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些天,我看到一則演講,很受觸動。

紅遍全球的音樂人「粉媽」Pink,在頒獎典禮上發言,講了自己和孩子之間的一段小故事。

一次,女兒突然跟她說:

媽媽,我是所有我認識的人中最醜的女孩兒。我像是留著長頭髮的男孩子。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聽了女兒的話,Pink的第一反應是在心中為女兒抱不平:

噢,天吶,你才六歲,怎麼會有這種想法,我能去踢那個六歲孩子的屁股嗎?


但她什麼都沒說,而是回家為女兒做了一個PPT。

在PPT中,展示了雙性化的搖滾明星,還有活出了真實自我的藝術家們。包括邁克爾·傑克遜、大衛·鮑威、安妮·藍妮克絲等等許多藝術家。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就在女兒被震撼的時候,Pink問女兒:

你覺得我怎麼樣?你很美。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Pink說:

當有人嘲笑我時,也會說我像個男孩子,太男性化,我的身體太強壯了。


但緊接著,她又問女兒:

你有看見我留長髮嗎?你有看見我改變身材嗎?我有改變向世界展示自我的方式嗎?沒有,媽媽。


我的演唱會門票有在世界各地大賣嗎?是的,媽媽。


所以,寶貝。我們不用改變自己,我們經歷磨難,終會變成珍珠。我們幫助其他人改變,使他們能夠看到更加多樣化的美。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最後,PINK在頒獎禮的所有人面前,字句鏗鏘的對女兒說:

你,我的寶貝女兒,你很美,我愛你。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那一刻,女兒熱淚盈眶。

Pink的女兒真的很幸運,當她被自卑籠罩時,媽媽沒有說教,也沒有用無力的語言去鼓勵孩子。

媽媽用無數的實例,用自己作為標榜,給了孩子自信的大格局,告訴了孩子——

你不必活成美,你就是美本身。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自信,從獨立的行為和思考中來

教育家蒙特梭利說:

一旦孩子內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會充滿衝突。而隨之出現的膽怯、退縮等不良個性,則會與孩子形影不離。與之相反的是自信,自信使孩子能掌握或駕馭自己的行為。


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挫折無處不在。自卑感與生俱來,而自信卻需要逐步培養。

前些天,一個日本的7歲小男孩,感動了無數人。

小男孩留著一頭烏黑的長髮,初看時,和女孩沒有差別。

有一天,他突然說想要留長髮。媽媽回想起三年前,男孩決定留長髮時的情景。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背後的原因是:想把頭髮送給生病的人。

爸爸最初非常反對:

被人家說成「小姑娘」,我還要跟人家解釋「其實這是一個男孩子」。


而之後,爸爸認可了孩子的行為:

他為了捐頭髮,才一直努力的。


作為一個「特別的男孩」,他在學校了也承受了不少壓力:

大家嘲笑我是個女孩子,還經常被捉弄。


整整堅持了三年,小男孩剪下了一頭長髮,送給了因患癌症脫髮的病人。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令我覺得欽佩的不只是愛心,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有自我的想法,面對非議卻仍能堅守內心,是一種難以想象的強大自信。

自信心是一種能力,它從孩子的獨立思考中來,也從孩子一步步踐行思考中得到。

很難相信,一個沒有獨立思考能力,事事被包辦和打擊的孩子,會成為一個擁有自信的人。

信心的形成沒有捷徑。

它註定是在孩子用行為克服周圍一個個挫折之後,在他的努力得到肯定之後,在他的思考一次次得到驗證之後,在他的表達一次次得到傾聽之後,他更會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更好。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自信,從特長和熱愛中來

這幾天,影星歐陽娜娜迴歸校園的事,引起了熱議。

歐陽娜娜被美國伯克利大學音樂學院錄取,繼續學習深造大提琴演奏。

6歲起,歐陽娜娜開始學習大提琴演奏,一路光環不斷。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2012年時,12歲的歐陽娜娜在臺灣舉辦了四場巡迴音樂會,成為登上臺灣「國家演奏廳」年紀最小的演奏家。2013年,她考取了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這座世界頂級的音樂學府。


