缴书籍非常彻底,这可以算是整个中华帝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文化浩劫了。

如果说文字狱的重点在于摧毁人心,打断汉人精神的脊梁,那么对准格尔地区的打击就是直接在肉体上消灭对方了。 他自夸有“十全武功”,其中真正说得过去的,主要是平准格尔部,大致是现新疆地区的原住民。在武力上击垮对方军队以后,在小玄子的授意下,清兵实行了有计划的种族灭绝:拉网式搜索这片土地上的牧民,杀死其中所有成年男子,掳走妇女和孩子;对于投降的部落,命令他们迁移,在他们走到指定地点以后,以事先埋伏好的军队展开屠杀。最终准格尔这个部族完全从地球上消失了。


当然,前面说过,乾隆不止有暴虐这一面属性,从其他角度看,他也是:

英明神武的圣人

乾隆大帝

从传统中国史观来看,乾隆无疑是千古一帝,文治武功均无可匹敌:

他治下的清帝国拥有3亿人口,是唐贞观盛世期的100倍,前朝明末人口的3倍;修缮河道,赈济灾民的工作十分到位,以至于乾隆中前期几乎没有发生大规模民众受灾事件——这在以前的盛世中也是经常出现的;人口寿命也大大增长,到嘉庆元年第二次千叟宴的时候,京师竟然聚集了60岁以上的老人近6000人,在一个没有现代医疗,人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时代,这真是一个奇迹。

乾隆自夸有十全武功,虽然牵强,但他真正将新疆并入版图,又阻止了蒙古的分裂,是历史上第一个彻底解决了北方边患的封建王朝(当然也是最后一个)。仅仅平准格尔一役,开拓疆土190万平方公里,足以使其傲视前朝所有守成君王。

骑射俱佳

即使横向比较,清帝国也不逊于任何一个国家:GDP占全球1/3,人口占30%,欧洲每个国家的大知识分子对这个神秘国度都充满了敬畏和景仰。

作为君王,乾隆的特别勤政:天天早上4:30起床上朝,他坚持了50年,而且不好女色,不求长生,甚至连权位都不占恋——在身体还硬朗的时候就传位给了儿子。

悲天悯农的诗人

他是古今中外最高产的诗人,书法和绘画也很有造诣;他心怀百姓疾苦,每年从内务府(相当于私房钱)拨出大量资产赈济灾民,一旦哪里有灾情立刻减免钱粮,和前朝的崇祯相比,简直是万家生佛了。

坐井观天的妄人

就在乾隆沉醉于自己的丰功伟绩之际,遥远的小岛上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国度——英国,派来了他的祝寿使团。他们带上了自认为最好的技术产品,准备讨好一下“好奇而灵巧”的民族的伟大君王。其中包括最新的太阳系天体运行仪、天文望远镜、蒸汽机、织布机、榴弹炮、卡宾枪、连发手枪等,甚至还准备了热气球飞行表演。另外有一架特别献给皇帝陛下的马车,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减震系统,装饰精美而华丽,相信一定能赢得他好感。

马戛尔尼祝寿使团

八十岁的乾隆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精明、热情好客与威严,但对使团的礼物不屑一顾,觉得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小玩意,和一百年前那些传教士们带来的东西差不多,实在提不起太大的兴趣。大量礼物直接封存入库,直到70年后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才重新发现了它们。那辆豪华的马车,也因为车夫的位置居然比皇帝高,没有逃脱被尘封的命运。

与此同时,乾隆希望这些“远夷”们能充分见识到天朝上国的富饶与军事实力,以使其心悦诚服,因此举行了一次次的军事演习。然而在红毛鬼(他们还是分不清荷兰和英国)眼中,这些武力炫耀不过是个笑话:武器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操演和阵法等同于中世纪,而且完全谈不上纪律和士气——天热的时候,士兵们手里拿着的都是蒲扇而不是武器。

于是中华帝国错失了世界给它的最后一个机会,这艘破破烂烂的巨舰,就这样骄傲地闭着眼睛,一头撞向工业革命的洋流。

总之,如果放在古代,乾隆确实是雄才大略之主(试问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一个不暴虐呢),然而时间到了近代,他再怎么修炼法家驭国之术、提倡儒家道德文章,都是逆历史潮流的独裁者和暴君罢了。


假装独立思考


乾隆皇帝生于公元(1711年9月25日子时—1799年2月7日),姓爱新觉罗,讳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


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于雍正十三年即位,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十五子颙琰,自封为太上皇帝(非一般的太上皇,意指皇帝的皇帝)。在位共六十年,禅位后继续训政三年。

其实上已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一长的皇帝,已超过其祖父康熙帝的在位六十一年,同时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

正面评价:

一、继成康雍两代的基础,内政“宽严相济”,开创“康乾盛世”

二、全面出击,开疆拓土

三、封建文化集大成,最为著名的如(四库全书)

四、一代雄主,十全老人,作为帝王,寿命最长,在位最长,疆域最广,人口最多…

负面评价


一、大兴文字,破坏中华五千年文化根本

二、六下江南游玩,劳民伤财,

三、电视剧里大家都看啦奸臣和珅,恶直好谀,重用大贪官和珅

四、好大喜功,作老大。对周边附属小国无度施舍

当然乾隆是历代帝王当中是明君。他致政60年使若大个国家能不出大乱己相当不易,60年的自我陶醉,60年的封关锁国,为大清朝走向灭亡埋下祸根


运河陶山


要分开看,在文化思想方面乾隆确实是暴君,乾隆在位时是整个封建历史文字狱最多的时代,汇编《四库全书》不知毁掉了多少古代典籍。为了达到君主集权和个人独裁,乾隆对精神思想的控制和扼杀是不遗余力的,“奴才文化”也达到了顶峰并遗毒至今。从治理天下看乾隆的前期中期还是有巨大成就的,第一多次免农业税,在位60年,免掉的赋税白银超过2亿两,粮食1200万石,而且规定农民开垦了荒地无需报告官府,官府也不用过问,就等于告诉农民新开的地不用交税。第二大力推广种植来自美洲的红薯玉米土豆这些高产农作物,粮食的大大增加也促成了人口大爆炸,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人口基数就此奠定。到乾隆后期就严重腐化堕落了,乾隆好大喜功,奢侈无度,只知讲排场享受纵容贪官污吏,所谓的“康乾盛世”在乾隆后期实际上已经终结了,吏治腐败,民众负担有增无减,只是乾隆还在自以为是的陶醉自己是“十全老人”,活不下去的民众爆发了轰轰烈烈白莲教起义。说乾隆是暴君不完全正确,只是有几分道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