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逝世图文:写中国之书成未竟之愿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逝世图文:写中国之书成未竟之愿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逝世图文:写中国之书成未竟之愿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逝世图文:写中国之书成未竟之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别鸣

当地时间8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印度裔作家V.S.奈保尔在伦敦家中逝世,享年85岁。奈保尔的妻子纳迪拉·奈保尔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去世时,周围都是他所爱的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奇妙的创造力和不懈努力。”

奈保尔的主要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米格尔街》(1959年获毛姆奖),长篇小说《自由国度》(1971年获布克奖)、《大河湾》,以及非虚构作品《印度三部曲》等。2001年,奈保尔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是他1987年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评委们对这部作品的评价是“作者用文字体现了旧殖民统治文化悄然坍塌的连续画面”,并称奈保尔的作品具有“未受世俗侵蚀的洞察力”。

2014年8月,奈保尔曾经受邀首次到访中国。他的妻子纳迪拉说,奈保尔很希望在中国生活更长的时间,比如在大学里待一年,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但这都不可能了”。

为中国读者熟知

在众多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外国作家中,奈保尔可以说是为中国读者熟知的一位。其作品诸如《米格尔大街》在读者之中,曾经产生极大的反响。2014年8月,奈保尔来到中国,与中国作家与读者展开对话交流,并在上海度过82岁生日,之后还前去杭州演讲游玩。遗憾的是,这也是奈保尔在中国留下的唯一一次足迹。

奈保尔这次中国之旅,给很多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在出席参加其作品《大河湾》中文版首发式时,奈保尔分享了他对写作的看法,他说:“我认为只要非常认真地写作,专心地写作,就意味着你在书写未来。这只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我写作的方式。”当其夫人提到“奈保尔爵士就要82岁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中国得到新的灵感和启发,也许他能够为中国之行再写一部新的作品”时,奈保尔说:“也许我不能写一本关于中国的书了,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国家,需要认真地体验和观察,需要很多的知识。”

奈保尔的作品,为许多中国作家带来过心灵的激荡——

作家叶兆言说:“奈保尔的叙述方式既古典又现代,既符合世界文学的优良传统,又因为自身的努力探索,发展和丰富了世界文学。他的尝试,实际上是所有第三世界作家应该做的事情。当然不是指文化上的简单归宗,而是如何准确和有效地展现我们自己世界的精神面貌。”

作家毕飞宇在分析《布莱克·沃滋沃斯》时,认为这是“一篇非常凄凉的小说,但是,它的色调,或者说语言风格,却是温情的,甚至是俏皮的、欢乐的。这太不可思议了。奈保尔的魅力就在于,他能让冰火相容。”

作家孙甘露则在评论《像奈保尔那样谈论奈保尔》中,称赞奈保尔“真正显示了一个作家如何因随笔的叙述而获得了论文的严谨,他以精妙的模棱两可所揭示的明晰、曲折和深刻,一如他的尖酸刻薄,令人折服”。

父亲鼓励他从文

在长篇小说《大河湾》中,奈保尔写下这样的开头:“世界如其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那些听任自己变得无足轻重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这句话中隐藏的咄咄逼人,让不少读者难以理解。

奈保尔曾解释说:“人必须自己去赢得尊重,每个人都有努力的自由,也有努力的责任,我无法理解那些不愿意奋斗的人,碌碌无为的生活没有价值,一个人不应该觉得天然的存在就可以享有尊敬。”奈保尔的文学人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句话的分量。

奈保尔1932年8月17日生于特立尼达,祖父是来岛上砍甘蔗的印度劳工,父亲没有受过完整的教育,凭着勤奋好学,当上了《特立尼达卫报》的记者,父亲还用英文出版过一本短篇集。1950年,奈保尔获得政府奖学金,走出小岛,赴英留学,入读牛津。熬过最初几年的孤独和抑郁,他开始考虑以文学为业。

父亲和他保持频密的书信往来,一直鼓励他从文。“不要怕当艺术家。”父亲告诉奈保尔,可惜他1953年就因心脏病去世,未能活到儿子奈保尔领取诺贝尔奖章的日子。

奈保尔毕业后留居伦敦,工作之余开始尝试认真地写作,但又不知道写什么。终于,“在两次尝试写小说都失败之后——坐在兰厄姆酒店那间自由作家房间里的打字机前,试图再次成为一个作家时,脑海中出现的故事。那天下午,幸运眷顾了我。”于是他写出了处女作《米格尔街》的开篇:“每天早上,海特起床后,便骑在他家阳台的栏杆上,朝对面喊道:‘有什么新鲜事吗,博加特?’”

《米格尔街》仅用五个星期写成,内含十七个各自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短篇,借以回忆家乡人民的朴素或愚昧,充满讽刺和喜剧色彩,又不失辛酸和柔情。出版商欣赏奈保尔的才华,但又担心一个无名新人的短篇集没有销路,于是压下书稿,转而鼓励奈保尔写长篇。

社会喜剧大获好评

1957年至1958年,奈保尔最早的两部长篇《通灵按摩师》和《全民选举》先后问世,以印度裔特立尼达人的生活故事和独树一帜的喜剧色彩引起注意。《米格尔街》随即于1959年付梓,两年后获毛姆奖,第三部长篇《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也在同年出版,大获好评。这四部社会喜剧作品一举奠定了奈保尔一线作家的地位。

长达六百页的《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是奈保尔最出色的小说作品之一,主人公比斯瓦斯在社会和家庭的各个层面受到压制和忽视,终其一生都想拥有自己的房子,以此寻回独立和身份认同,未料积劳而死,只给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儿子留下三千元的债务。借着这个令人辛酸的小人物故事,奈保尔再现了自己父亲的人生,也讲述了一部特立尼达印度人的家族史。《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完稿之后,奈保尔开始游历世界,陆续将目光转向印度本土、非洲等。到去世前,他总共出版了30多本书,虚构和非虚构作品大致各占一半。小说作品中,包括为他赢得1971年布克奖的中短篇集《自由国度》、描写加勒比黑人革命者的《游击队员》(1975)、描写东非印度移民生活与后殖民时代非洲国家混乱状态的《大河湾》、自传色彩强烈的《抵达之谜》(1987)和《半生》(2001),以及2004年的封笔之作《魔种》。除小说外,奈保尔出版了至少15本游记和随笔集,在解剖殖民主义余毒的同时,也带有对第三世界强烈的批判色彩。

1990年,奈保尔获得英国女王封爵,成为维迪亚爵士。2001年,因为“在作品中将富有洞见的叙述与正直的观察结合在一起,驱使我们去了解那被压抑的历史存在”,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