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萬留守兒童含淚發聲:「我父母雙全,卻是個沒人要的孤兒」

6000萬留守兒童含淚發聲:“我父母雙全,卻是個沒人要的孤兒”

1

“想好好學習,考到第一,就能見到爸爸媽媽。”

“媽媽打電話說,今年她和爸爸會回家過年。”

有這樣一群孩子,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的陪伴,常用寂寞淚水陪伴想念,他們就是留守兒童。

6000萬留守兒童含淚發聲:“我父母雙全,卻是個沒人要的孤兒”

父母常年不在家,由爺爺奶奶或其他親戚照看,他們每次想父母的時候都會一個人悄悄地躲起來掉眼淚,搬來小椅子爬上去才能夠得到電話,能打通爸媽的電話彷彿是比吃糖還要甜的事情。

比較幸運的孩子們,最期待過年。因為爸爸媽媽會回家,能吃到團圓飯,還有他們帶回的新年禮物。

沒那麼幸運的孩子們,他們的父母也許兩年或者更久才會回來一次。

只是春節太短暫,臨近過完時,他們要麼抓著父母死不放手就像抓住最後的救命稻草,再要麼就是一覺醒來才發現爸媽早已不見身影。

你知道嗎,中國有農村留守兒童超過6000萬,城鄉流動兒童近3581萬,也就是說有近億兒童,不是在異鄉為異客,就是在故鄉為異客。

多少父母的呼聲是: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放下工作養不起你。

留守兒童,是被以遺忘在角落裡的花,但是他們一樣需要綻放。

2

2015年6月9日,貴州畢節4名留守兒童在家集體服農藥自殺身亡。這4名孩子最大的哥哥13歲,最小的妹妹僅5歲。

他們的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離家出走多年,爺爺奶奶已過世,最大的哥哥張啟剛小小年紀就要擔起生活的重擔,做飯、養豬、照顧妹妹,屬於單獨居住的留守兒童。

張啟剛離世前留下了一份簡單遺書:謝謝你們的好意,我知道你們對我的好,但是我該走了......

6000萬留守兒童含淚發聲:“我父母雙全,卻是個沒人要的孤兒”

4個孩子的家

這幾年,似乎除了留守兒童意外的話題,我們很少注意到畢節這個地方。

2012年11月,畢節5個男孩在冷雨夜躲進垃圾箱生火取暖,結果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最大的13歲,最小的9歲。他們全都是留守兒童。

2013年12月,畢節5名兒童在放學路上被農用車撞死。城裡的孩子放學有家長接送,而他們放學只能自己走路回家。

2014年4月,畢節曝出小學生被教師強暴案,至少涉及12名女生,最小者僅8歲。受害女生大部分也都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被侵犯的她們只能長期隱忍,再不堪的屈辱痛苦也無人傾訴。

孩子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明天。但被遺忘的留守兒童們,背後站著的是數千萬留守兒童,他們活在冰冷的承諾里,活在被父母拋棄的家園裡。

記得黃燦然曾寫留守兒童:總是在淚水中默默吞忍,從黑暗中來,到白雲中去,從根莖裡來卻不能回泥土裡去;在時光中注滿怨恨,在痛苦中模擬歡樂,做磚、做瓦、做牛、做馬,做那被制度阻隔的團圓夢,就是這樣,在淚水中結束一生。

留守兒童大多從小就離開了父母,生活上缺少關愛,往往容易導致不健康的心理,更容易自卑和患有自閉症。

6000萬留守兒童含淚發聲:“我父母雙全,卻是個沒人要的孤兒”

畢節留守兒童的悲劇,只是全國眾多留守兒童命運的一個極端縮影。我們要吸取教訓,孩子們最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關愛與陪伴,一定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李亦非教授曾指出,在三類留守兒童中,29.4%的學生一年能見父母1-2次,15.1%的學生一年都見不到父母。

