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元旦过去了,

新年还会远么!

马上就会迎来新年了!

这就代表着,

又要开始被催婚了!

对于结婚,内心就真的没有一点动摇?

你还依旧对它保持着敬畏之心呢?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随着婚后出轨、婆媳争斗、产后抑郁这样的新闻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说,真的不敢结婚了,更不敢生孩子,如果为人妻或早或晚都要面对这样的待遇,那还不如一个人。

若你也常年在微博上浪迹,

那你可能也看过这样一个流行词:

日常恐婚

这个词背后往往还带着这样的金句:

原本结婚是想找个人风雨同舟,

没想到人生中的大部分风雨都是另一半带来的。

是的,我们恐婚,真的恐婚!!!

在我们的脑海里、

已婚闺蜜嘴里、

社会新闻中,

婚姻实在是太可怕了!

太多太多的事例,

总能激起我们对婚姻的恐惧:

婚姻中最幸福的时刻

可能就是结婚前吧

恋爱时和他在一起

觉得风雨无畏,有情喝水饱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然而结婚后.....

哦不,

结婚过程中,

问题就来了.....

我们以为结婚是这样子的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真的是太傻太天真!

很多闺蜜跟我说,

真正办婚礼时恨不得悔婚就走

婚礼在哪办,酒席要多少桌

流程要怎么安排,婚纱戒指要多贵的

邀请谁不邀请谁,礼金收多少

.......

最后,

办成的婚礼是这样子的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最后结完婚,大概就是这样子的.....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但想想没被闹婚,就该偷笑了

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过了蜜月期(如果有的话)

就开始满地鸡毛

我妈曾跟我说过

有时候为了一顿晚饭

她恨不得拿刀砍人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什么浪漫的约会

不存在的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社会新闻里面有太多的夫妻

争吵多了感情变淡

身材变差没时间打扮

随时准备着提防小三

万一对方还是出轨了......

可能会想弄死他们

所以.....

为了保护社会和谐

唉,

不少人选择,我还是不要结婚了吧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婚后七七八八的摩擦还不算

生孩子的全过程才让人慌张

不知有多少闺蜜像我抱怨:

怀胎3月

婆婆各种明令禁止

每天只知道吃了吐,吐了吃

一开始还安慰自己:

咦?没准这样能减肥?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后面只想说:

呵呵!太天真!

在被家里长辈喂了那么多补品后

还想能瘦下来?

孩子不要超重难产就万幸了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之前在新闻中看过生孩子的视频

伟大的母亲们痛苦的表情

以及惨痛的声音

感觉两眼一翻就能晕过去

一回想到那个场景

我就对婚姻深深地恐惧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母子平安地生下小孩后

还要庆幸没有难产大出血

在那些新闻中

“保大保小”居然是需要犹豫的问题

很多人都不知道

自己的家人是不是会手下留情

保下自己的小命

当然,保了小命

还要庆幸没有患产后抑郁......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生完孩子,婚姻的艰难模式才刚刚开始

生孩子后开始坐月子

禁止洗发和洗澡

个人卫生不重要

反正也被禁止见朋友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半夜喂奶 白天上班

整个世界充满了时差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最烦的是晚上孩子一哭

身边的人还一直在打呼

只能一边挣扎着起来喂奶

一边抑制自己不要杀戮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等孩子长大就好?!

太天真!

好不容易上了学

每天晚上都要监督孩子写作业

作业太难还要帮忙写

周末要陪孩子上兴趣班

扮演一个被家人夸的好妈妈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然而想到自己好久没看书

孩子不爱写作业常常哭

我妈说她当年只能一边哄着我

一边想着出家当尼姑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好不容易老公在家,

想跟闺蜜出去玩?

呵呵!

老公不想管,孩子爱黏人

我要怎么溜出门?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好不容易孩子长大了

忧桑的事情还没完

还得攒钱给儿子买车买房

攒钱给女儿准备嫁妆

等他们成家立了业

继续帮他们带孩子

完成人生新循环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当然,据我所知

除了爱情和孩子

结婚还有很多收获

例如:

很多的家务

好不容易下了班回到家

洗完菜了再做饭

洗完碗后洗衣服

于是乎,脊椎越来越弯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学会谦让

很多闺蜜放下了自己的脾气

努力维护着良好的婆媳关系

做个好儿媳

尊敬 孝敬 毕恭毕敬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只要婆婆领进门,从此公主变仆人)

记忆力加深了

能认得很多亲戚

还能记得每个人的个性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婚前

你还可以当个冷艳的小公主

但是婚后,就只能是个慌张的演员

老婆 老妈 儿媳 奶奶

什么角色都要能演

多重角色 却不一定开心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因为这些角色里面

唯独少了自己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太多太多婚姻中的女人

都是一个孤独勇敢的战士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当一个人的生活被家庭占满

当一个人的价值被家庭定义

当一个人的情感在家庭中被磨灭

当一个人扛起了照顾全家的责任,没人分摊

婚姻变成了一种可怕的消耗品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丧偶式育儿”

“顺产vs剖腹”

“产后抑郁症”

这些词的流行,总让人觉得

现代社会的婚姻,野蛮得让人可怕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是啊,如果每个婚姻中的人那么孤独

那么忙碌 那么无助

那婚姻确实很让人恐惧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我们曾试着去找一些克服恐婚的答案

大概归纳成一条:

找到那个让你不恐婚的人/家庭

给你尊重,与你一起承担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很多人恐婚,确实是因为没遇见,或者根本不相信会有让TA不恐婚的人。

