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典,半部治國,精讀《論語》感悟之二:如何撥雲見霧看本質

儒家經典,半部治國,精讀《論語》感悟之二:如何撥雲見霧看本質

論語

本文約1010字,閱讀全文大約需要3分鐘。

中國崛起,新加坡華人會為之驕傲嗎?

有人說,新加坡華人與中國同種同源,當然要為之驕傲,這證明了華人的能力。

也有人說,新加坡華人只是與中國同源,但是價值觀與學習方向更是偏西方的,與中國關係不大,他們更會為西方驕傲。

還有人說,新加坡華人是獨立的群體,他們為所有人類的進步而驕傲。

事實上,認祖才能歸宗,一代新加坡華人對家鄉有具體的感情、形象的眷戀,自然會為中國崛起感到驕傲,但對於二代、三代來說,則只是形象模糊的祖源地,對他們自身來說,確實未必有什麼關聯。

就好像非洲裔美國人,會為非洲崛起感到多一絲絲高興,但除了個別家訓永做中國人之外,也只是多一絲絲高興而已。

所以,對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理性看待。

惟願世界和平,祖國昌盛,人民富足安定。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慕我強漢天威者,萬國來朝。

孔子的學而第二,也支持了這種思路。

原文:

《學而》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譯文:

儒家經典,半部治國,精讀《論語》感悟之二:如何撥雲見霧看本質

孔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

國學君感悟:

儒家經典,半部治國,精讀《論語》感悟之二:如何撥雲見霧看本質

如何避免雞蛋碰石頭?

如何透過表面看本質?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雞蛋,什麼是石頭。

更要知道什麼是本,什麼是末。

人的需求,是有層次的。

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成了五個層次: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

人的需要有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符合人類需要發展的一般規律的

越級即反常。

反常必有妖。


舉個反例。

管仲臨終前對齊桓公說:“豎刁、易牙、衛開方,這三個人絕對不可以信用。”

豎刁是一名宦官,自告奮勇地施了宮刑。

易牙是一位廚師,把自己三歲的兒子殘忍地殺了,做成蒸肉獻給齊桓公。

衛開方是衛國的一個貴族,追隨齊桓公十五年而不回一次家。

管仲接著說:“人性是這樣的,沒有人不愛自己、自家超過愛別人,如果對自己、自家都能殘忍對待,對別人就更能下得了毒手。”

齊桓公不以為然。

兩年後,桓公病重,不能理事。三人想殺太子而擁立一位公子,把服侍齊桓公的身邊人全部趕走,齊桓公最終餓死在病榻上。

這就是被表面迷惑,而沒有看到本質。

所謂善始,善終。

善始,有很多因素,天分、命運、努力……

而透過表面看本質的能力,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能不能夠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