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金林|享受讀書的樂趣

我們處於一個幸福的新時代,閱讀已經變得不再奢侈,但如何閱讀?怎麼閱讀?對於不少孩子來說,還顯得迷茫?尤其對於家長來說,指導孩子閱讀,更缺少方法和策略。值此世界讀書日之際,推出此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迪和幫助!

 

時金林|享受讀書的樂趣

時金林,教育碩士,中學高級,揚州市語文學科帶頭人,揚州市十佳優秀輔導員,兒童閱讀推廣人,福娃創意繪本領銜人,“一人一故事”劇場實驗者,全國少兒優秀遊戲設計園丁獎獲得者,曾承擔全國輔導員《綱要》解讀授課任務,參與全國班主任高峰論壇特級班主任主題沙龍(核心素養之活動創新)活動。參與主編《閱讀與作文》、《課時練》、《學習與方法》、《探究體驗 創新》、《快樂成長》等多種讀物。現為邗江區作家協會秘書長、邗江區教育局辦公室副主任,並從事新家庭教育實驗推廣工作。

享 受 讀 書 的 樂 趣

     時金林  

我很榮幸在這裡和大家分享讀書的體驗和感受。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題:“享受讀書的樂趣”。

談到讀書,我們一定會產生兩個問題。一個是為什麼要讀書?二是怎麼讀書?

我們就來聊聊這兩個話題。

為什麼要讀書呢?實際上就是談讀書的好處是什麼?過去,我的小學老師常這樣對我說,“讀讀讀,書中自有千鍾粟;讀讀讀,書中自有黃金屋;讀讀讀,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是援引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趙恆的一首詩,勉勱古時候的讀書人,要勤勉讀書。意思是說,讀書可以做大官,有很好的俸祿,讀書可以住上豪宅,還可以擁有美女的喜歡。

另外,古人還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古人看來,讀書是多麼神聖的事情。

古人的這些觀點,在現在看,不完全對,是將讀書說得太功利了。不過,說實在話,我當時讀書也有點功利,完全是為了“跳龍門”,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家庭比較貧寒,讀書是我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

現在,我們談讀書的好處?你一定會說出許多理由來。比如:法國啟蒙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伏爾泰說,“讀書使人心明眼亮。”;再比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沒有閱讀就不可能有個體心靈的成長”……這些名言警名,同學們都能如數家珍地脫口而出。在我看來,讀書的作用,至少有三個:

一是讀書可以延續人類的精神文明。中華民族創造了泱泱五千年的輝煌文明,無數文化典藉熠熠生輝,先秦的百家爭鳴,兩漢的儒學經典,唐宋的詩詞辭賦,明清的小說戲劇,這些藝術瑰寶有待於我們去挖掘、繼承。讀書,可以讓我們思接千載,與古人對話,繼承人類豐富的精神財產,併發揚光大。

二是讀書可以提升我們的“精氣神”,讓你更富“書卷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書,可以改變一個的“氣場”,讓人變得更加文明、儒雅、從容、不卑、不亢、有底蘊、有內涵,有溫度也有風度。南宋著名詩人朱熹的《觀書有感》說得好,“半畝方塘一簽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看上去是描寫風景的,其實是談的是讀書的好處。我們的大腦就像這“半畝方塘”,只有多讀書、多積累,我們的頭腦才會變得更加聰慧,才會“腦洞大開”。

三是讀書可以對抗孤獨。當你感到孤獨、無聊的時候,讀書是最好的解決辦法。當你手捧一本書的時候,你會一下子安靜下來,你會忘記周圍的世界,忘記你自己,享受享受美好的精神之旅。

以上三點,是我對“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的回答。同學們,你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希望同學們課後好好地思考一下,一定要想明白。思想決定行動,想明白,同學們,必定能提升讀書學習的動力。

