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钢筋工程量计算详细教程,施工平法识图、钢筋下料

建筑结构钢筋工程量计算详细教程,施工平法识图、钢筋下料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

1、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kg/m)

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

2、钢筋直径每米重量:

建筑结构钢筋工程量计算详细教程,施工平法识图、钢筋下料

3、钢筋直径常用每米重量表:

建筑结构钢筋工程量计算详细教程,施工平法识图、钢筋下料

4、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1)、箍筋弯钩形式——结构抗震时,一般为135°/135°或90°/135°;结构非抗震时为:90°/90°或90°/180 °

2)、箍筋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非抗震结构为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为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

建筑结构钢筋工程量计算详细教程,施工平法识图、钢筋下料

3)、箍筋弯钩增加长度

建筑结构钢筋工程量计算详细教程,施工平法识图、钢筋下料

4)、箍筋弯钩增加长度计算表

建筑结构钢筋工程量计算详细教程,施工平法识图、钢筋下料

5)、弯起钢筋弯曲部分的增加长度可按下表进行

建筑结构钢筋工程量计算详细教程,施工平法识图、钢筋下料

钢筋计算方法

1、钢筋工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可表达为:

钢筋工程量=钢筋计算长度×钢筋单位重量

2、一般直筋长度计算:

直钢筋的计算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规范规定: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板筋根数=(L净-100)/@+1

其中, L净为板的净跨长,板筋根数计算结果有小数时,四舍五入取整。

3、弯起钢筋长度计算:弯起钢筋长度是将弯起钢筋投影成为水平直筋,再增加弯起部分斜长以水平长相比的增加值计算而得。

弯起钢筋的计算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斜段增加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4、箍筋计算:

设计无规定时,箍筋的末端一般应作1350弯钩,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e,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取其弯弧内直径D=5d。

箍筋长度

当e=5d时,箍筋长度L=(a+b-4c)×2+18.27d

当e=10d时,箍筋长度L=(a+b-4c)×2+27.8d

a——截面长 b——截面宽 c——钢筋保护层厚度

如设计要求不同时可根据实际要求计算。

箍筋个数:

①一般简支梁,箍筋可布至梁端,但应扣减梁端保护层,其计算方法为: 个数=(L-2a)/@+1

式中: L——梁的构件长,计量单位为m。

2a——保护层厚度,计量单位为m。

@——箍筋间距,计量单位为m。

钢筋计算实例

【例】某建筑物简支梁配筋如图所示,试计算钢筋下料长度。钢筋保护层取25mm。(梁编号为L1共10根)

建筑结构钢筋工程量计算详细教程,施工平法识图、钢筋下料

1、计算钢筋下料长度

①号钢筋下料长度

(6240+2×200-2×25)-2×2×25+2×6.25×25=6802(mm)

②号钢筋下料长度

6240-2×25+2×6.25×12=6340(mm)

③号弯起钢筋下料长度

上直段钢筋长度240+50+500-25=765(mm)

斜段钢筋长度(500-2×25)×1.414=636(mm)

中间直段长度6240-2×(240+50+500+450)=3760(mm)

下料长度(765+636)×2+3760-4×0.5×25+2×6.25×25=6824(mm)

④号钢筋下料长度计算为6824mm。

⑤号箍筋下料长度

宽度200-2×25+2×6=162(mm)

高度500-2×25+2×6=462(mm)

下料长度为(162+462)×2+50=1298(mm)

2、钢筋配料单

建筑结构钢筋工程量计算详细教程,施工平法识图、钢筋下料

需要完整电子版的朋友请 头条私信 回复:“8145” ,收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您!


筑事有方:定期为大家分享建筑工程类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