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砍头前说了一句话,惊得夏侯婴直接放了他,成刘邦开国功臣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社会制度下,辅佐君主夺得天下的良臣猛将,往往在天下安定之后不得善终。“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规律屡试不爽,辅佐刘邦建立泱泱大汉的韩信说出此规律,并做了第一位实践者,他为西汉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却因军事才能遭到猜忌,最后被以谋反的罪名处死在宫中。

此人被砍头前说了一句话,惊得夏侯婴直接放了他,成刘邦开国功臣

韩信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初三杰”,但韩信是三人中出身最为卑微的一个,并且是三人中唯一的武将。韩信,字重言,淮阴(今江苏淮安)人,日后曾被刘邦封为淮阴侯,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沿用了此称谓,作《淮阴侯列传》。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韩信都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他没有特别的求生手段,常常靠别人接济度日,但是他不同常人的魄力却已显露出来,这从他执意要为母亲寻求高且宽敞、而且四周能容纳一万家的坟地一事上可见端倪。

此人被砍头前说了一句话,惊得夏侯婴直接放了他,成刘邦开国功臣

与历史上其他军事家相比,韩信的遭遇十分曲折,他曾三易其主,遭受很多屈辱才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韩信投在了项梁门下,默默无闻,不被重视。项梁死后,韩信归项羽管辖,被提升为郎中,似乎有了被重用的苗头。但可惜的是,韩信数次给项羽献计都遭到冷遇。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进入巴蜀,韩信就在此时逃离楚营,投奔刘邦。

此人被砍头前说了一句话,惊得夏侯婴直接放了他,成刘邦开国功臣

然而,命运并没有垂青于韩信,入蜀之初,他甚至因触犯军法而被判处死刑。然而,他并没有被处死,因为他行刑时一句“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令执刑的夏侯婴震惊,不但将他释放,还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并没有像重视张良那样重视韩信,只让他做了治粟都尉,这使韩信大为不满。当时刘邦寓居蜀中,很多将领纷纷逃亡,韩信因不受重视,也加入了逃亡大军的行列。曾与韩信有过数次接触,并对其十分欣赏的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急忙去将他追回,“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便由此而来。

此人被砍头前说了一句话,惊得夏侯婴直接放了他,成刘邦开国功臣

至于萧何怎样说服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这样写道:“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于是,在萧何的建议下,刘邦用十分隆重的形式拜韩信为大将军。至此,韩信才算正式踏入军事生涯。

此人被砍头前说了一句话,惊得夏侯婴直接放了他,成刘邦开国功臣

韩信拜将不久,就立下了经天纬地的大功。公元前206年,刘邦决定进攻关内,与项羽一争天下。具体进攻策略是韩信所定,即明面派人修建烧毁的栈道,吸引楚军注意力,暗地里却从故道“暗度陈仓”,给予楚军猝不及防的突然袭击,很快平定了关中大部分地区,取得对楚战争的最初胜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也被传为佳话。

此人被砍头前说了一句话,惊得夏侯婴直接放了他,成刘邦开国功臣

此后,韩信又先后成功地在荥阳为刘邦解围、平定魏国、击败代国。然而其功绩能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相提并论的,恐怕就只有井陉之战了。当时,韩信为数不多的部队被抽调一部分支援荥阳,他只带领少数兵力经太行山井陉口进攻赵国,与他对抗的是赵国二十多万的兵士。韩信的奇谋妙策在井陉之战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攻下赵,还生擒赵王赵歇,并将其谋臣广武君收归麾下。对此,《汉书?韩信传》记载了韩信这样一句话:“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

此人被砍头前说了一句话,惊得夏侯婴直接放了他,成刘邦开国功臣

如果说韩信此前的军事行动甚得刘邦赏识的话,那么从他进攻齐国开始,就令刘邦感到了威胁。公元前204年,刘邦派郦食其劝说齐王结盟,并于此前命韩信攻齐。韩信听从蒯通的建议,为争功劳,在郦食其说服齐王的前提下大举进兵,平定齐地。

此人被砍头前说了一句话,惊得夏侯婴直接放了他,成刘邦开国功臣

韩信的军功太显赫,他深知刘邦不会奈何他,于是请求刘邦命他为假齐王,治理齐地,刘邦出于无奈只好答应,殊不知,韩信已经为自己埋下了祸患。但韩信并非真心造反,否则在项羽以齐地相许,劝他叛汉时他就不会以“汉终不负我”拒绝了。

此人被砍头前说了一句话,惊得夏侯婴直接放了他,成刘邦开国功臣

公元前202年,决定楚汉战争胜负的时刻到来,韩信以“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计围困项羽于垓下,迫使其自刎。随着项羽的覆灭,韩信的荣誉之路也走到了尽头,刘邦很快夺取韩信的兵权,并将他改封为楚王,移都下邳。韩信到楚国后收留了项羽的部下钟离眛,后被告谋反。公元前201年,刘邦偷袭韩信,尽管韩信交出钟离眛的首级,还是被擒拿。后来刘邦赦免了韩信,降其为淮阴侯。

此人被砍头前说了一句话,惊得夏侯婴直接放了他,成刘邦开国功臣

韩信被降为淮阴侯之后,常常称病不出,以避免刘邦的猜忌,但这对一个满腹才华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折磨。于是,当他的部下陈豨升为巨鹿郡守时,韩信与其约定,若造反,将助他一臂之力。后来,陈豨真的造反,韩信为其内应,但不幸被萧何和吕后识破。萧何和吕后密谋将韩信处死在长乐宫钟室,并夷灭其三族。韩信一生的成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总结似乎再恰当不过。

此人被砍头前说了一句话,惊得夏侯婴直接放了他,成刘邦开国功臣

​韩信虽然在政治上有严重的失误,几次优柔寡断,最终落得悲惨下场,但是其卓越的历史贡献却不可磨灭。作为一个军事家,他是中国战争史上灵活用兵的典范,是孙武、白起之后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作为一个战略家,他为刘邦提出了楚汉战争决胜的根本方略;作为一个统帅,他身经百战,无一败绩,威震天下;作为一个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了大规模地整理兵书,为后世的军事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