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我曾經在一次直播時收到一位媽媽的留言,“她的月嫂讓寶寶多趴,結果老公認為是虐待孩子,把月嫂趕跑了”。沒想到,很多媽媽都附和了,都說遇到過類似情況,每次讓寶寶趴,家裡人都會心疼,有時看著寶寶哭了,自己也就猶豫了。那今天就一次把這個問題說清楚。

趴的好處有哪些?

1、大運動發展的起始鍵

估計第一個好處是大家都很熟知的了,但還是需要強調一下。寶寶的運動發展是從上到下的,也就是先能豎頭穩當,可以抬頭了,才能慢慢背部有力量(可以坐),再逐步發展到下肢,最終可以行走。

豎頭就好像孩子大運動發展的開始鍵,只有這個按鈕打開了,孩子才有接下來發展的每一步。如果我們剝奪了孩子趴的機會,就是在隱性地拖孩子後腿,影響孩子今後大運動的質量。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2、趴治新生兒“百病”

三個月內的寶寶常常容易出現一些找不出原因的“不舒服”,比如總是使勁抻、臉漲通紅大哭等等。這些大部分都是因為新生兒腸胃功能還不成熟,非常容易出現脹氣的問題。母乳媽媽飲食一不小心,或者吃的奶粉不適應,有時一個小小的屁就會讓他們非常不舒服而大哭。

針對這個階段孩子的脹氣問題,我們每次換尿布時可以給寶寶進行一下腹部按摩。但最有效方便的“排氣”運動,就是趴。趴的多的孩子更加不容易受脹氣困擾。當孩子趴著時,他們嘗試扭動身體、轉頭抬頭,這些主動的“排氣”運動遠遠要比我們被動按摩的效果好。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3、開發孩子認知能力

不讓趴的孩子總是處於仰臥的狀態,這也許是我們以為孩子最舒服的狀態。但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從孩子的視角去看一下,一直躺在嬰兒床仰臥的寶寶,每天看到的只有一片天花板,如果她幸運一點,可能眼前還有一個搖鈴。即使大人總抱著,也是常常讓他們橫躺在手臂上,看到的仍然是天花板或者我們扭曲的臉龐。

孩子的認知發展是需要外界良性刺激的,刺激的第一步就是讓孩子可以看到這個“花花世界”,而不是隻有天花板。一個經常趴著的孩子,不用多久,她的肩頸力量就會提高,這時,她就會主動轉頭抬頭,這時她就擁有了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對於天生好奇心旺盛的孩子來說,這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躺著的孩子看到我們的臉都是這樣的:P

可是,我家寶寶趴著時就是會大哭啊?

這個估計是很多人心疼寶寶趴的一個原因吧。這是有兩種不同情況導致的(肌張力異常的寶寶不在今天討論範圍內)。

第一種是針對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他們趴著時大哭,大人一抱起來就好了,這並不能說明”不喜歡趴”。這個階段的寶寶是“一張白紙”,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偏好,很多情況只是因為當他們被抱時,可以感受到大人的陪伴,這讓他們有安全感。

因此,針對這種情況的寶寶,趴著不是不管,我知道很多媽媽讓孩子躺著時,就是可以不管。但趴著絕對不行,父母需要也趴下來,和孩子差不多的位置對孩子說說話,唱唱歌,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還是陪伴著的。'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Mum's Grapvine, 這樣的視角看到的媽媽臉好多了吧:)

第二種一般是3個月以後但還不會獨坐的寶寶。他們之前一直被抱著,已經明白了“舒服和享受”的概念,突然開始要求他們趴,就會出現“不樂意”而用哭來抗議。這的確是說明“孩子不喜歡趴”,但這個“不喜歡”不是孩子主動形成的,而是我們大人的養育方式影響的。

針對這種情況的孩子,我們就更加需要有意識地去調整養育方式,淡化孩子的偏好。如果你的寶寶是比較“粘人”的,可以嘗試讓她趴在胸口。

媽媽可以斜靠在躺椅上,然後讓寶寶躺在自己胸口上,對著寶寶說話,鼓勵寶寶抬頭看媽媽的臉。慢慢可以增加難度,媽媽可以完全平躺在地上讓孩子趴胸口。這個練習是普通趴著的很好過渡,不至於一下子把寶寶放地上練習趴而不習慣,而且還能增進親子互動。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如果你的寶寶對於玩具比較感興趣,可以選擇一些她最愛的玩具留在趴的時候玩。小D當年最喜歡的“趴著玩具”就是帶聲響的布頭積木、小鏡子和按一下就會跳出動物的玩具。當孩子發現,自己趴著好玩的有那麼多時,他們就不會懷念一直被抱著卻根本沒有自由的日子了。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趴的正確打開方式

