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饮水思源,爱心“妈妈”古丽接力延续民族团结情

有一种爱,不是亲情胜似亲情;有一种情,没有血缘关系,却在点滴中书写人间真爱。在故事的主人公古丽身上,她和“她的”孩子们比其他孩子看似更幸福,因为她的养父母给了她足够的爱,而她也反哺给孩子们更多的爱。古丽用行动传递着人间大爱,用爱心和热情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

故事要从37年前说起。那一年,一对在新疆务工的宁夏夫妻路过火车站时,听到草丛中阵阵婴儿的啼哭声,“谁把孩子放在草丛里,也没人管?”怀着怜悯之心,这对夫妻走进草丛,看到一个被花被子裹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婴。“谁把孩子放这里了?”“这是谁家的孩子?”夫妻俩不断高声呼喊着,却没得到任何回应。过了许久,夫妻俩似乎明白了什么,伴着婴孩的哭啼声,他们于心不忍,毫不犹豫将孩子抱回了家……

回到家后,可爱的婴孩让夫妻二人万般不舍,当即决定到派出所为她办理户口,并为她起了维吾尔族名字古丽,意为“花朵”。就此,古丽融入了这个来自宁夏的汉族家庭,爸爸妈妈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慢慢长大的古丽也对他们孝顺有加。“他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我能健康成长真的很感谢他们。”古丽说。

就这样,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持续到了2008年。那年,汶川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古丽早早坐上火车,前去灾区出一份力。也许是冥冥中的注定,在汶川,她遇到一个丈夫遇难、即将临盆的孕妇。“看到现实的惨状、面对对方的央求,我决定帮她养育还未出生的孩子。”回想起当时的决定,虽然很多人劝古丽,但深受父母乐善好施精神的影响,28岁的古丽义无反顾的做出了决定。孩子出生后,古丽带着他回到了新疆,一起生活,视如己出。

“人和人相处,不要划分民族界限,只要有爱就能够心连心、就是一家人。”古丽说。

民族团结是各族儿女的生命线,这条生命线已浸润到了各族人民的骨骼血脉中。走出家庭,古丽的身份是格林贝尔幼儿园负责人,她用“贫困家庭儿童免费入园”“困难家庭儿童入园优惠”的实际行动构筑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把“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精神抓在了手中、落到了心上、影响着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说起开办幼儿园这件事,古丽称,自己的一生既不幸也万幸,所以她对小孩子有一种莫名的感情,她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幸福过好童年。“一些家庭没有收入或收入过低,想让孩子上幼儿园又无力支付托儿费,我想着,万事总不能委屈了孩子。”古丽说,由她开设的两家幼儿园既有6个免费入园的孩子,也有8个孩子享受了价格优惠。“入园后,孩子们有了玩伴,也能学到良好的习惯,而且能按时吃上早、午饭,为他们的家庭减轻了负担。” 古丽说。

在帮助贫困儿童解决入园难题的同时,远在固原市隆德县,也有古丽的一份爱心。2014年,在一次游玩中,古丽遇到了两个因病致贫的家庭,随后,她每年都会送上一笔资金和生活必需品,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没有爸爸妈妈,就没有我的今天,每个人都应有感恩的心,那么整个社会也就有了更多温暖。”简朴的话语,道出了古丽对人生的理解和诠释。

爱满人间,维吾尔族女婴进入汉族父母怀抱;大爱无疆,标梅之年收养汉族婴儿;兼爱无私,尽力而为帮扶他人。“古丽是个好人,她的爱心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很钦佩她!”如今,古丽救助帮扶的事迹像一粒种子,在身边人的心里扎了根、发了芽、结了果;像一座灯塔,不断地散发着正能量,不断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绚丽绽放。

点击下列标题,查看精彩内容

征稿动员令

开门搞统战,新语大家办。欢迎各路达人踊跃投稿,统战时评、学习感悟、人物新风、典故新知、诗词漫画……小编的要求就12个字——聚焦统战、文风清新、正向引领。

投稿请发至[email protected],并附个人基本情况。

您的新语,我们的家园。

统战嬗变

新闻自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