在情緒狀態方面,留守兒童的消極程度(煩亂度和迷茫度)顯著高於非留守兒童,積極程度(愉悅度和平和度)則沒有顯著差異。

報告統計分析發現,一年內與父母見面次數越少,兒童的愉悅度越低。有一半以上的農村兒童每年與父母見面的次數少於5次,導致留守兒童的煩亂度提高、愉悅度降低。表現為傷心、害怕、緊張、憂愁、心煩意亂等。

3

你知道嗎,農村留守兒童比例高達28.29%,這意味著每四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留守兒童。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有過相關統計,截至當年,中國各級法院判決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其中留守兒童犯罪率約佔未成年人犯罪的70%,還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2012年4月13日,12歲的湖南留守少年小嶽因為瑣事先後殺死表弟、表妹和最疼愛自己的姑媽。

2015年6月10日,湖南衡陽一名女孩倒在草叢裡當場死亡,兇手是她整個童年裡唯一的朋友,年僅12歲的留守女孩陳曉雯。

原本他們也能與普通孩子一樣,擁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多彩人生,可是卻被迫成為留守兒童,又在無知中走上犯罪道路。

殺死姑媽三口的少年小嶽,在把屍體簡單藏了一下之後,自顧自地去了網吧上網,接受審訊覺得疲憊之時,這個在當地最好學校讀書的模範少年一臉認真地問民警:“我明天可以去上學嗎?”

6000萬留守兒童含淚發聲:“我父母雙全,卻是個沒人要的孤兒”

同樣不知道殺人需要付出什麼代價”的陳曉雯,也多次問陪她接受訊問的老師“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去上學?”

陳曉雯的殺人動機在成年人看來,不過雞毛蒜皮之事,但在這個無人分享心事的女孩兒心裡,殺死對方,是她的世界裡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

看到這些關於留守兒童的新聞,小淨覺得十分難受,併為自己與他們生活在同一個國家卻不曾為他們做過什麼而羞愧。

這些年幼的留守孩子對於生命、犯罪、法律全然沒有概念,換言之,在最該被好好教育的年紀,沒有人告訴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6000萬留守兒童含淚發聲:“我父母雙全,卻是個沒人要的孤兒”

部分留守兒童之所以走上了無知犯罪的道路,原因其一是父母角色的缺位,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很久才回來一次,對孩子的陪伴與管教太少,導致他們沒有收到正確的引導與長期情感的缺失;

原因其二留守兒童大部分會送到祖父母一輩人的身邊,老人對於孩子的照顧通常是想著安全第一,卻忽略孩子的心理成長,對於這些孩子成長的異常不能及時發現及引導。

還有一些家庭破碎的孩子性格更容易內向孤僻,以及農村的學校教育往往沒有那麼全面周到,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是時代的痛,多希望他們能收到重視,再無悲劇。

4

如今提到留守兒童,普遍都會想到是農村孩子。其實,城市裡也有很多被忽視的留守兒童,父母早出晚歸沒時間和孩子交流,父母週末加班無法陪孩子一起玩樂,城市留守兒童其實同農村兒童一樣缺乏父母的陪伴。

而又有一個概念叫做

“週末父母”,乍一聽似乎覺得新鮮,其實已經非常普遍地存在於我們身邊。

所謂週末父母,就是父母把孩子交給老一輩人照顧或寄宿,等到週末再把孩子接回家一起生活。

就像劉愷威與王鷗曾出演的電視劇《週末父母》:他們兩口子結婚五年,將3歲半的兒子丟在外婆家,只有週末才會把孩子接回家享受短暫的親子時光。

6000萬留守兒童含淚發聲:“我父母雙全,卻是個沒人要的孤兒”

現代人普遍都要面臨工作和家庭兩難的抉擇,但其實在有孩子之前,甚至有孩子之後,現代人多半還是長不大的成年人,被動地被生活和工作推著走。

而《週末父母》裡這對夫妻後來因為偶然才意識到“父母是有有效期的”,為了能夠參與孩子的成長,夫妻二人才開始努力奮鬥,爭取早日結束這樣的生活。

多麼希望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多一些父母也能意識到對孩子陪伴的重要性。

在8月2日,西安地鐵通化門站上演了感人的一幕。

6000萬留守兒童含淚發聲:“我父母雙全,卻是個沒人要的孤兒”

