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從業者平均薪酬遠超其他行業 那爲什麼還這麼多櫃員辭職?

在當前社會形勢下,最沒有意義的就是平均數,看到“人均”二字笑笑便罷了;也有人說,平均薪酬是自己努力工作的動力,總有一天不用“被平均”吧。而更多的情況是,每當看到有關“銀行員工年薪高達XX萬”的言論時,許多銀行從業者都會默默吐槽:有一種銀行,是人家的銀行。

“平均數”的確難以客觀準確地反映銀行員工薪酬現狀,但至少可以揭露出銀行從業人員的整體收入狀態。接下來先帶你看一下曝光的2018各大行工資。

銀行從業者平均薪酬遠超其他行業 那為什麼還這麼多櫃員辭職?

根據曝光的2018各大銀行工資來看,人均薪酬遠甩其他行業好幾條街!

其中以浦發銀行人均薪酬達到了23.66萬元,而華夏銀行和招商銀行分別排在了二三兩位,華夏銀行的人均薪酬達到了20.79萬,招商銀行的人均薪酬則達到了20.73萬。

位居前十的銀行還包括寧波銀行、中信銀行、南京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北京銀行等,人均薪酬均破15萬。

整體來看,排名靠前的還是以浦發銀行為首的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其人均淨利潤遠超五大行,而不同性質的銀行之間,人均薪酬差異較大。

銀行從業者平均薪酬遠超其他行業 那為什麼還這麼多櫃員辭職?

但在銀行工作具體是什麼體驗呢?首先在工作內容上,同樣的本科碩士畢業,也許你會被分去管理貴賓客戶,也許去從事對公信貸工作,也許你會去從事前臺櫃面業務的管理工作,但前兩種類似於銷售性質,後者多為重複性勞動。不同的工種在銀行中的待遇也不同,整天叫囂銀行工資高待遇好,往往是管理VIP客戶和對公信貸的人,他們拉高了銀行人工資和待遇水平,後勤保障部門真的沒那麼高薪。更不用說比肩互聯網公司的作息時間,開會加班都是家常便飯。

在這樣的工作壓力下,薪酬福利也不在具有優勢,也難怪近年來櫃員辭職的事情越來越多。大家有想要報考銀行的同學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切勿跟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