怎麼讀書?各有方法不同。總體而言,關於讀書,我有一個比方。同學們一定從電視機中看過運動員游泳比賽吧!我想用運動員游泳比賽的三個畫面,來說明如何讀書。

一要“扎進去”,沉浸書海。讀書要像運動員游泳那樣,在起跳時,要膽大心細,克服困難,像扎猛子一樣,深深地扎進書海之中。要想做到這一點,真的不容易。我羅列了一下,要想靜心閱讀得要處理好許多矛盾,克服種種困難。閱讀要安排好時間,這就要求我們做到學習認真,作業不拖拉,這樣,才會騰挪出時間去看書;閱讀要有良好的環境,在選擇玩手機、打遊戲,享受娛樂呢?還是選擇獨自看書?這要學會權衡、選擇和作出決斷。閱讀,還需要毅力,讀一本書得要有安排、有規劃,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曝十寒。這就需要堅持,需要挑戰自己的毅力。古人曾經有許多的比喻,比如孫敬、蘇秦發明的“懸樑刺股”;匡衡的“鑿壁借光”;李密的“牛角掛書”等故事,都說明閱讀需要磨礪心智,考驗我們的毅力。所以說,閱讀其實正如崔永元說得,是件“痛並快樂的事情”。

二要“遊起來”,暢享閱讀。讀書就像游泳健將游泳那樣,暢遊書海,享受讀書的樂趣。可以游泳健遊姿多種多樣,可以選擇蛙式、蝶式、仰遊、自由式等多種方式,讀書也一樣,說到底,讀書是自主的行動。可以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讀物。這裡,這裡我有幾點建議:

第一點,要選擇經典。因為書海茫茫,良莠不齊,況且時間有限,人生也有涯。尤其對於兒童來說,更加要精挑細選優秀書目推薦給孩子。經典的作品,有助於語言的學習、積累和模仿,能獲得薰染、陶冶和教益。

第二點,不要迷信書單。因為,再好的書單都有侷限性。兒童的閱讀,應該是“一加一”的閱讀模式,即“經典”+“雜陳”。要博覽雜取,多看些不同體裁、不同類型的優秀書籍。比如表現生活堅韌、引起人生哲學思索、對自我的探索、有關歷史的沉思類的作品,這樣,我們可以從中涉取到生活的“七色”滋味。

第三點,量身裁衣、營養均衡。當下,有一種閱讀傾向需要引起注意,教師或家長十分喜歡推薦脈脈溫情的兒童文學作品給孩子閱讀,這類作品固然重要,但個人覺得不宜閱讀過多。尤其是情感細膩的孩子。溫情式的作品,會讓兒童陷入理想和完美主義的情結之中。我們的閱讀,既要有楊紅櫻《淘氣包馬小跳》的幽默、風趣,也要有曹文軒《草房子》《紅瓦》的唯美、純真;同時,更要有李潼的《少年噶瑪蘭》中成長的堅毅與果敢,([巴西]若澤·毛羅·德瓦斯康塞洛斯)的《我親愛的甜橙樹》中的現實與童話的融合、成長與磨難的交織。對於五六年級的孩子來說,還要多讀得民間故事、歷史小說,比如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古白話小說《說岳全傳》等的嘗試閱讀。

三要“跳出去”,拓展境界。游泳健將,不是老是呆在水裡。在衝刺的時候,關鍵要看誰最先到達頂點。這就好比讀書,既要能“沉下去”,又要能“跳出去”,不能“讀書死、死讀書、讀死書”,而要結合生活實際,主動實踐與運用。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既要讀“有字書”,也要讀“無字書”。在我眼裡,每個同學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是獨立的小世界,都有獨立的小宇宙。而每本書,不也是個世界麼?打開一本書,也就相當於打開了一個奇妙的世界。我們閱讀文字,即閱讀世界。(Read word 即read world)。閱讀的過程,就是兒童的精神世界與書本世界進行能量交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小世界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強大……直到有一天,我們通過閱讀的作用,獲得成長,可以承擔責任,挑戰困難,改變世界,創造未來。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兒童閱讀,是工程,更是事業,承載著民族的希望。我相信,只要我們學校打好閱讀的根基,重視和加強書香班級、書香校園的建設,堅持數年,必定清泉湧動、甘泉永流!

時金林|享受讀書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