圖片裡的媽媽是當天在地鐵車站當值的值班站長,從早上8點一直到晚上20點需要在車站堅守崗位。

她3歲的孩子跑來看媽媽,都以為這個孩子會哭鬧,沒想到孩子只說了一句:“媽媽,我不打擾你工作,親親我就走。”

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在忙碌的時光裡錯過了孩子的一次次成長,對孩子,愧疚多於陪伴。

有些父母由於內心對孩子有愧疚,從而一見面就加倍補償、無限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易使孩子受到溺愛,尤其當以後想要管教孩子時,更難以下手。

城市裡的留守兒童一樣需要被重視起來,關於陪伴孩子的成長應該是從小就應該享受的。

身體有傷結痂生肉就會好,但心理上的傷痛影響深遠,更是永遠無法彌補。

5

《窮爸爸 富爸爸》是一本眾所周知開啟財商的書,書裡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陪伴孩子。”

作為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可是,放下工作就不能給他最好的,拿起工作又不能陪他。

而像地鐵媽媽這種將陪伴孩子的時間奉獻於公共事業中,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希望時代在進步的同時,我們所有父母們能意識到陪伴的重要性,能夠為了孩子有所改變。

“爸爸媽媽,我想你們了!”要知道別人再多的關懷都比不上父母的陪伴,讓我們走進留守兒童的內心聆聽他們的心聲吧!

我是一名留守兒童

我和大家一樣,我也有爸爸媽媽

但是我的爸爸媽媽為了我的家,不得不離開我

曾經的我,覺得我的童年生活是一片灰色

我抱著念想臨摹爸爸媽媽的模樣

少而又少的電話和問候,裡面是爸爸的少言寡語和媽媽溫柔的哽咽

時間與距離的隔閡,已經快讓我忘記了父母的模樣,快忘記了我有父母,真的快忘了......

我曾經也委屈,也失落

聽起別人的爸爸媽媽,我也會羨慕

但我從沒有怨恨

因為,我有疼我的爺爺奶奶

有陪我嬉笑的童年夥伴

有在哭時為我拭淚的和風

有在我笑時為我起舞的燕子蝴蝶

只是 我對爸爸媽媽的印象越來越模糊

也許一年到頭也無法見到他們

也許他們從來沒有接送我上下學

也許他們無法給我一個溫暖的擁抱

終於有一天

他們回來了

帶著不屬於家鄉的陌生的氣息

回來了

他們真的是我的父母嗎

真的是我記憶中的父母嗎

我躲在爺爺奶奶身後

看著爸爸嚴峻的目光中帶著一絲溫柔

而媽媽的眼淚早已決堤

爺爺奶奶輕聲說

孫兒 快過去 讓爸媽好好看看你

我緩緩挪到他們身邊

也許他們也沒想到

自己的兒子看到父母眼中會多一絲陌生

他們心疼的眼神

慢慢讓我少了防備

他們輕柔的抱起我

泣不成聲......

而我 卻沒有眼淚 因為眼淚早已在他們剛離開的那一刻流盡了

從小到大

我一直覺得我是被遺棄的孩子

只有其他人的關心陪伴我走過春夏秋冬

卻少了本應與我最親密的人

我長大了

我並不選擇去埋怨,我選擇去理解

如果沒有他們

也許我連其他人的陪伴也得不到

他們舍了自己的如花年華 舍了熟知的故土 舍了對他們父母的眷戀

原來

是我忘了,這份愛擱淺時光,唯留幸福

是我忘了,他們愛得純粹,愛得毫無保留

父母至親,血肉相連

父母之愛,感天動地

回想起小時候他們的初次離別

這次是我的眼眶溼潤了

他們沒錯,我們有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