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嗨嘍,大家好,這裡是KI健身,我是健身段子手渣ki。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問題是: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非常常見的斜方肌代償問題。

ki的解決思路是醬紫的:首先分析肌肉的功能,然後分析動作,最後叨叨一些解決的建議。

怕自己碎嘴子禿嚕跑題了,先把大綱列出來。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問題中涉及到兩塊肌肉,一個是側平舉的目標肌肉——三角肌中束;

一個是代償肌肉——斜方肌上束。

瞭解一下這相愛相殺的哥倆。

首先是被剝奪了主要發力的三角肌中束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三角肌中束起自肩峰止於肱骨三角肌粗隆。

主要功能是上臂外展,也就是側平舉這個動作。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斜方肌起自上項線、枕外隆凸、項韌帶、第七頸椎棘突和全部的胸椎棘突以及棘上韌帶。

上束止於鎖骨外側三分之一。

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上提、後縮、上回旋。

從功能上看,這倆沒毛關係。

不過訓練中斜方肌感覺非常明顯,說明在做動作的時候有聳肩。

已經找到一個癥結了。

不要著急,咱們再來說一下側平舉這個動作。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動作原理:三角肌中束使肩關節外展的功能。

目標肌肉自然就是三角肌中束

那麼這個動作腫麼做呢?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動作要領:雙手拿著啞鈴,放於身體兩側,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腳尖朝前,膝蓋朝向腳尖方向,膝關節微屈或伸直不鎖死,髖關節中立,收腹挺胸,肩帶縮回下沉,下巴微收,目視前方,大臂垂直於地面,向前微微屈肘30~60°,掌心相對,然後在肘關節和腕關節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大臂向兩側打開,外展30°,此為初始動作。

吸氣準備,呼氣三角肌發力帶動手臂做側平舉,將啞鈴提到大小臂與肩同高,掌心朝下,肘關節和腕關節始終保持不變,三角肌中束有收縮感,吸氣,三角肌中束控制手臂還原到初始位置,重複動作,呼吸速率2~4秒。

整個動作基本就是醬紫。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不要嫌ki囉嗦好麼,動作和肌肉肉都搞不明白,怎麼解決問題。

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說明什麼?

說明斜方肌(主要是上束)代償了,也就是過度發力了。

斜方肌上束的主要功能是使肩胛骨上提、後縮、上回旋。

從動作模式進行分析,在進行側平舉的時候,根據肩肱節律,肩胛骨是會出現一定角度的上回旋的。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而這個功能是和斜方肌上束的功能重合的。

光有這一點的話還不夠。

剛才說了,還有聳肩的代償。

就是在做動作的時候,斜方肌上束收縮,上提肩胛骨,這樣能夠幫助手臂更加省力的完成側平舉這個動作。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叨叨了這麼多,主要問題找到了,然後咱們解決掉它就可以了。

1選擇適合自己的重量

三角肌屬於羽狀肌,雖說比較強,但是小個不大,訓練的時候一般建議中小的重量就可以了。

這個中小重量是相對自己來說的。

重量較大的話,身體為了完成動作自然就會募集更多的肌肉,代償隨之產生。

降低重量,放慢動作會有更好的訓練效果。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2選擇適合自己的動作

是的,你沒看錯,側平舉這個動作依舊有非常多的變化。

前面說的是啞鈴的側平舉,即使是啞鈴也會有很多不同的變化

比如單臂的: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側臥單臂的: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還有器械的側平舉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第一張圖片中繩索的側平舉等等。

以前啊,ki比較年輕,遇見關於訓練動作的問題,ki總是建議大家去扣動作。

後來啊,ki變得狡猾了,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扣明白動作。

所以,動作還要扣,不過可以多嘗試一下,選擇適合自己的動作。

比如雙臂做不好就做單臂,單臂做不好就做繩索,繩索做不好就選擇器械。

器械還做不好的話,KI健身瞭解一下。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3訓練前的激活

剛才說了,斜方肌有感覺,主要的就是肩胛骨紅杏出牆···

呸!

是不守肌道

所以訓練前除了激活身為目標肌肉的三角肌,讓他更好的發力之外,還需要激活穩定穩定肩胛骨的肌肉。

比如中下斜方肌、菱形肌等。

常用的姿勢是:

側平舉斜方肌比三角肌更有感覺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