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邪不壓正》匱乏的愛,彭于晏摸不清楚地喊「爸爸」

(原創)《邪不壓正》匱乏的愛,彭于晏摸不清楚地喊“爸爸”

姜文影片《邪不壓正》,彭于晏飾演的孤兒李天然,幼年被師傅收養,並被教習一身武藝,師傅待他師恩如山,並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師傅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師傅及師母就是他的原生家庭,沐浴在愛中的李天然,感恩且幸福著。

隨著朱潛龍和根本一郎的“滅門之殺”,李天然的幸福一夜間轟然倒塌。被澆汽油燒的李天然,雪地裡一路狂奔,遇見開著汽車的亨得利和車內人藍青峰,他獲救。藍青峰秘密出錢,讓李天然跟著亨得利去美國,接受最好的教育,學習醫科,並接受各種復仇培訓,只為有一天回國找“殺父”仇人報仇雪恨。學成後,進北平協和醫院。此時,朱潛龍任北平警察局長,根本一郎是特務頭子。

十五年的蟄伏,只為復仇日的到臨。十五年來,李天然將他的撫養人亨得利視作“爸爸”。十五年前師傅一家被虐殺的經歷,無日不在內心盤旋,內心的恐懼與自責無一刻放下。飽受師恩的愛,斷裂且匱乏,依賴與鏈接的愛,使得李天然與亨得利,以美國式輕鬆且溝通的愛,延續著他的成長歲月。但只有“父愛”的李天然,匱乏母愛,所以在遇著關巧紅時,她的堅定與勇敢,她的沉著與獨立,彌補著了李天然成長過程中缺失的母愛,他一下子愛上了她,儘管隱忍剋制,但是他內心潛意識的恐懼,在她那兒,得以療愈。他缺失的母愛,在她那,得以重建。她,對於他的魅力,無可遮擋。她,既像體貼的情人,給予李天然近似母性的光輝,在她面前,他的恐懼感得以釋放,安全且浪漫;她又似嚴厲的母親,引領李天然精神的成長與前進。

(原創)《邪不壓正》匱乏的愛,彭于晏摸不清楚地喊“爸爸”

關巧紅的人生經歷,她領悟到了精神的獨立:復仇,靠自己。在漫長的復仇過程中,消化了內心的痛苦,顯得平靜與安然,她知道以何種方式存活於世,如何塵埃落定地調整自己的狀態,調整自己的情緒與人生航向,最大限度地克服恐懼心理,擺脫自己的內心焦慮,把自己修煉成一柄利器。

而彭于晏飾演的李天然,如同摸不清楚頭腦的未成年人,喊亨得利爸爸,後將藍青峰送去醫院時,對醫生說:我只剩下這一個爸爸了。摸不清楚頭腦的李天然,從沒有定下心來考慮過人性的複雜與殘酷,他內心匱乏的愛,依賴他的撫養人對他的控制,前有師傅,後有亨得利、藍青峰,他只是為了滿足內心安全感的需要,無所適從。如同一枚棋子,任人擺佈。沒有精神上的自由與獨立,沒有發現和審視內心的匱乏感,缺少復仇的自我站立起點。

(原創)《邪不壓正》匱乏的愛,彭于晏摸不清楚地喊“爸爸”

劇中佈局者藍青峰,要下的是一盤大棋。終級目標是抗日,是將日本人的軍。為了這個終極目標,藍青峰願意犧牲所有的車馬炮,他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還有李天然。他,在影片中亦正亦邪,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面人物。他利用各方勢力,既圍之,又鬥之。一直在佈局,在被拔光牙齒後,面對激動撲上來認爹的李天然說:我救了你一命,你也救了我一命,我們扯平了。我不是你爸,你也該找自己的兒子呢。整部影片,李天然,一直是一枚棋子,此時藍青峰所說的意思,簡單明瞭:目標驅動,我收養了你。但你無須感恩於我,世界複雜,人性複雜,你得成長,你得成為父親了,成長為能替別人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呢!

心理學認為:身體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愈漸成熟,但心理的發展卻可能被某一創傷事件阻礙,停滯下來,童年發生的某個事件如果沒有及時被處理好,當事人會有延續的心理滯留,比如匱乏的愛,心理會隱憂“離別”,會沒有安全感,會容易感到“恐懼”,會依附於內心的對愛的渴求,比如對母愛,比如對能給予安全感的“爸爸”稱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