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里藏着的中华文化

作为一个广东人,不会标准地说出广东话再正常不过,因为广东地区,除了粤语,还有客家话和潮汕话两大方言巨头,而这三家基本上很难联系起来。

我的母语则是潮汕话,再具体一点就是其中的澄海话。

很早以前便听说潮汕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更准确是指潮阳那边的话),曾经想要进一步了解,直到一本《潮语僻字集注》的出现,才总算了解我的愿望。

潮汕方言里藏着的中华文化

起初是基于有趣和收藏的心思买下这本字典的,顾名思义,就是潮汕话一些僻字的集合。

读书的时候,无聊中喜欢用文字把方言表达出来,然而很多声音都是没办法很快找出具体对应的汉字,于是只能搞同音字代替,有些还非常勉强。

而在《集注》里,许多原本的潮汕话,都有准确的方块字摆在面前,当你根据拼音和含义念出来的时候,会有一种神奇的趣味,着实好玩。

潮汕方言里藏着的中华文化

不过后来,当大梦我在收藏《集注》若干年的某一天,再次翻开这本书时,又被其中另外的内容所吸引,那就是每一个里面的引用来源。

都是些古代的经典,尤其是字典上,譬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集韵》、《汉语大字典》,以及《红楼梦》、《楚辞》等文学巨著。光是看着典籍的名字,便能感受到一股浩瀚的历史气息奔腾降临,让人感受到潮汕话里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

潮汕方言里藏着的中华文化

这些都是潮汕话里的生僻字,但大部分都被常用于日常生活交流,而且在潮汕地区,很多形容都是沿用古代的习惯,非常普遍的就是还保留着单字的说法,例如“箸”、“行”、“厝”、“伊”、“鼎”这一类。

在俗音僻字方面,这种现象则更加明显,一连串的生活描述最终只归落于一个汉字上,感觉相当奇妙。我在不断阅读字典——真是阅读,不是查字典——恍惚有一个想念:这是一个将自己置放在古代背景下,然后正常沟通的过程。

有一个说法,那就是提倡繁体字比简体字更能代表中华文化。

其实只是用法上的不同,无分贵贱,没必要刷优越感。

不过繁体字因为更接近古代中国人的书写,所以用来研究中华文化历史部分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从这个角度看,潮汕话也会是同样的道理。

那些俗音僻字,读起来可能没感觉,但如果对照来源,你会发现简单的一个字,居然这样博大精深。

所以,我在看文言文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某字看起来非常亲切,因为他和潮汕话对应起来完全是一个意思。

潮汕方言里藏着的中华文化

然而,潮汕话似乎并不在主流文化上流行,只能作为书本上的记载和地区里自我的沟通存在。当以国语和粤语为语言创作的歌曲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潮汕话背景下的文娱经典作品几乎没有。

潮汕地区似乎也有过几场拯救行动,但也是不温不火,不了了之,依旧无法改变现状。

原因自然有很多,其中潮汕话本身独有的古代特质使之在外地人眼里隐晦难懂或许是最大的限制。

然而,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优势呢?

正是没有过多接触外来文化的冲击,潮汕话才能至今保持如此深远的历史状态。至于潮汕话有没有更广普及的基因,则还需要更大的机会。

但不管如何,我始终对潮汕话有着非常强烈的归属感,以前表现在坚持每一个字自幼以来的读音,现在身居外地,则不轻易率先使用母语,即便对面是同一个地区的路人。

在听太多普通话和粤语以后,我反而对自己的潮汕话更加着迷,渐渐发觉出魅力来。这不是骄傲,而是最基础的依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