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存钱到银行,银行就会倒闭吗?

很多人认为,银行是靠吸收存款来生存的,其实你的存款对银行的影响力并没有想象那么大。

存款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性,主要源于它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合意贷款等强制性监管指标形成对贷款规模的直接约束。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目标的调整以及金融创新活动的潮起,准备金制度重要性显著下降,逐步演变成货币政策工具的辅助性工具,而我国为了防止金融出现系统性等风险,仍然将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

但随着银行流动性风险通过其他制度来降低,存款保证金和存贷比的规定应该被弱化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共识,而随着政府逐步放弃对存款利率的行政管制之后,存款重要性也将大幅度下降。对银行来说,存款数量的重要性下降,也就意味着存款不再形成对贷款规模的直接约束,从而使得银行不再需要通过大幅度提高利率这一高成本的方式来吸收存款。

而我们经常发现,每过一段时间,银行就会发出“缺钱”的信号,鼓励大家把钱存到银行,其实这跟我国的银行监管制度有关。按照我国银行监管部门有要求,银行的存贷比要达到75%也就是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要大于75%,而考核一般是月底和年底,所以如果银行想要将更多的贷款放出去,必然会相应的增加存款的余额。而如果在月中或者年中银行已经发放出了超过存贷比的下限的贷款,那么他就必须在监管部门考核之前吸收监管要求的存款,所以为了不被考核部门惩罚,每到这个时间点银行都会制定严格的任务,不惜高息揽储,也要确保其存贷比在合格基准线上,否则将会被处罚进一步锁紧其贷款余额。

所以,银行需要存款并不是一个市场行为,而是为了防范系统性的风险。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并非是资金的唯一来源,其实银行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得负债来源,资本不足的时候还可以发行多种资本补充工具,或者通过银行拆借等方式来融资,但是前提是做好流动性风险管理因此,你存在银行的钱并没有你想象的重要,并不是决定银行生死的关键因素。

你不存钱到银行,银行就会倒闭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