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立即提升別人對你的好感

閱讀更多職場管理乾貨

三分鐘,立即提升別人對你的好感

很多人都有人際相處的苦惱:為什麼我總是不受人喜歡?我怎麼總是被人誤解?為什麼被投訴的總是我?

由於培訓的緣故,我常年和金融服務行業、行政辦事窗口打交道,近距離的觀察讓我發現:很多人心底善良卻遭人誤解,很多人專業知識過硬卻常被投訴,其實這和說話方式有關。

1

少說一個字

多說兩個字

當我們去窗口辦業務的時候,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景:“問:麻煩您問下,這個業務是在這兒辦嗎?回答說:是。問:那請您看下,我的資料全不全?回答說:好。問:那是不是我今天就能完?回答說:對……”

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發生,看上去似乎沒什麼問題,只要業務順利辦完了那怎麼都好說;如果不湊巧業務沒辦成,客戶看著窗口辦事人員那面無表情,眼睛都不抬一下的樣子,真是氣不打一處來,有時鬧到要投訴。但是客戶一定不會說是因為自己資料沒帶全,往往會說:“態度太差了!”

同樣的情景,換一個辦事人員,感覺立馬不一樣:“問:麻煩您問下,這個業務是在這兒辦嗎?答:是的。問:那請您看下,我的資料全不全?答:好的。問:那是不是我今天就能辦完?答:對的……”

區別究竟在哪裡?其實只是回答時把“一個字”變成了“兩個字”。

一個字讓人感覺漫不經心、敷衍,兩個字就讓人感覺親切、友善。把“一個字”變成“兩個字”,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後面加上“的”,變成“好的”、“是的”、“行的”,立馬就透出親切來;

根據各地不同的方言習慣,還可以加上各種語氣詞,例如“好唻”、“是呀”、“行啊”、“對呢”,立刻拉近了距離;另外根據個人的語言習慣說“沒錯”,“得唻”,瞬間留下好印象。

那麼一個字是完全不能用嗎?也不是,有的人天生透著豪爽,為人熱情,言語真誠,他大喊一聲“行!”,尾音拖長,再加上那生動的表情,讓人聽了心裡熱騰!

三分鐘,立即提升別人對你的好感

2

從對方角度

“多說一句話”

我常去的一家小吃店,老闆娘非常熱情。如果店裡人很多,客人猶豫要不要換家店吃,老闆娘會說:“看著人很多,其實吃起來快,你稍等一會,5分鐘準能吃上。”客人的疑慮瞬間打消,爽快點單後開始刷手機。

有時我喜歡吃的豆沙湯糰沒了,臉上露出哀怨的小表情,老闆娘會說:“其實很多客人都說我們這的芝麻湯糰超級好吃,吃完了還要打包帶走,你要不今天順便嚐嚐?”然後我想,是啊,幹嘛不嚐嚐呢!

這種語言技巧就叫“多說一句話”,當別人有疑慮的時候,多說一句話,可以打消別人的疑慮或者轉移別人的關注點,不僅能減少客人的不滿,還能帶來新的生意。

但是很多人不懂這個技巧,比如客戶到窗口辦業務,一看排隊的人好多,客戶抱怨說:“人這麼多啊!那得排到什麼時候?”再看員工,面無表情,說一句“取號”,客戶再煩上兩句,員工別過臉去,根本不耐煩多解釋一句,心裡常常想:業務總得一筆筆辦,有什麼好催的?

兩者行為差異的根源在哪裡?

根源在於,點心店的老闆娘做的是自己的生意,窗口員工卻是為別人打工。為自己做的總要把握每一筆生意,通常沒資格傲嬌;而為別人打工的多數是固定薪資,那有什麼理由不清閒一點?少說一句話也可以省點力氣。

三分鐘,立即提升別人對你的好感

不過,從企業管理的角度而言,管理者想要減少投訴、提高效率,需要規範員工的行為,例如就可以規定用“多說一句話”的方法處理客戶的異議。

有時候員工也會多說一句話:“業務總得一筆筆辦,你沒看到我們連上廁所的時間也沒有嗎?”結果引來客戶更大的不滿。

不是多說了一句話嘛?怎麼效果一點都不好!其實多說一句話,是要從對方角度去說明影響,點出利益,而不是從自己角度去做辯解,達到拒絕的目的。

就拿客戶質疑排隊這件事情來說,員工如果能從對方角度多說一句:“我們的業務分窗口的,您這項業務在3號窗口辦理,前面還有2個人,估計等10分鐘,你要不稍坐一會?”感覺就好多了。

3

人稱代詞有訣竅

我們江浙一帶人說話把你我分得很清,而北方人說話卻天生透著親切,我和先生剛結婚的時候就鬧過這麼個笑話:

先生:咱爸回來了沒?

我:你爸回沒回來我怎麼會知道?

先生:你這人怎麼說話的!我說的是你爸!

我:到底是誰爸……

哈哈哈,我每每說起都覺得很搞笑。北方人說的“咱”常常是指“你”,我先生說的“咱爸”其實不是他爸,而是他老丈人——我爸,而咱們江浙人說的“你爸”透著一種生分,讓北方人聽了發急。

後來我就把這應用到自己的語言中了,例如原先我說:“你看等下幾點見面”,現在我說:“我們等下幾點見面”;到客戶那兒上課,我問:“咱們這兒一共多少員工?”,其實是問“你們這兒一共多少員工?”

三分鐘,立即提升別人對你的好感

“咱們”和“我們”的區別在於,“我們”是包括“我”在內,“咱們”既可以代表“我們”,也可以用於不包括“我”在內的情況,說“你們”比較生分,用“咱們”就顯得更加親切一些。

在人稱上的技巧還有,儘量少說“你”,多說“您”,不說“他”,而用“這位先生/女士”來代替。

很多人在工作中往往更重視“事”而不重視“人”,其實,從打招呼開始,充分利用第一印象的幾秒鐘時間,與人建立親和印象,對於整體工作的推進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信,你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