插曲出現在2014年,歐陽娜娜參演了陳思誠的《北京愛情故事》,電影中演奏大提琴的歐陽娜娜,全身都放著光彩,足以驚豔。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此後不久,歐陽娜娜退學投身演藝圈,走得卻並非順風順水。

沒有演繹基礎,演技被頻頻吐槽,作為演員的歐陽娜娜褪去了光環,成為了演藝圈的一個「差等生」。

兜兜轉轉四年,好在青春猶在,一切都來得及。

大提琴演奏始終是歐陽娜娜的摯愛和特長,憑著過硬的專業素養,她考取了享譽世界的伯克利大學音樂學院。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以自己的特長行走世界的孩子,臉上有自信的笑容,心中有底氣。

那些自信會蔓延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個發光的焦點,點亮孩子對自己的全部認知。

在我小時候,曾經是一個自卑的孩子。

運動能力差、性格內向不愛講話,又是班上年齡最小的孩子,種種因素都讓我覺得自己不如旁人。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唯獨一項,從小喜歡寫作的我,是班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還記得小時候,每一次作文被老師當做範文朗讀時,內心都會覺得有一顆小火苗一點點地燃燒和溫暖起來。

那一刻,感覺自己也成為焦點,被羨慕和矚目著。

而這一份愛好和特長,伴隨著我一直走上寫作的職業生涯,我深深感覺到,我從中汲取了太多的能量和勇氣。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所在,也有自己的熱愛。

父母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幫助他們培養特長,鼓勵他們去走自己擅長的路,則孩子的人生註定會更精彩、更自信。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自信,從詩書底蘊中來

自信,是一種來自於內心的力量,從內心的感悟和閱歷中汲取。

在孩子童年時期,給孩子打下詩書底蘊,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們未來的見識和選擇。

前不久,在綜藝節目《朗讀者》中,董卿採訪了數學家丘成桐。

丘成桐在27歲證明了卡拉比猜想這一世界難題,成為了享譽國際的數學家。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為了證明這一猜想,他花了3年時間,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在這樣艱苦的攻關過程之後,丘成桐用了一句浪漫的詩詞來回味那段經歷: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追求真理過程中的孤獨、執著、喜悅、堅守,一下子便傳情地表達了出來。

回首丘成桐的人生經歷,他說:

我感激我的父親,我大概從8、9歲開始學習詩詞、歷史,背古文。背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劉禹錫的《陋室銘》,還有《論語》等等。當時有點不大理解,但是慢慢的,念著古文,沉澱在腦裡邊,對學問的看法就開始改變。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前段時間,在《經典詠流傳》節目中,來了一個4歲的小嘉賓王恆屹。

在現場,嘉賓老師們和小恆屹互動接詩詞,小恆屹總是對答如流。

小恆屹有一本厚厚的《千家詩》,主持人撒貝寧隨便提起其中一首,他都能夠準確背誦出來。

這本書,是小恆屹的最愛,已經被小恆屹翻得有些破爛。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說:

在孩子沒有理解之前,那種節奏感會喚起他的記憶力,通過先記憶再消化,然後再理解它的內涵。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

古詩詞中貫穿數千年的心境、感悟、哲理,就這樣作為童子功,滲透在孩子生命的最深處,成為影響他們一生的文化積澱。

自信的孩子,註定能夠走出更遠的路,見更多的風景。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支持孩子的興趣特長,「有用」不是判斷興趣的標準,「熱愛」才是。在熱愛中堅定追尋的孩子,註定將成為人群中發光的存在。

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引領他們進入浩瀚的詩書世界,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帶給他們滋養一生的底蘊和格局。

屬於孩子的自信,將會是他們一生最堅實的鎧甲。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自信的孩子,到底有多強大?

專注家庭教育,分享教育理念,更多優質育兒文章,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