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的新宠‘《粮票》’

俗话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投资理财领域的发展。从股票、期货、房地产开始,又逐渐转向收藏圈子。

收藏界的新宠‘《粮票》’

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收藏界的新宠‘《粮票》’

最早实行凭票证供应的就是粮食。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3 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粮食计划供应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 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紧接着,国家粮食部向全国发布这一暂行办法,很快,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

收藏界的新宠‘《粮票》’

"票证经济"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老百姓的生活,那是一段凭票吃粮喝汤的年代,也是靠粮票、布票等票、证过日子的计划经济时代。

收藏界的新宠‘《粮票》’

粮票收藏也开拓了一个让我们认识智慧、提升智慧的平台。“水印票证”在票证发展的历史中,就当时而言,其价值要高于其他种类的票证,也是当时技术手段的体现。因此,其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自然不言而喻,也是很多票证收藏爱好者所追逐的票证。

收藏界的新宠‘《粮票》’

粮票自身是没有价值的票证,但凭粮票可买到国家牌价粮食,实际上粮票成了一种有价证券。粮票的面值等于国家牌价粮价与市场价之差。1993年后中国已取消使用粮票,粮票很快进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国集“粮”爱好者也在不断扩大。近两年在香港、澳门特区和欧美一些国家高价购买竞相收藏中国粮票中的珍品。随着时间推移,集粮热的升温,粮票收藏品市场也必将上扬。只要掌握好收藏粮票的基本原则,投资收藏粮票前景十分可观。粮票曾作为中国的第二“货币”,在中国历时40年,它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若您有此藏品需要咨询,请联系珠海亿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莫总。

联系电话:18666927056,微信同步

公司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蓝海金融中心大厦16楼整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