小A,刚从国外留学回来。她觉得家人催着她相亲让她压力很大,而且,说实话,她真的对婚姻一点信心和向往也没有。

她习惯了一个人住,经常独自旅行,尽管不常见面但有几个交情很深的朋友,她也不喜欢吵吵闹闹的社交场合。她学的是设计,她觉得自己很奇葩,经常有各种各样奇怪的点子,如果真的和另一个人一起生活,一定很快就厌烦了。

然后我们就一起探讨到底什么样的男人才能跟她过到一块儿去,而且还不厌烦。我们列出了种种条件,比如幽默、独立、懂得尊重、智商高等等。

讨论中我发现,她恐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她根本不相信会有符合这样种种条件的男人存在。

这就是我们不合理的信念。从小我们就受到这样的教育:不要贪心,不要做梦,不要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要务实才好,王子只属于童话。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于是当我们到了结婚的年纪,也就理所当然地告诉自己,能和我一起幸福快乐生活的男人根本不存在。但是姑且先不放眼世界,单单中国这十好几亿人里面,难道真的就找不出一个和你匹配的人么?哪怕你是个奇葩。

问题就是,如果你打心底里压根就不相信他的存在,即使他下一秒站在你面前,你也认不出他来。

接下来我和小A一起做了各方面的评估,从她过去的经验和她喜欢的生活状态中进行总结,最终确定了理想适婚男性的特质。

有了明确的标准自然也就不盲目了,接下来很快就排除了不符合条件的,而留下来的,自然就是我们认为合适的。和合适的人谈恋爱,受伤和不快乐的概率自然也更小一些。

后来她很快在去美国出差的时候遇到了大学时代的男神,更巧合的是,男神竟然也喜欢她,她觉得这是以前完全不敢想的事情,简直太幸福了。她说遇到男神后,对婚姻的恐惧也降低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恐惧婚姻,经常是因为遇不到那个让我们不恐婚的人。但是在遇到之前,我们得先相信他是存在的,只有这样才有找到他的可能。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如何找到那个让你不恐婚的人,首先要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需要。

还比如小A,她很独立,需要很多空间,那对方粘人的话自然两人在一起就不会幸福,因此“独立”和“尊重”就是必要的标签。

她很幽默很有创意,总在不断地变化,追求不一样的生活,所以也肯定不能找一个沉闷的人,“有趣、幽默”就成了必备条件。

同时鉴于她在国外生活过很久,那么找一个同样“有国外生活经历,或者至少看过这个世界”的人就会更合适。

但在小A找到符合种种条件的男神后,故事还没结束。

两个月之后,她又告诉我,男神还有一个纠纠缠缠的前女友,而且不愿意放弃美国的机会回国发展,跟她说自己还是想再“等几年”。

所以她伤心欲绝,很快和一个比她条件差很多的、好些标准也都不满足的、强烈追求她的男人在一起了,然后又发生了一系列不愉快,最终怀着恨分了手。

后来,她来找我,我告诉她,从现在开始,任何关系都是在帮助她完善她的“择偶表格”。于是我们通过和男神的关系,在列表中增加了:能把她放在首位、单身且不和任何女人纠缠。并且,还帮助她做了一些自我完善的工作。

几个月以后,小A就认识了现在的丈夫。

一年后,她们结了婚。第三年她怀孕的时候告诉我,很幸运遇到一个不但三年都没让她厌烦,而且还越来越喜欢的人。

因此,除了筛选出某些特质外,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并且总结所有过去的关系,列出自己的“适合表”。要知道,在这个表列出来之后,你或许会像小A一样,不是马上就能找到“那个人”,但是你也离他近了很多。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你所有遇上“那个他”之前的关系,都是在帮助你丰富和完善自己的那张表。

找到了“那个他”后还只是完成了幸福婚姻的第一个阶段,之后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其实,我们的男人和我们的婚姻,都是我们自己“塑造”的。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相关实验。他们从一所小学随机选了18个学生,并告诉他们的老师,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孩子”,并请他们保密。

在那个学年结束的时候,心理学家们有对所有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出人意料:几乎所有18名学生,智商都提升了至少10个点,而其中的30%更是提升了22个点!同时,这些学生的性格也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所以,我们对一个人的期望,即使不明说,也会改变一个人的整个状态和行为方式。

教师受到了心理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引发了学生积极的表现。而学生们的积极表现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良性循环,使期望成为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与伴侣的相处,比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密切很多。

但是如果我们的心态都是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男人都花心、我老公就是懦弱诸如此类,那怎么可能塑造出善良、忠诚、勇敢和负责的男人呢?

天津米悦心理咨询中心高薇专家强调:

所有的关系,都是互动的结果。很多时候一个人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并不“渣”,但是我们有意无意的态度,把他塑造成了“渣男”。

所以无论你是否有伴侣,都需要改变“抱怨”和“痛恨”的心态,而是对异性、对你的伴侣,传递正面的能量和愿望。

只有我们散发积极的期望,才有可能收获美好的果实。

恐婚者内心的自白,你是否也在顾及这些?

有时候我们对婚姻的恐惧,是因为我们被很多恐慌的信息所刺激,但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去应对。

很多恐婚的人,本就对婚姻没有信心,再加上亲朋好友的催促,最后随意地找了个人结婚。

很多婚姻中的不幸,都来自于婚前的将就。加上自己本身对婚姻的负面期望、处理不当,往往这些恐婚的人,最后真的恐惧成真,陷入到那种状态中去了。

其实,婚姻本身并不可怕,我们只是需要更了解自己究竟需要和适合什么,同时更了解关系运作的方式。

适合结婚的人,并没有模板。

但是幸福的生活,有套路可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