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文豪薛道衡的惨死与南北朝大诗人鲍照之间真的有关系吗?

薛道衡是隋初有名的大文豪,在隋文帝时,薛道衡就备受信任,担任机要职务多年。当时名臣如高颖、杨素等,都很敬重他。皇太子及诸王都以和他交往为荣。隋炀帝虽是个暴君,但是却喜欢附庸风雅,也很喜欢作诗。杨广继位后,延揽文人入朝,薛道衡也是其中之一。但杨广重视文人,一是因为他们跟他有相同的爱好,二是因为他想用他们来表现自己比天下文人更有才华。隋炀帝极其自负,他曾对别人说:“别人总以为我是承接先帝而得位,其实论文才,帝位也该属我。”

一次,杨广作了一首押“泥”韵的诗文,命大臣们相和,别人写得都很一般,只有薛道衡所和的《昔昔盐》最为出色,其中“空梁落燕泥”一句,将人去室空的冷落景象描写得细致入微,堪称传神。隋炀帝门心门心不乐,十分忌恨,后来找了个理由把薛道衡杀了,在杀他时,杨广还带着几分嘲弄的语气说:“你还能再作出空梁落燕泥吗?”

隋朝大文豪薛道衡的惨死与南北朝大诗人鲍照之间真的有关系吗?

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和薛道衡一样,鲍照是南北朝的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他的诗才曾被“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所仰慕。鲍照曾在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朝中担任中书舍人。刘骏也喜欢舞文弄墨,而且自以为天下第一,别人谁也比不了他。鲍照明白他的心思,于是在写诗作文时,故意写得粗俗不堪,以满足刘骏的虚荣性,以致于当时有人怀疑鲍照江郎才尽。被人怀疑事小,成功地保全了自己,才是真正的头等大事啊。

同样是才华横溢的大文豪,为什么薛道街因“文”而惨死,而鲍照却因“文”而活呢?二者之间有关系吗?

两个相距三百多年的文人,当然没有直接关系。但从如何“事君”如何韬晦保护自己的角度讲,二者是有辩证关系的。对历代帝王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权位,因此,一旦出现才能高于自己的人,威胁到自己的威信或权位,就会毫不犹豫地加以铲除。所以,为人臣者必须要想办法让自己的才能显得比君主要低,以低调的姿态“事君”,善于伪装、隐藏自己,才能使自己没有危险。鲍照懂得这个玄机,他保全了自己,而薛道衔不懂得隐晦自己反而才锋毕露,所以到死他也不知就里。

薛道衡与鲍照的生死,是一个辩证法的两个方面,是有关系的。

隋朝大文豪薛道衡的惨死与南北朝大诗人鲍照之间真的有关系吗?

鲍照雕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