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養式教育」的成功案例出爐,你的孩子適合嗎?


“放養式教育”的成功案例出爐,你的孩子適合嗎?

這個開學季,相信很多學生和家長都被一條傳遍網絡的新聞驚呆了。

內容是這樣的:“放養式教育!作業想寫多少寫多少,最終考上名校”。

“作業想寫多少寫多少”,那可是無數學生黨,日夜期盼又時刻心心年年的夢想。

新聞中這個女孩的成功,也給很多孩子帶來了底氣,同樣也給很多家長帶來了一場成功的經驗。

不過,雖說“作業想寫多少寫多少”,是一件令孩子們普天同慶的事情,但是新聞中成功的女孩,能夠讓父親親自要求老師給予作業自由,那是有著很多大前提的。

女孩跟父親說:我不是寫不完作業,是作業太多,寫過的題我來不及標註筆記,作業做完記不住。

我們可以毫無理由的相信,大多數夢想“作業想寫多少寫多少”的孩子不是這麼想的。他們只是出於“不想寫”,而並非“學不透”。

這個開明的父親以短信的形式給孩子的老師髮長文解釋這件事情,並且以一個月為界,看孩子“想寫多少寫多少”之後的成效。

所以,這個女孩的成功就像是數學中的證明題,在諸多條件有利的大前提下,得出來的結果肯定與答案頁上的標準答案相同。

網絡上有很多家長表示會效仿一下這位父親的做法。


“放養式教育”的成功案例出爐,你的孩子適合嗎?

也有眾多學生黨,在網絡上呼籲“我父母要是能看到這條新聞就好了”。

不過,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雖然都是學生,都同樣的喜歡玩,都期盼家長和老師能夠寬鬆對待,但是他們對待事情的看法,以及對待事物的處理能力不盡相同。

自控力好的孩子,與自控力差的孩子,得到的學習成果大相徑庭。

所以,即使孩子都是一樣的頑皮,但是親子教育永遠不可以千篇一律。

親子教育,就好比是農夫耕種。家長是農夫,孩子是新苗。

乾地種抗旱植物,水地種抗澇植物,懂得“因地制宜”,才能獲得豐收。

如果想來年吃到抗旱糧食,就要擁有一塊乾地。

(家長想讓孩子少寫作業,就要看孩子是否有能力在少量的作業裡,學到最多的知識)

如果來年想吃到抗澇糧食,就要擁有一塊水地。

(孩子想要減輕作業負擔,要看自己能否經得住“大水(自由)”的衝撞)

當所有的條件都具備的時候,家長開明的親子教育方式就像是借來的東風,只會順勢放大多元化親子教育的有益收效。

在這場“因地制宜”的親子教育中,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較強的自控力,是決定來年是否豐收的關鍵點。

家長單方面的輔助,最後只能是拔苗助長的負面效果。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長擁有一套看似完善的親子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卻在實施的時候總是撞上南牆,收效甚微。

因為他們忘記了,親子教育這棵大樹,是以孩子本身為主幹,只有主幹的穩健,才能保證未來的枝繁葉茂。

孩子的自控力,就是這棵大樹的主幹營養,也是決定親子教育是否成功的根源所在。

那麼,家長到底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呢?當孩子舉杯自控力之後,又該怎樣正確引導,讓孩子的努力事半功倍呢?


“放養式教育”的成功案例出爐,你的孩子適合嗎?

初心客廳心理諮詢團隊特推出《培養孩子自控力》系列課程,讓家長的親子教育不再千篇一律,讓孩子在有限的學習時間裡展現更多的可能性。

課程簡介

1、自控力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

2、如何教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自控?

3、家長如何把握孩子自控力培養的關鍵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