1、調整觀念

不要把“趴”看成是“鍛鍊”,而是把“趴”看成就是寶寶很多種姿勢的一種,寶寶可以抱著,躺著,那當然也可以趴著。這個姿勢沒有任何不同,就更加沒有“虐待“一說了。

2、有準備的環境

趴的地方最好是硬的,這樣有助於寶寶抬起頭,因此最好是在地板上,退而求其次是硬板床,但席夢思這樣的軟床不建議。軟床孩子一用力就陷進去,很難讓孩子真正抬起頭,這時就會真的累,幾次以後孩子就會沮喪了。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圖片來源:Dr Anne Zachry

一開始練習趴的寶寶,頭頸力量還不夠強,很多時候再怎麼用玩具逗,就是抬不起頭。像小D這樣性格又是比較強硬的孩子,幾次下來不成功,就喪失信心,然後就不喜歡趴了。所以一開始我們可以用毯子或者哺乳枕墊在寶寶的腋下,這樣寶寶會比較容易抬頭。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圖片來源:Dr Anne Zachry

而且一定要記住,寶寶如果成功抬頭,哪怕僅僅抬起一點點,我們一定要給予鼓勵。趴著是大運動的第一步,及時的肯定,可以強化寶寶對於運動的喜愛,對運動有信心。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3、合適的時機

小月齡寶寶的清醒時間本來就短,如果你在孩子很餓很困的時候讓她趴,她當然會不樂意。但當你發現孩子

精神狀態不錯,你想和孩子互動一下時,這時就可以讓孩子趴著。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趴著,並排或者面對面,這時對著寶寶唱唱歌看看黑白卡,或者就是讓她看看你的臉,這樣的互動不僅有效而且有愛。

1歲內孩子的專注力本來就很短,小月齡的寶寶就更短了。所以每次趴著不要指望孩子可以趴很久,基本上也許等你唱完一首歌,孩子就無聊煩躁了,那這時我們就可以讓寶寶換個姿勢,少量多次地將趴和互動結合在一起。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很好,但你給我的愛不是我想要的”,成人世界尚且有這麼多的“一廂情願”。面對這個完全無法溝通又不帶說明書的小生物,我們更要時刻記得提醒自己不要想當然了。

願這篇文章可以解答大家對於趴的疑問,多趴不僅不是“虐待”,恰恰這才是寶寶想要的愛的方式!

大J叨叨叨

昨天推送的文章是關於如何在家演練,讓孩子學會應對走丟了、火警和遇到壞人趕緊跑等場景的,->《我真的無法護你周全一生,但要教會你應對的勇氣和方法》

很多媽媽朋友都給我留言說,有了孩子後其實一直有一點點“迫害妄想症”,其實我和你們一摸一樣,正是如此,我一直提醒自己,我能做什麼可以讓小D學會自我保護,就像昨天這位奶爸的留言,勇氣和方法,很重要!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最後送給大家一個我新搭的蒙奇奇,昨天搭完我獻寶似的給小D看,結果她一臉瞧不上地和我說,“樂高,一個猴子!”。然後我又獻寶似的把這張照片發給老公看,結果老公回覆,“這是什麼呀,像素那麼低”。哈哈,希望你們今天能有好心情~~~

我是用nano blocks(微型積木)搭的,放個不用的手機純粹為了對比尺寸哈:P

都說趴很重要,但一趴就哭難道真的不是“虐待”嗎?

1、近期發文回顧

  • 你我都一樣,很疲憊總崩潰媽媽的自救手冊
  • 夏天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腳?聽研究兒童運動發展30多年的專家怎麼說
  • 女兒晚上差點摔下床,我到底忽略了什麼睡眠隱患?
  • 上海慘案|遇到壞人就跑,僅僅告訴孩子這個是不夠的

2、大運動發展

  • 牽著寶寶學走路,累的自己老腰直不起,還對孩子不好!
  • 夏天孩子到底能不能光腳?聽研究兒童運動發展30多年的專家怎麼說
  • 坐不直,抓不好,吞嚥不好,寶寶發育問題的根源是這個
  • 不只是為了健康,為什麼美國強調孩子每天2小時戶外活動

3、運動產品使用誤區

  • 保護小月齡寶寶脊椎|可以豎抱嗎?推車要放平嗎?床墊如何選?
  • 如此熱門的腰凳,沒弄清楚這些之前,千萬不要隨便使用
  • 學步車,不要被名字欺騙了!保護孩子,遠離學步車!
  • 大人們想,睡覺沒枕頭怎會舒服?那孩子的枕頭如何選?
  • 賈靜雯女兒咘咘玩跳床萌翻了,但跳床真的對寶寶好嗎?

大J,座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