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史上的神祕家族,半個北京城都是他家修的

在十七世紀末年,一個南方匠人雷發達來北京參加營造宮殿的工作。因為技術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擔任設計工作。從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這個世襲的建築師家族被稱為“樣式雷”。在中國清代二百多年間,這個神秘的建築世家一手打造了世界文化遺產故宮、天壇、頤和園、圓明園、避暑山莊、清東陵、清西陵這樣的傳世建築。

中國建築史上的神秘家族,半個北京城都是他家修的

在頤和園清漪園毀於大火後,他們走進這片廢墟,在遺存的舊基上重新丈量,再憑藉經驗,一步步復原已經失去的建築。

他們是古代能工巧匠的代表,培育出7代中國最高級的建築設計師。

中國建築史上的神秘家族,半個北京城都是他家修的

樣式雷祖籍江西永修,從第一代樣式雷雷發達於康熙年間由江寧來到北京,到第七代樣式雷雷廷昌在光緒末年逝世,雷家有七代為皇家進行宮殿、園囿、陵寢以及衙署、廟宇等設計和修建工程。因為雷家幾代都是清廷樣式房的掌案頭目人(用今天話說就是首席建築設計師),即被世人尊稱為"樣式雷",也有口語話"樣子雷"的叫法。

雷發達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是樣式雷的鼻祖。在樣式雷家族中,聲譽最好,名氣最大,最受朝廷賞識的應是第二代的雷金玉。他因修建圓明園而開始執掌樣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任此職務的人。康熙在《暢春園記》裡曾經提到他非常牽掛一位傑出的匠師,即指雷金玉。

直至清代末年,雷氏家族有6代後人都在樣式房任掌案職務,負責過北京故宮、三海、圓明園、頤和園、靜宜園、承德避暑山莊、清東陵和西陵等重要工程的設計,同行中稱這個家族為“樣式雷”。雷氏家族進行建築設計方案,都按1/100或1/200比例先製作模型小樣進呈內廷,以供審定。模型用草紙板熱壓制成,故名燙樣。其臺基、瓦頂、柱枋、門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風紗櫥等均按比例製成。雷氏家族燙樣獨樹一幟,是瞭解清代建築和設計程序的重要資料。留存於世的部分燙樣存於北京故宮。

中國建築史上的神秘家族,半個北京城都是他家修的

清光緒《五園三山及外三營地圖

就在他們設計的皇家建築中,能被稱為“皇家園林博物館”的只有這座頤和園。它不但是清代“三山五園”中保存最好的一座,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座超大規模的皇家園林,還是皇家園林傳統造園手法“一池三山”模式的真實樣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