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坛四大怪现状,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中国当代文学也走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这十几年来中国当代文坛出现的很多怪现状,还是让人感慨唏嘘,也留下一个疑问: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1、著名作家洪峰,当街乞讨

洪峰,吉林籍著名作家,曾与马原、苏童、余华、格非并称文坛“射雕五虎将”。我上学的时候,中文系老师特地推荐了洪峰的《瀚海》,作为现当代文学课的必读书目。他的要作品还有《生命之流》、《湮没》、《离乡》、《和平年代》、《东八时区》、《生死约会》等。他已经被写入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家。

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坛四大怪现状,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就是这样一位作家,2006年时候竟然陷入了乞讨的境地。

据说,当年沈阳市文化局把洪峰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达成的条件是:洪峰可以不坐班,不写喜剧.还要给洪峰一个10年前超过18万(这个数字只是政府拨给,如不够由文化局补足)的一个房子.

结果到了2006年,房子只给了一个当年值不到3万的职工宿舍,一个女主任还要求洪峰去坐班,不去就扣其工资。

洪峰知道工资被扣发后,和单位会计联系,告知扣发其工资是一种违法行为,让尽快补发.文化局不仅没有补发,还继续要求洪峰去上班。

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坛四大怪现状,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连2000元的工资都不愿意发,作家也无法安心创造纯文学。虽然这只是2006年一个极端个例,也可以窥见传统作家的生存状态了。

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坛四大怪现状,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与之对比的是,网络作家的收入排行榜,一次次刺激着人们的眼球。

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坛四大怪现状,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唐家三少以1.2亿的小说版税收入,蝉联榜首。

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收入差距之大,实在惊人眼球。

2、韩白之争

白烨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可以说是学者派的代表人物 。韩寒则代表80后作家,有《三重门》等代表作。

2006年时,白烨首先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贴出的文章《80后的现状与未来》中说,“80后作家”写的东西还不能算是文学,只能算是玩票。其中一个理由是他们很少在文学杂志亮相,文坛对他们不了解,他们“进入了市场,尚未进入文坛”。

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坛四大怪现状,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白烨

“80后作家”韩寒闻之大怒,3月2日在博客上贴了一篇题为《文坛算个屁,谁也别装逼》的文章,提出“文学不文学,不由文坛说了算。文坛只会拉帮结派,害死文学”,予以回击。

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坛四大怪现状,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韩寒

白烨是这样回应的,“ 韩寒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不喜欢我的文章,但不可以用“屁”、“逼”、“装丫挺”这样粗暴又粗鄙的字眼骂人;这不是文学批评,这些语言已经涉嫌人格侮辱和人身攻击。 韩寒对我的文章反感的真正原因,是我对他的写作评价不够高。 ”

这场骂战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不过作家古清生从另一个方面提出了思考:“韩寒与白烨之争,引发公众另一方面的思考,即像白烨这样把握着重要批评资源的教职、公职学者,长期以来又从事着书商的策划和推广活动,这是不是一种灾难性的学术腐败?白烨利用手中的公共资源,为自己策划的图书不惜余力地推广,这种明显的不公正竞争行为是不是对大多数作家带来伤害?是不是给中国文学事业造成极端萧条的恶果之一?”

3、陶东风、萧鼎玄幻之争

陶东风是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2006年6月18日陶东风以《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为题在自己的博客上谈了他对于玄幻文学的看法。其中以2005年度“新浪网”评选出的“最佳玄幻文学”的前三名《诛仙》、《小兵传奇》、《坏蛋是怎么炼成的》为例,认为玄幻文学与中国传统武侠小说最大的不同是,是它“专擅装神弄鬼”。

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坛四大怪现状,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陶东风

萧鼎很快做出了回应。

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坛四大怪现状,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萧鼎对陶东风的反击一点都不客气:“您得出这个标题的结论所能依靠的论据,在您的文章中不过是三部玄幻作品和几部影视作品,然后,您竟然就根据这个,可以得出如此骇人听闻不可思议的——中国文学竟然进入了‘装神弄鬼’时代了吗?”萧鼎称“这个逻辑也太成问题了”。

事实上,近年来类型文学已经越来越主流。

4、纸媒衰微

2014年1月1日,上海报业集团停刊,该报一位记者写下它的停刊词。

"十年青春空飞扬,人未老,报先亡,新识旧友,何处诉离肠。千简万牍著文章,朝随露,夜伴霜。一夜北风旗幡乱,刀笔断,鸟弓藏,青丝白发,谁人不彷徨。往昔峥嵘随流水,落花黄,晚报殇。"

新媒体来势汹汹,纸质媒体不断退守,这是世界范围的事,似乎也是大势所趋。

腾讯网总编辑王永治预言纸媒将死的言论曾引发热议。他说:“2015年有报告称,‘纸媒断崖式下跌’,我的判断是,到2018年很可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纸媒将会‘关停并转’,这里的纸媒主要是指纸质媒体的形态。”

从前大街小巷的报刊亭不见了,报纸也越来越少,纸媒岗位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吃香。

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坛四大怪现状,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我们能从中窥见中国当代文学现状

第一,不同的文学评判标准带来了文学观念的冲突。经典的文学观念和传统文本分析方法,面对当下活的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现象,阐释力越来弱。

这就涉及到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质还在吗?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像张爱玲、沈从文,原来也是不被看中的作家,后来才写入文学史中。

第二,粉丝审美影响正常的文学审美。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但是新媒体时代让作家也变成了网红,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体,粉丝形成了一种话语权,进而影响社会对作品、作家的评价。

第三,文学的功用和价值改变了,除了审美价值还有经济价值。

2006年起点开始付费阅读,文学变成一种功利的东西。作家在网上写东西可以挣钱,慢慢发展成了文化产业。

新媒体时代,中国当代文坛四大怪现状,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

中国当代文学该何去何从?真像德国汉学家顾彬说的那样一文不值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