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人缺了這道菜,吃飯都不香了!

惠州有一道名菜,叫做“梅菜扣肉”,是惠菜三寶之一。這道菜如此出名,關於在於

梅菜。

惠州人缺了這道菜,吃飯都不香了!

關於梅菜的由來,惠州地區流傳著一個傳說:梅仙姑下凡時,將菜種贈予村民,秋分時節種下,不幾天即出現綠油油、齊刷刷的菜苗,極為茁壯。至臘月收穫季節,菜長得又大又肥,一顆重幾斤,採來煮食,鮮甜嫩滑,分外可口。因此菜由梅仙姑所贈,故名梅菜。

明朝後期時,惠州梅菜的栽培和製作已具盛名,曾作為嶺南特產上京朝貢,成為宮廷食品,被稱為“惠州貢菜”,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苧蘿西子十里綠,惠州梅菜一枝花。”這句詩,道出了梅菜作為惠州特產的美譽。梅菜,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魅力?

惠州人缺了這道菜,吃飯都不香了!

每年秋收後,村民們會在地裡種上梅菜,等到來年開春就可以採收。新鮮採摘的梅菜經過兩天的暴曬後就可以做梅菜乾了。做梅菜乾時,要先用海鹽醃製,密封發酵三到四天,再拿出來曬六到七天,繼續撒鹽醃製五六天,再曬。這個時候,梅菜會被製作成鹹甜兩種口味,甜梅菜在鹹梅菜的製作基礎上最後加入砂糖,曬到八成幹,令其有鹹甜的複合味。

惠州人缺了這道菜,吃飯都不香了!

醃製好的梅菜,色澤金黃、陳香撲鼻、清甜可口,既可以成為主食,也可以做配菜。於是,惠州人運用蒸、燜、煮、釀等多種烹調方式,將梅菜的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最出名的就是梅菜扣肉。

梅菜的製作過程看似簡單,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辛勤勞作,除了看天吃飯,更考驗師傅的經驗和手藝。隨著科技的發展,梅菜乾的製作方式由手工轉向機械生產,形成集生產基地、加工廠、經銷商為一體的產業鏈。梅菜以“伴手禮”的形式走向全國各地,甚至走向海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